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曲玉梅;刘柏岩;董福华;赵锦霞

关键词:慢性咽炎, 辨证分型, 慢喉痹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35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中西辨证分型治疗。结果35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人员过敏性鼻炎在飞行中的发作情况调查

    目的:探明患过敏性鼻炎( AR)的飞行人员在飞行中的实际发作情况和对飞行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疗养的飞行人员大体检时,对确诊为AR的92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飞行前的发作情况、飞行中的发作情况、自身感觉对飞行的影响情况等。结果在41例AR发作期坚持飞行的患者中,在飞行中有发作史者6例(14.6%)。其中发作程度为轻度者5例(83.3%),中度者1例(16.7%),无重度者。自我感觉对飞行有影响者4例(9.6%)。结论飞行过程中,AR的发作几率明显低于飞行前,发作程度明显减轻;飞行前AR有发作的飞行人员并非对飞行一定有影响,但飞行前为重度发作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范业忠;张晓臣;赵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均为41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更好,能很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王春华;陈洋;王保中;张思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石致小肠梗阻1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因间断性腹胀痛、恶心、呕吐10天于2014-06-23入院。既往于4个月前上腹部疼痛而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石形成,胃溃疡,口服碳酸氢钠治疗3天,腹痛缓解,于5月份复查胃镜胃石变小,未再服药及进一步碎石治疗,病人入院前一周内未排便,有排气,入院后经抑酸及对症治疗,腹痛不见好转,第2日出现腹膜炎体征,血象增高,腹平考虑肠梗阻,故转入普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脓性渗出液约800 mL,见距蔡氏韧带40 cm处空肠被肠腔内一枚直径约5 cm结石堵塞导致肠梗阻,空肠肠管粘膜及肌层捻挫及斯脱,于是术中切除该段小肠,用一次性吻合器及闭合器实施小肠段侧吻合,切除物送检病理示:小肠破裂,诊断小肠肠破裂,肠梗阻,腹膜炎。术后随访三个月,病人无腹痛发生,排便正常。

    作者:邱玉艳;孙雪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护理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护理实践。结果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压、临床症状改善、动脉硬化指数( AI)、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重新塑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醉围麻醉期的管理与体会

    目的:提高硬膜外麻醉围麻醉期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近5年来连续硬膜外麻醉2109例,按照麻醉前准备、麻醉中操作和麻醉后随访的方式进行围麻醉期管理。结果2109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围麻醉期无一例严重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结论加强围麻醉期的管理,可提高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作者:邓凯;张成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比索洛尔(对照组,n=50)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室性早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依据心律失常临床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使预后大程度改善。

    作者:栾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在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对肿瘤性肠梗阻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对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经超声检查100%显示肠梗阻,患有肠道肿瘤的患者共86例,病因诊断率为87.75%,提示病变部位80例,定位符合率93.02%,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3%。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手术和临床诊治的影像参考资料,为肿瘤性肠梗阻的治疗提供肿瘤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颅CT在健康体检者的利弊探讨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用于体检中的利弊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体检中心行头颅CT检查的体检客户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40岁以下年龄组头颅CT 检查结果均正常,70岁以上90.91%均有异常发现,50岁以下与5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检中头颅CT 检查应选择性应用。

    作者:王学敏;俞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组,就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A组)与微创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 B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少于B组。 A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均为92.5%,B组均为100%;A组并发症率为5%,B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的两种方法,均有优点。在输尿管上段结石中,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法,有较高结石取尽率和排石成功率,故在结石停留时间长、结石较大的患者中较适用,需依据结石大小、部位、输尿管解剖、停留时间等,对微创方案进行选择。

    作者:杨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骨科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早日康复有着明显效果。

    作者:张彩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患者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其治疗时间短,疗效更好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Orem自理理论应用在80例脑血栓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Orem自理理论应用在脑血栓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自理理论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投诉率及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Orem自理理论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收治的86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降糖、溶栓等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超蕊;安丽萍;王欢;杨兆颖;滕显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状腺超声检查在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甲状腺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甲状腺超声检查在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应用价值。方法对本中心行健康体检的583例中老年人的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3例体检者,340例检出甲状腺异常。其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14例,甲状腺结节326例。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具有筛查作用,应作为中老年人健康查体的常规项目。

    作者:张晓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患者替罗非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未行早期再灌注治疗N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间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变化及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1例脑出血死亡(P>0.05),研究组无死亡及严重出血事件,随诊再次发生心肌梗死2例,射血分数<40%者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替罗非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STEM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左室射血功能,但对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对未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STEMI的佳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李洁荣;吕云;高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临床观察。方法32例(32只眼)真菌性角膜炎的住院患者给予抗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在接受治疗的2w、4w、8w分别对患者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根据真菌菌丝的数量、大小,临床体征调整用药。结果32例患者中28例治愈,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在治疗2月后复查共焦显微,患者病情稳定,仅见少量真菌菌丝或真菌菌丝完全消退,可见疤痕样改变,4例治疗2周后病情恶化,角膜穿孔,终眼球摘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共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无创伤性诊疗手段,可作为指导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的一种客观检查工具。

    作者:张秀娟;李雪丽;勾晓梅;周丽霞;谷万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有关急性胰腺炎的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2013年7月~2014年7月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从而做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方法与经验的有效探讨。方法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观察护理等非手术模式来完成护理过程。结果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治愈率77例(91.7%),死亡4例(4.8%),转其它科室3例(3.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精心护理在转归过程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作者:苏佳;苏秋平;冯磊;王阳;戈国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建立的影响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的影响。方法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调查,分成曾在前臂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组及对照组,并通过对实施内瘘手术的患者目前血管通路现状、内瘘的触诊、内瘘的实验室检查、及透析过程中实际流量充足与否,综合进行评估,分析静脉留置针的留置对透析血流量的影响。结果61例实验组患者中,单侧内瘘手术后血路量不足者19例,单侧血流量不足,行对侧内瘘手术后血流量仍不足者8例,行高位瘘者2例,单侧和(或双侧)内瘘血流量不足,行长期颈内静脉导管置入术者14例,内瘘流量不足未再手术而行直接股静脉穿刺者5例,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的有较大影响。

    作者:李瑞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35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中西辨证分型治疗。结果35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玉梅;刘柏岩;董福华;赵锦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2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极低体重新生儿抢救、治疗难点、抢救成功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极低体重新生儿的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成活18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原因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及时做好极低出生体重儿各脏器维护及系统早期干预,不断提升整体医疗护理水平是提升VLBWI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胡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