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霞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组,就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A组)与微创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 B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少于B组。 A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均为92.5%,B组均为100%;A组并发症率为5%,B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的两种方法,均有优点。在输尿管上段结石中,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法,有较高结石取尽率和排石成功率,故在结石停留时间长、结石较大的患者中较适用,需依据结石大小、部位、输尿管解剖、停留时间等,对微创方案进行选择。
作者:杨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ADL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ADL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病因尚不清楚,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效果显著,对阻止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国红;李菲;张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甲状腺超声检查在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应用价值。方法对本中心行健康体检的583例中老年人的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3例体检者,340例检出甲状腺异常。其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14例,甲状腺结节326例。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具有筛查作用,应作为中老年人健康查体的常规项目。
作者:张晓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明患过敏性鼻炎( AR)的飞行人员在飞行中的实际发作情况和对飞行的影响程度。方法在疗养的飞行人员大体检时,对确诊为AR的92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飞行前的发作情况、飞行中的发作情况、自身感觉对飞行的影响情况等。结果在41例AR发作期坚持飞行的患者中,在飞行中有发作史者6例(14.6%)。其中发作程度为轻度者5例(83.3%),中度者1例(16.7%),无重度者。自我感觉对飞行有影响者4例(9.6%)。结论飞行过程中,AR的发作几率明显低于飞行前,发作程度明显减轻;飞行前AR有发作的飞行人员并非对飞行一定有影响,但飞行前为重度发作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范业忠;张晓臣;赵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其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 PGⅡ)和PGⅠ/PGⅡ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Ⅰ、PGⅠ/PGⅡ低于健康人群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人群、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GⅠ和PGⅠ/PGⅡ是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重要指标,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病种球蛋白治疗多重耐药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均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将50例患者随机分作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实行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每日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观察项目:①临床指标:住院天数、肺部体征开始消退时间。②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联合组在痰量,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体温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平均住院日为(21.4±5.6)天,对照组为(28.6±7.3)天,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肺部体征开始消退天数分别为(7.31±1.57)天和(10.26±3.41)天,存在统计学差异( t=-2.415,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多重耐药菌肺炎疗效肯定,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红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全麻手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行手术治疗并行全麻麻醉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于患儿术后苏醒期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全部30例患儿在苏醒期内1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现象,占3.33%,2例患儿心率异常,占6.67%,2例患儿出现呼吸道梗阻,占6.67%,对全部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终康复出院。结论对全麻手术术后苏醒期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
作者:沈禄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抽取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20例,对这些患者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疗效评价标准为国际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判断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名为依据。结果经过2~8个疗程治疗,18例患者对治疗有反应,在随访中发现这18例患者中,有12例获完全缓解,4例接近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结论运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艳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肿瘤性肠梗阻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对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经超声检查100%显示肠梗阻,患有肠道肿瘤的患者共86例,病因诊断率为87.75%,提示病变部位80例,定位符合率93.02%,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3%。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手术和临床诊治的影像参考资料,为肿瘤性肠梗阻的治疗提供肿瘤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应用小骨窗开颅术和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52例与骨瓣开颅术组34例。小骨窗开颅术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的治疗方法,骨瓣开颅术组采用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骨窗组总有效率为84.62%显著高于骨瓣开颅术总有效率为61.7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更应使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该方法较骨瓣开颅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术后病人肺部感染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使用。
作者:杨成;冯家丰;刘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方法对80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右上腹部为冲击波路径,俯卧位,对病变胆囊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8~10 kV,冲击波次数为1000次,间隔2周治疗下一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药口服4周。两组分别于开始治疗4周后评估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胆囊彩超变化等单项指标改善程度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此方法起效快,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李春恒;赵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满意度为71.1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护理水平,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处理腹部闭合性创伤所需要进行的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总结归纳其急救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月以来进行治疗与抢救的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76例。结果76例患者中,肝脏损伤18例、脾28例、肾13例,肠系膜与肠管损伤9例,膀胱破裂10例;胸部损伤35例;多发性骨折24例;不明原因性休克13例。多数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同时发生了2-3种损伤。除4例抢救无效以外,其他72例腹部闭合性创伤着均得到及时的抢救和处理,终生还痊愈。结论腹部闭合性创伤的急救是一个动态施救过程,施救时应同时考虑多个线程的运作,以及多个方面的治疗。只有在诸多环节中,抓紧主要环节,把握住施救的黄金一小时才能提高痊愈率和生还率。
作者:黄科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的特点,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送检的呼吸道痰标本的细菌学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结果280份阳性标本中共检出致病菌株31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25株(72.6%),分列前四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58株(18.6%),主要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27株占8.8%,主要是白色念珠菌,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常规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严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泛耐药,未见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结论呼吸道细菌的耐药情况越来越复杂,包括耐碳青霉烯类CRAB的增加和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混合感染的增多,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检测分析,能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结柱;罗胜;冼宙宁;黄金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再次剖宫产患者逐年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损伤腹腔脏器风险也随之升高。现就所做1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发生膀胱损伤进行报道。
作者:徐艳;秦旭英;黄显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用于体检中的利弊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体检中心行头颅CT检查的体检客户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40岁以下年龄组头颅CT 检查结果均正常,70岁以上90.91%均有异常发现,50岁以下与5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检中头颅CT 检查应选择性应用。
作者:王学敏;俞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胸腔镜下与传统开胸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实施全胸腔镜下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对比;复发率和转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胸液量为(140.83±89.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5.15±93.8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安全性更高,减少术后胸液量,实现彻底清扫的治疗目的。
作者:周胜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在胃肠道藏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进行胃肠道藏毒检查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检者进行DR检查,根据X线影像做出诊断,并与法医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总结数字X线摄影在胃肠道藏毒检查中的影像征象。结果 DR检出胃肠道藏毒患者47例,检出率为94.00%,检出腹腔异常形状疑似物62处,与法医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藏毒定位中DR检出胃内藏毒23例,小肠内藏毒8例,结肠内藏毒患者16例。结论应用数字X线摄影筛查胃肠道藏毒可提高藏毒检出率,并且针对藏毒数量、藏毒部位定位较为准确,检查方式较为方便且速度较快,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曾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医、西医等不同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孟鲁斯特,给予对照组患者哮灵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哮喘控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两组差异对比无意义( P>0.05)。结论中医和西医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效果大致相同,均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 ACT评分,是防治哮喘的有效方法,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