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君
目的:为了提高理解,对50例单侧鼻腔和鼻窦病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各种常见的病理变化。方法收集50例耳鼻喉医院病理证实下的CT扫描单侧鼻腔鼻窦病变,分析这种病变的CT影像表现,并讨论总结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鼻息肉15例;乳头状瘤8例;霉菌性鼻窦炎10例;鼻腔鼻窦癌2例;骨瘤5例;囊肿10例。结论单侧鼻腔鼻窦常见病变有不同图像,CT扫描的性能和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范丽娟;朱文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 PGⅡ)和PGⅠ/PGⅡ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Ⅰ、PGⅠ/PGⅡ低于健康人群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人群、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GⅠ和PGⅠ/PGⅡ是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重要指标,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比索洛尔(对照组,n=50)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室性早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据心律失常临床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使预后大程度改善。
作者:栾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 A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B组采用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A组。结论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颖;杨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配高纤维早期肠内营养液( EEN)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寻找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模式。方法选择2011~2014就诊的76例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普通EEN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配高纤维EEN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天后空腹血糖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由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排气及排便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高纤维营养液可有效改善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并能促进术后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终止4~6个月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2例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利凡诺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胎盘残留率。结果观察组发动产程时间、发动产程至胎儿娩出时间、总引产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胎盘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4~6个月妊娠效果佳,可显著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降低胎盘残留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 )、踝臂指数( ABI )、体脂肪率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探讨PWV、ABI及体脂肪率在早期心血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3年人体健康预警测评与营养干预研究中心参与亚健康测评的普通人群72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利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百利达体成分检测仪、身高计对数据进行采集,利用 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受检人群总体的动脉硬化发生率为33.6%,随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发生率基本呈递增趋势。体脂肪率与baPWV和收缩压均有一定的弱相关性( r1=0.088,P1<0.05;r2=0.292,P2<0.01)。此外,baPWV与收缩压相关性较强( r=0.652,P<0.01),ABI与收缩压有较弱的负相关性(r=-0.074,P<0.05)。与BMI指标相比,体脂肪率在预测动脉硬化显示出一定的灵敏性(44.9%)和较高的特异度(61.5%)。结论心血管风险与baPWV、ABI和体脂肪率均有一定相关性。将baPWV、ABI、体脂肪率与血压、心率等指标一起引入亚健康风险评价体系有利于对普通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早期评价及干预,以提高心血管亚健康测评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依;方亮;岳宏;蒋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ADL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ADL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病因尚不清楚,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效果显著,对阻止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国红;李菲;张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痉挛肌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肌电生物反馈( EMGBF)组、痉挛肌( STE)组。2组均给予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EMGBF组加用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系统治疗,STE组加用痉挛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被动活动度( ROM)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MAS量化评分均降低,踝关节ROM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GBF组MAS量化评分、踝关节ROM指标均治优于STE组(P均<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较痉挛肌更能显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
作者:张会春;李文霞;耿香菊;尚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肿瘤性肠梗阻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对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经超声检查100%显示肠梗阻,患有肠道肿瘤的患者共86例,病因诊断率为87.75%,提示病变部位80例,定位符合率93.02%,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3%。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手术和临床诊治的影像参考资料,为肿瘤性肠梗阻的治疗提供肿瘤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探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寻找提高临床治疗病脑疗效的方法。方法将救治的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降颅压、能量合剂、营养神经及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与纳洛酮联合辅助治疗。结果两组连续治疗2 W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7.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 W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时间(5.86±2.04)d,对照组(10.36±1.78)d,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肛肠手术中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截石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俯卧折刀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体位摆放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位摆放时间低于3 min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俯卧折刀位在肛肠手术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手术配合度,消除患者的羞涩感,降低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永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Orem自理理论应用在脑血栓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自理理论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投诉率及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Orem自理理论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随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年轻女性增多,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婴儿和儿童感染HIV的人数迅速增加,带来一系列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就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现状与研究进展做一简单概述。
作者:孙玲玲;蒲杰;傅晓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对核甘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与住院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12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式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服药类型、病情等内容进行调查,对比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药物依从性存在的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依从性好,占据58.33%;50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依从性差,占41.67%。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有年龄较大、自我感觉病情稳定、认为费用高、对肝病缺乏认识、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文化程度低等。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在年龄、自我感觉病情稳定、费用高。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对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诊治时医师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 HP)治疗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68例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行急症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回顾分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结果268例中毒患者253例治愈出院,15例中毒患者因中毒时间长,合并多脏器衰竭等原因死亡。结论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何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9月呼吸内科所医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人员,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平均分成两组( A、B),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B组患者给予单纯性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均经过不同程度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及并发症发生率(8.0%)和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0%、并发症发生率20.0%)相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患者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其治疗时间短,疗效更好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明患过敏性鼻炎( AR)的飞行人员在飞行中的实际发作情况和对飞行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疗养的飞行人员大体检时,对确诊为AR的92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飞行前的发作情况、飞行中的发作情况、自身感觉对飞行的影响情况等。结果在41例AR发作期坚持飞行的患者中,在飞行中有发作史者6例(14.6%)。其中发作程度为轻度者5例(83.3%),中度者1例(16.7%),无重度者。自我感觉对飞行有影响者4例(9.6%)。结论飞行过程中,AR的发作几率明显低于飞行前,发作程度明显减轻;飞行前AR有发作的飞行人员并非对飞行一定有影响,但飞行前为重度发作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范业忠;张晓臣;赵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协助内科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以2013年~2014年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规范采集相应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16例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中,有66例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检查发现,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且不同的病原菌对于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万国端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