金胜春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实施临床病理诊断,并在其手术切除标本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87例、滤泡癌8例、髓样癌5例。甲状腺微小癌中单侧90例,双侧10例,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患者数量7例。对患者实施螺旋CT诊断后的检出率和病理诊断率之间差异不明显,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为常见的一类,单侧患者常见。在诊断过程中使用螺旋CT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仍需结合组织结构和细胞学形态进行诊断。
作者:孙虓;白阳;程新宇;王翠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按就诊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94.12%)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5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94%,对照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0.58%,对比可得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用温针灸治疗法,治疗效率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复发率低,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陈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NOSI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DSS评分、NOSI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S评分为(4.71±1.32)、NOSIE评分为(204.12±32.45);对照组患者SDSS评分为(8.35±1.62)、NOS-IE评分为(169.24±28.43);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胜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67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病原体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与颞叶胶质瘤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就诊并行颞叶胶质瘤切除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于术后监测颅内压并根据相应的颅内压变化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另3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未监测其颅内压,主要根据以往常规治疗以及医生经验对患者作相应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得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1年生存率等,探讨颅内压监测与颞叶胶质瘤术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ICP呈上升趋势,且ICP异常增高的患者例数也逐渐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33.346,P<0.001);试验组48例患者中各有5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癫痫、偏瘫、意识障碍各有1例,发生失语、视野缺失各有2例;对照组38例患者中各有3例发生术后感染、癫痫、偏瘫、视野缺失,1例出现失语,5例发生意识障碍。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2,P=0.031);试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死亡例数为6例,对照组患者的1年内死亡例数为13例,试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8,P=0.016)。结论颅内压升高是胶质瘤患者术后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ICU监测能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病患并发症的早期发现与治疗以及患者预后的判断,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德民;李光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中医整体护理观应用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将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则应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生活受到疾病的影响、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等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将中医整体护理的观念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根据病因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操作,有效调节患者的身体机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心理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方法以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护理两种方式,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使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使用西酞普兰治疗,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不良反应表( TESS)对两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5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7.5±1.2)显著低于对照组(8.4±1.4);且观察组不良反应评分(8.13±0.3),显著低于对照组(8.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相似,但西酞普兰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庆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其NOSIE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观察量表,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卢春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虫草菌酚酚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Th1/Th2、Th2/Treg比例失衡;金水宝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Th1/Th2、Th2/Treg比例失衡,降低血清IgE水平。结论金水宝胶囊能调动自身的免疫,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裴复阳;柳明坤;宋晓萍;王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辽宁省东港市麻疹的疫情动态,为预防麻疹、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报告麻疹病例64例,发病率为104.73/100万。2014年发病率高于国家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结论辽宁省东港市麻疹防控工作非常严峻,应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工作,及时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作者:吕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确诊并治疗的90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分为置换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数据(用时、出血、术后绝对卧床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置换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于对照组,术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Harris评分、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孙树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接收的7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及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螺旋CT技术诊断治疗,对照组采取X线技术诊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异物检出率为97.44%,对照组患儿异物检出率为74.3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异物征象检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并可以进一步为医务工作人员提供较为准确的异物检测报告,从而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对于日后病情的分析以及治疗等,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锦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女性健康体检者及阴道炎就诊患者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辅助检查结合的方式对每一位体检者及就诊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阴道分泌物结果,统计各类阴道炎症的构成比,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价,分析阴道微生态失调检出率,并分析阴道微生态失调与阴道炎的关系。结果参与研究的1500例对象中,1009例出现阴道微生态失调,失调检出率为67.26%;阴道微生态失调1009例对象中,患阴道炎症的对象为880例,无阴道炎症状的对象为129例,感染率为87.21%。880例阴道炎构成情况:VVC单纯感染为323例,占36.70%;BV单纯感染为242例,占27.50%;TV单纯感染为173例,占19.65%;混合感染142例,占16.13%。结论阴道微生态失调与各种阴道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阴道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郑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的差异。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5年7月行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A组(前路手术组)22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前后路联合手术组)32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C组(后路手术组)38例,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跟踪随访6~24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两周、3个月Cobb’ s角、ESR值变化情况,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得到缓解。三组患者术前后的Cobb ’ s角、ESR值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比A、B组低( 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前路术式、前后路联合术式在治疗腰椎结核上均能取得目标疗效。但后路术式患者的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是更优的手术方式。
作者:孙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军事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种兵种的联合作战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明显的就是军舰搭载飞机进行作战,舰载飞行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舰载飞行员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对飞行员的听力造成重大影响。而近年来引入了吸鼓管这一新型方法,这一方法对于飞行员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保护作用。本文立足于吸鼓管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并探讨舰载飞行员的工作环境,进而研究咽鼓管功能对舰载机飞行员的影响。
作者:邵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接收的100例前臂与手部皮肤烧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参照股前外侧皮瓣瘢痕修复治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皮下感染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应用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中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皮瓣存活率,且皮瓣断蒂时间较短,皮下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琪;张斌;关颖;王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2月对象取血液透析室52例,抽签分组。26例施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6例施行舒适护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抑郁及焦虑改善更明显,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 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应用效果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姜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药物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4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选取另外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疗后NIHSS评分(26.7±7.5)分与对照组(39.9±5.7)分相比较明显较低,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2%与对照组70.6%相比明显较高, P<0.05;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8%与对照组29.3%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尼莫地平应用到老年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安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6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对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旭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