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桩核系统在严重缺损前牙残根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衡超;李聪

关键词:纤维桩, 前牙, 牙体缺损, 桩核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系统和铸造金属桩系统在修复严重缺损前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是在2008年~2009年,对257例,共324颗具有保留价值的前牙严重缺损残根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分别使用铸造金属桩核和纤维桩核两种桩核,后全冠修复。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牙的成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牙根折断、桩折断,其他包括冠脱落、桩脱落、根尖阴影等。结论在适当的适应症选择条件下,纤维桩可广泛的应用于严重缺损前牙残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综合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入院到出院1年全程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全程综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罗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学监护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需学监护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查阅文献结合病例分析,设药学监护组、对照组进行研究,依据COPD并发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特点,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有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结果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降低了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同时患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实施的药学监护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到治疗效果,为医院药学的发展和临床药师的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张琴;卢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茵栀黄颗粒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上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茵栀黄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输液、肝酶诱导剂和蓝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口服,并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及血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好。

    作者:陈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现代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87%。按照联合国老年型人口划分标准,我国已完全成为老年型人口社会,而且已是未富先老,社会负担十分沉重。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现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创新现代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则势在必行。

    作者:赵艳花;鲍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少损伤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研究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对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外周动脉采血的研究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72.13%。研究组发生标本溶血1例,发生标本凝血1例;对照组发生标本溶血5例,标本凝血5例,血肿3例,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安全可靠,患儿痛苦小,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有效方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开腹手术切除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佳,切口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恙虫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患有恙虫病的患病儿童8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病儿童实施四环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对患病儿童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病儿童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0%,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病儿童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患有恙虫病的儿童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患病儿童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刘开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治疗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对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为合理在治疗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时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06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的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3例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31 I治疗方式,分析临床总体治疗效果,转移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无效率为16.7%,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另外,治疗后无转移患者,复发率4.2%;主要出现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两种毒副作用,分别占12.5%和33.3%,相对较低。结论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131 I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田琼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被诊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高龄、妇女、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高、导尿、以及并发其它疾病等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危险因素增高、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是由多种病原菌如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症状消失,复检尿常规正常。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及早发现,并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避免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10年1月份~2011年1月份)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的临床护理服务,观察组(2012年1月份~2013年1月份)为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后的临床护理服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服务情况。结果调查发现,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行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规范护理工作,保障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

    作者:殷爱顺;李秋容;贺晓萍;杨仲婷;利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140例于2011年09月~2013年11月接受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分析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度、病情知晓度、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缓解或消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担忧等情绪,这对增加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美罗培南在重症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抗感染、纠正缺氧、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加用美罗培南(0.5 g)静脉滴注,3/日,疗程3~5天,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以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罗培南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效果确切,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96例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 PLT)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对照组(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分别皮下注射,观察外周血小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的低值和恢复的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PLT <50×109 L-1的持续时间、恢复到70×109 L-1和125×109 L-1所需要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所需时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思;洪珞珈;展昭民;梁红;唐庆华;赵东陆;于洋;杨秀丽;曹志坚;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桩核系统在严重缺损前牙残根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系统和铸造金属桩系统在修复严重缺损前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是在2008年~2009年,对257例,共324颗具有保留价值的前牙严重缺损残根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意愿,分别使用铸造金属桩核和纤维桩核两种桩核,后全冠修复。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牙的成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牙根折断、桩折断,其他包括冠脱落、桩脱落、根尖阴影等。结论在适当的适应症选择条件下,纤维桩可广泛的应用于严重缺损前牙残根。

    作者:衡超;李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飞行员临时冠两种制作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制作临时冠的效果。方法将30例飞行员病人交替分成两组,分别以直接法和间接法制作临时冠,观察时间为1周。结果间接法组良好11例,较好4例;直接法组良好5例,较好9例,较差1例。两组比较,显示间接法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法组( P<0.05)。结论间接法制作临时冠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法,尤其适合龈合距离过底牙、后牙多个冠桥修复、前牙美观要求较高者。

    作者:郭红丽;余华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02年5月~2013年10月应用腹腔镜对289例急腹症进行探查、手术。结果顺利完成268例,占治愈率(93%)。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诊断及治疗急腹症中是一种安全、有效、适用的技术。

    作者:许凌;邓永平;邵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飞行员体育外伤调查与防范对策

    目的:调查飞行员的体育外伤情况,为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0名飞行员近3年间体育外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飞行员近3年间63例在近期或曾发生体育外伤,占63%。结论体育外伤仍是飞行员的常见病,外伤发生可能与篮球强对抗性运动、未按规定热身活动、体重超标、年龄大或体力消耗过大等有关,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作者:李顺利;周府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芪明颗粒加迈之灵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对照组210例和观察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的同时联合迈之灵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芪明颗粒加迈之灵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段惠静;付玉芳;孙桂芳;李雪;罗海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行“主责任护士负责制”实践

    总结了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行主责任护士负责制的护理经验。以主责任护士护理组为工作单元,1名主管护师带领组内成员全面负责患者术前完善检查,术后检测生命体征,妥善管理体位,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术后康复,疼痛管理。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使病人安全满意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子楠;杨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温凉饮食对预防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重要性

    目的:了解甲状腺术后重建正常饮食的正确步骤和重要性。方法对106例甲状腺术后患者,指导并给予术后前三天温凉饮食。结果106例患者均无胃肠道反应,并且无1例甲状腺术后出血发生。结论给予甲状腺术后患者正确重建正常饮食的指导,可明显预防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术后良好的恢复。

    作者:冯磊;苏佳;李爱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