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军;张生格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收的7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治疗,并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比较治疗总有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型脑外伤患者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冯家丰;刘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收治的118例甲状腺肿瘤的多普勒超声图像及诊断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112例,病理确诊118例,诊断符合率为94.9%,甲状腺肿瘤诊断符合率高于一般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高于一般检查。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甲状腺诊断可清晰的区分甲状腺肿块良恶性,具有准确率高、直观、清晰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洪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锥颅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诊治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予以锥颅引流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持续疗效和后遗症。结果研究组一周内意识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持续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锥颅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刘军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手术治疗14例肾错构瘤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腰腹部疼痛病史就诊。术前检查均行彩超和CT检查,2例因有疑问行MRI检查。其中10例患者行患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肿瘤剜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术后出现尿漏,延期痊愈后出院。随访8~48个月,无死亡病例,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彩超、CT及MRI是确诊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对于直径>4 cm的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并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作者:刘宗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教育部门的改革以及高校的扩招,医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竞争力也随之变大,作为医学生毕业之前的一个重要时期,实习期的过程尤为重要。面对如此的社会形式与工作压力,就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所面临压力的来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就这些压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叶艳;张英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92例。该92例患者与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50例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结果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5.67±46.34 min,出血量为102.47±26.16 mL,排气时间为2.63±0.54天,下床时间为4.57±1.24天;行开腹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1.67±40.37 min,出血量为222.27±96.15 mL,排气时间为4.03±0.38天,下床时间为7.87±2.84天,两组间4项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效果佳,创伤小,伤口感染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吴国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行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Ⅰ组(舒芬太尼+丙泊酚)和Ⅱ组(单用丙泊酚)每组25例。Ⅰ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5μg,2 min后静脉注射1.5 mg/kg丙泊酚;Ⅱ组单独静脉注射2.5 mg/kg丙泊酚;两组患者必要时每次追加丙泊酚0.2~0.3 mg/kg;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与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 T0)、给药后2 min( T1)、过咽喉部( T2)和苏醒时( T3) HR、RR、SBP、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T1时两组HR慢于、SBP及SpO2均明显低于T0时( P<0.05)。 T1、T2、T3时Ⅱ组HR慢于、SBP低于Ⅰ组( P<0.05)。Ⅱ组过咽喉部时呛咳明显高于Ⅰ组( P<0.05)。Ⅱ组起效、苏醒、离院时间均长于Ⅰ组(P<0.05)。Ⅱ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中舌后坠、呼吸抑制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组苏醒时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相比,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加安全舒适的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
作者:强斌;刘海军;张海梅;任岩岩;荆晶;张晓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全面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3例酸中毒,血浆过敏反应及血压下降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消失。结论对于重型肝炎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安全、有效,同时经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赋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危急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救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急救的方法的同时予以血液灌流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及重症有机磷中毒急救采取血液灌流的方法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短,患者病情恢复快,适合临床的广泛使用。
作者:姜启栋;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机制及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其机体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总量此四项指标变化情况,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甲状腺素数值,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机体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总量、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此五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总量、游离甲状腺素测定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三项指标测定值双方比较基本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尿蛋白转阴率,观察组18例,占60.00%,对照组12例,占4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于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之上给予左旋甲状腺素予以口服,利于提升治愈率。
作者:郭金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上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2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并对患者胰腺分泌进行抑制处理。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3天后的不适程度、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适程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而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主要为口腔溃疡、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8.57%,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运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患者满意度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作者:彭冰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对骨密度异常人群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7名具有骨密度异常(骨质少孔或骨质疏松)受试者,每天进行节律运动和系统营养的干预,连续干预60天。干预前后采用生物电全身扫描仪、超声波骨密度检测仪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受试者骨密度显著改善( P<0.01)、骨折的风险显著降低(P<0.01),骨代谢相关脏器活性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可显著改善骨密度异常人群的骨质状况,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作者:方亮;蒋彤;杨依;岳宏;齐敬敏;赵军;蒋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子宫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7月诊断为子宫动静脉畸形的患者2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后将扫描图像均采用容积再现( VR)、大密度投影( MIP)、冠状多平面重组( MP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4例患者髂总动脉、骨盆、髂外动脉及其分支、子宫动脉等,可以确定子宫动静脉畸形血管团的大小、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的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子宫动静脉畸形,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组( n=90)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n=90)为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回顾分析两组的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以及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两组之间的IMT值、斑块形成率、PSV、EDV、RI、PI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有74例斑块形成,2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0.3%,16例无斑块形成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有助于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尽早诊断血管病变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对于防治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小林;孙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实验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95%修复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5%)( P<0.05);实验组95%对我院修复疗效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口腔疾病患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修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英明;许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治疗的300例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0例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治疗前SDS、SAS以及HAMA评分分别是(62.07±2.56)分、(63.71±4.03)分、(23.82±4.51)分;使用帕罗西汀片治疗后患者的SDS、SAS以及HAMA评分分别是(36.94±3.41)分、(44.46±3.92)分、(15.43±2.06)分,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论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以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为主,其诊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经验,以对患者的心理障碍做出准确的判断,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并安排患者接受心理治疗,选择帕罗西汀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不适症状,改善睡眠,且不良反应少,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刘文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VDT( video display terminal)对操作者健康的影响已被公认,主要体现在作业者的眼部、骨骼肌和神经系统等,尤以视觉功能的损害为突出。 VDT作业引发的视觉功能损害在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危害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简要概述VD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测量方法以及治疗方式,让人们更好的了解VDT综合征,并及早地认识和防范。
作者:陈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制定规范化的护理方法提供资料。方法选取就诊的5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足部的皮肤缺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相关治疗和护理,50例患者痊愈27例,占54.0%,好转20例,占40.0%,无效3例,占6.0%,其中1例患者因足趾出现坏死截趾,占2.0%。结论临床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针对足部的护理可以使糖尿病足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
作者:宋颖;王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13~16周妇女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患有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择取2014年02月~2014年08月妇产科接受产检及分娩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的88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妊娠13~16周时血25-羟维生素D3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25-羟维生素D3含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糖耐量测试1小时血糖异常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小于糖耐量测试1 h血糖正常的患者,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13~16周时,患者血25-羟维生素D3含量越低,患有糖尿病的风险越高;25-羟维生素D3含量低下可能与糖尿量测试后1小时血糖增高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陶锐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