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后康
目的:探讨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患者替罗非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未行早期再灌注治疗N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间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变化及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1例脑出血死亡(P>0.05),研究组无死亡及严重出血事件,随诊再次发生心肌梗死2例,射血分数<40%者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替罗非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STEM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左室射血功能,但对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对未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STEMI的佳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李洁荣;吕云;高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骨科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早日康复有着明显效果。
作者:张彩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 A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IL-2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莫有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联合依托咪酯与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肝癌射频消融术麻醉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评分为两组,每组各25人。 A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B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及诱导后、患者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进行记录,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及苏醒时HR、MAP组间和组内对比均无显著差异,A组与B组诱导后、苏醒时分别于诱导前对比,RR、SPO2均有显著变化,且B组变化程度明显低于A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麻醉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苏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方法对200例行急诊超声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经腹式及经阴式对二维图像,血流分布,频谱特征,进行讨论并结合病史及化验检查综合分析。结果200例妇产科急诊患者中,经超声检查且均经手术及临床病理证实。其中异位妊娠占70例,诊断符合率93%。盆腔炎急性发作占17例,诊断符合率100%。卵巢囊肿破裂占15例,诊断符合率100%。各种类型流产占47例,诊断符合率94%。前置胎盘占34例,诊断符合率85%。胎盘早剥占12例,诊断符合率83%。产后出血占2例,诊断符合率100%。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占1例,诊断符合率10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2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总之,超声在妇产科急诊中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比索洛尔(对照组,n=50)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室性早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据心律失常临床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使预后大程度改善。
作者:栾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协助内科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以2013年~2014年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规范采集相应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并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16例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中,有66例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检查发现,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且不同的病原菌对于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万国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的特点,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送检的呼吸道痰标本的细菌学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结果280份阳性标本中共检出致病菌株31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25株(72.6%),分列前四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58株(18.6%),主要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27株占8.8%,主要是白色念珠菌,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常规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严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泛耐药,未见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结论呼吸道细菌的耐药情况越来越复杂,包括耐碳青霉烯类CRAB的增加和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混合感染的增多,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检测分析,能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结柱;罗胜;冼宙宁;黄金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要行无创正压通气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经口或经鼻插入吸痰管吸痰,观察组的患者从留置吸痰管内吸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留置吸痰管96 h,观察组氧分压的上升和二氧化碳分压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神志转清时间、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死亡例数等方面比较比较( P<0.05或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需要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可以采用将吸痰管留置在病人气管内,按需吸痰,这样,患者的治疗效果好,舒适度增加,经济负担减轻。
作者:于建梅;曲冬梅;鞠贞会;王姝红;徐向英;韩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对比输尿管镜手术、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术后并发症。方法将9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予以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一次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难以避免,应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观察来防治并发症。
作者:李晓明;丁上书;孙平;邢俊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收治的86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降糖、溶栓等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超蕊;安丽萍;王欢;杨兆颖;滕显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 )、踝臂指数( ABI )、体脂肪率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探讨PWV、ABI及体脂肪率在早期心血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2013年人体健康预警测评与营养干预研究中心参与亚健康测评的普通人群72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利用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百利达体成分检测仪、身高计对数据进行采集,利用 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受检人群总体的动脉硬化发生率为33.6%,随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发生率基本呈递增趋势。体脂肪率与baPWV和收缩压均有一定的弱相关性( r1=0.088,P1<0.05;r2=0.292,P2<0.01)。此外,baPWV与收缩压相关性较强( r=0.652,P<0.01),ABI与收缩压有较弱的负相关性(r=-0.074,P<0.05)。与BMI指标相比,体脂肪率在预测动脉硬化显示出一定的灵敏性(44.9%)和较高的特异度(61.5%)。结论心血管风险与baPWV、ABI和体脂肪率均有一定相关性。将baPWV、ABI、体脂肪率与血压、心率等指标一起引入亚健康风险评价体系有利于对普通人群进行心血管风险早期评价及干预,以提高心血管亚健康测评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依;方亮;岳宏;蒋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偏头痛治疗的138例老年患者,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单一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氯米帕明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其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若患者伴随情感障碍,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余长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采取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0月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人一共45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对病人采取3 g舒芬太尼联合左布比卡因;B组对病人采取4 g舒芬太尼联合左布比卡因;C组对病人采取5g舒芬太尼联合左布比卡因;对三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B组与A组T3时候的SBP、HR、DBP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和手术之前基础值对比,C组3 min、5 min、10 min时候的SBP和DBP显著降低,HR显著升高( 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 P<0.05)。结论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当中采取3 g舒芬太尼联合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使血液流动力学保持稳定,同时不良反应较低,具有安全有效性。
作者:班崇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配高纤维早期肠内营养液( EEN)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寻找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模式。方法选择2011~2014就诊的76例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普通EEN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配高纤维EEN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天后空腹血糖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由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排气及排便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高纤维营养液可有效改善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并能促进术后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终止4~6个月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2例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利凡诺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胎盘残留率。结果观察组发动产程时间、发动产程至胎儿娩出时间、总引产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胎盘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终止4~6个月妊娠效果佳,可显著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降低胎盘残留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均为41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更好,能很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王春华;陈洋;王保中;张思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的102例异位妊娠患者,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经腹部彩超组)和观察组(经阴道彩超组)各51例,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51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2.75%,观察组51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2.1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患者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其治疗时间短,疗效更好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选择微创介入疗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07月~2014年07月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脑部血肿患者分为A1组(观察组15例)与A2组(对照组15例)。 A1组:微创介入方法给予手术治疗;A2组: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对比A1组与A2组脑部血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表现出的差异,在QOL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NHI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总好转率方面, A1组脑部血肿患者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 P<0.05);在临床死亡率方面,A1组脑部血肿患者低于A2组患者明显( P<0.05);完成治疗后,同准备治疗前进行比较,A1组与A2组患者在NHISS评分以及QOL评分两方面,改善程度极为显著( P<0.05);并且A1组改善程度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 P<0.05)。结论针对脑部血肿患者,选择微创介入的手术方法,可以成功将患者的脑部血肿症状清除,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能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存质量均可以获得显著的提高,表现较低临床疾病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鄢仕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