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科军
目的:通过2013年7月~2014年7月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从而做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方法与经验的有效探讨。方法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观察护理等非手术模式来完成护理过程。结果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治愈率77例(91.7%),死亡4例(4.8%),转其它科室3例(3.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精心护理在转归过程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作者:苏佳;苏秋平;冯磊;王阳;戈国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配高纤维早期肠内营养液( EEN)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寻找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模式。方法选择2011~2014就诊的76例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普通EEN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配高纤维EEN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天后空腹血糖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由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排气及排便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高纤维营养液可有效改善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并能促进术后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疱疹样脓疱病( impetigo herpetiformis )是一种好发于妊娠期妇女的严重皮肤疾病,其特点为红斑基础上发生浅表、群集性无菌性脓疱,同时伴寒战、高热等症状。该病常出现于妊娠中晚期,对母儿损伤严重,且母儿死亡率均高[1]。分娩后脓疱可逐渐消退,终止妊娠本身也为治疗手段。那么对于此类孕妇终止妊娠的佳方式,选择阴道分娩,报告就诊的1例晚期妊娠伴疱疹样脓疱病病例,行阴道分娩成功的方法。
作者:雷后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A组和B组。 A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B组采用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A组。结论背俞穴埋线配合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颖;杨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方法对80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右上腹部为冲击波路径,俯卧位,对病变胆囊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8~10 kV,冲击波次数为1000次,间隔2周治疗下一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药口服4周。两组分别于开始治疗4周后评估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胆囊彩超变化等单项指标改善程度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此方法起效快,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李春恒;赵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患者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其治疗时间短,疗效更好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临床观察。方法32例(32只眼)真菌性角膜炎的住院患者给予抗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在接受治疗的2w、4w、8w分别对患者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根据真菌菌丝的数量、大小,临床体征调整用药。结果32例患者中28例治愈,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在治疗2月后复查共焦显微,患者病情稳定,仅见少量真菌菌丝或真菌菌丝完全消退,可见疤痕样改变,4例治疗2周后病情恶化,角膜穿孔,终眼球摘除,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共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无创伤性诊疗手段,可作为指导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的一种客观检查工具。
作者:张秀娟;李雪丽;勾晓梅;周丽霞;谷万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提高理解,对50例单侧鼻腔和鼻窦病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各种常见的病理变化。方法收集50例耳鼻喉医院病理证实下的CT扫描单侧鼻腔鼻窦病变,分析这种病变的CT影像表现,并讨论总结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鼻息肉15例;乳头状瘤8例;霉菌性鼻窦炎10例;鼻腔鼻窦癌2例;骨瘤5例;囊肿10例。结论单侧鼻腔鼻窦常见病变有不同图像,CT扫描的性能和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范丽娟;朱文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胸腔镜下与传统开胸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实施全胸腔镜下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对比;复发率和转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胸液量为(140.83±89.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5.15±93.8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安全性更高,减少术后胸液量,实现彻底清扫的治疗目的。
作者:周胜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肿瘤性肠梗阻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对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经超声检查100%显示肠梗阻,患有肠道肿瘤的患者共86例,病因诊断率为87.75%,提示病变部位80例,定位符合率93.02%,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3%。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手术和临床诊治的影像参考资料,为肿瘤性肠梗阻的治疗提供肿瘤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医、西医等不同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孟鲁斯特,给予对照组患者哮灵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哮喘控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两组差异对比无意义( P>0.05)。结论中医和西医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效果大致相同,均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 ACT评分,是防治哮喘的有效方法,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小儿全麻手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行手术治疗并行全麻麻醉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于患儿术后苏醒期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全部30例患儿在苏醒期内1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现象,占3.33%,2例患儿心率异常,占6.67%,2例患儿出现呼吸道梗阻,占6.67%,对全部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终康复出院。结论对全麻手术术后苏醒期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
作者:沈禄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的特点,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送检的呼吸道痰标本的细菌学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结果280份阳性标本中共检出致病菌株31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25株(72.6%),分列前四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58株(18.6%),主要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27株占8.8%,主要是白色念珠菌,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常规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严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泛耐药,未见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结论呼吸道细菌的耐药情况越来越复杂,包括耐碳青霉烯类CRAB的增加和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混合感染的增多,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检测分析,能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梁结柱;罗胜;冼宙宁;黄金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头颅CT检查用于体检中的利弊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体检中心行头颅CT检查的体检客户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40岁以下年龄组头颅CT 检查结果均正常,70岁以上90.91%均有异常发现,50岁以下与5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检中头颅CT 检查应选择性应用。
作者:王学敏;俞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0例妇产科患者,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满意度为71.1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护理水平,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集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社区康复治疗的有效模式。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8月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集中分级康复治疗。统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无差异( P>0.05);治疗前后各组三项指标均有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三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 P<0.05)。结论社区集中分级康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常规康复治疗,将社区集中分级康复治疗作为社区治疗的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的102例异位妊娠患者,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经腹部彩超组)和观察组(经阴道彩超组)各51例,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51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2.75%,观察组51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2.1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苏子降气汤治疗慢阻肺的肺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苏子降气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为96.7%,对照组为73.3%,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FEV1、FVC、FEV1/FVC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抑制细菌的滋生,缩短药力的输送与发挥药效时间,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文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 HP)治疗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68例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行急症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回顾分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结果268例中毒患者253例治愈出院,15例中毒患者因中毒时间长,合并多脏器衰竭等原因死亡。结论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何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