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险干预的研究

方亮;陈朝青;杨依;岳宏;赵军;李东;蒋峰

关键词:节律运动, 系统营养,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摘要:目的:研究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风险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3名糖尿病患者,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连续干预60天。干预前后采用生物电全身扫描、动脉硬化、糖尿病风险评估等进行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受试者血糖水平、糖代谢相关脏器活性、动脉弹性,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等指标显著改善。结论节律运动联合系统营养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水平,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病风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的干预作用

    现阶段,脑缺血疾病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以及高致残率的临床疾病,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导致脑缺血损伤的各类因素中,脑缺血后患者脑组织局部出现过度炎性反应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患者发生脑缺血后及时控制炎性反应进展,对缺血半暗带加以保护,成为临床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关键所在[1]。现阶段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方案相对较多,其中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是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用药中唯一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有效药物,但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往往较短(不超过3h),同时在溶栓治疗时有较大几率发生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2]。所以观察并研究西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的干预作用在此情况下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玉耀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胆管结石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平均排气时间(21.36±2.45)h,平均住院时间(6.12±1.24)天,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对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障手术效果,维系护患关系。

    作者:胡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肌肉注射致双侧臀部血肿1例护理分析

    2013年9月我科发生1例肌肉注射诱发的臀部血肿。因肌肉注射时损伤小的毛细血管,抗凝药物的应用导致血液逐渐渗入皮下及组织间隙,形成臀部深部的大面积血肿,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对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对比法,对入住的130名患者受血患者进行了检验。结果使用盐水检验法检验法对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呈阳性反应者6人,阳性检出率为4.62%,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人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使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对这130名患者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有14名患者呈阳性反应,阳性检出率为10.77%。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4名患者都可见特异性细胞凝集。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血液阳性的检出率,让临床输血变得更为安全和可靠。

    作者:袁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和致病性研究

    目的:探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和致病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240细菌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ATB-expression )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有135株,占56.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痰液143株(59.58%)、分泌物58株(24.17%)、血液18株(7.50%)、脓液16株(6.67%)、胸腹水5株(2.08%);呼吸内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92株,其中MRSA的检出率41%,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ICU,远高于皮肤科、骨科等其他科室。结论 MRSA临床分离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外仍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菌药,以免延误暴发疫情的控制。

    作者:周发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生素静滴给药;研究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天后记录其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显著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降低不孕症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赵亚玲;林侠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0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孕产期一般情况,询问产妇是否在孕期以及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整理各项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初次妊娠分娩女性相比,多次妊娠分娩女性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产程正常产妇相比,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后女性而言,其第二产程延长以及分娩次数均会对疾病发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体重增加过量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并无相关性。

    作者:黎佩莹;冯珀霖;殷婉萍;吴锦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Wnt3 a在人骨性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Wnt3a参与Wnt经典通路信号的传递,而Wnt通路又参与关节软骨及软骨细胞的发生。本实验目的是检测Wnt3a 在骨性关节炎( OA)中的表达及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40例人类关节软骨标本,10例正常关节软骨标本(取自外伤、肿瘤截肢术患者),30例膝OA关节软骨标本(取自膝OA患者).将取下的软骨标本分为四组:正常关节软骨组、轻度软骨退变组、中度软骨退变组、重度软骨退变组。根据Mankin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分别打分,按评分结果分组:正常关节软骨标本5份( A组),OA软骨轻度退变标本6份( B组),OA软骨中度退变标本13份(C组),OA 软骨重度退变标本16份(D组)。对四组切片行Wnt3a相关染色,根据免疫反应积分IRS打分法进行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Wnt3a在正常组与非正常组的差异性、表达程度及软骨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Wnt3a在三组人膝骨性关节炎软骨呈现一致的高表达,其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3.33±0.516( B组,轻度),4.85±1.68( C组,中度),9.44±2.31( D组,重度)。正常组( A组,表达均值和标准差0.0±0.0)与中度、重度退组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中度与重度组比较显示一致的显著性差异。Wnt3a表达值与其相应的Mankin 病理评分呈显著正相关(B组皮尔森相关系数=0.74, P=0.047;C组皮尔森相关系数=0.81,P=0.00036;D组皮尔森相关系数=0.94,P=2.75 e-08),即关节软骨中Wnt3a的表达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OA)发生与发展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①在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中Wnt3a表达升高;②Wnt3a表达与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OA病程进展的监测指标。

    作者:赵健;代志军;王晓岩;马欣楠;吕松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

    目的:评价与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冠心病并抑郁与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DS与SAS自评测试,并比较两组自评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自评得分相比对照组而言,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异变指数亦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对冠心病并抑郁与焦虑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与心率异变指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康复效果。

    作者:赵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脑梗塞复发的实验室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复发的实验室危险因数检查的价值,从而为急性脑梗塞的复发的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复发频度分为首次发病、两次发病、两次以上发病组,三组分别为32例、30例及18例。分别监测患者入院时血尿酸( UA)、纤维蛋白原( Fib)以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统计学比较四项实验室参数与急性脑梗塞复发频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四项参数比较均存在差异( P<0.05),复发频度与实验室四项参数成正相关。结论 UA、Fib、MPV、PDW均为急性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准确判断急性脑梗塞发生及进展的重要依据,在急性脑梗塞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敏;杨惠钧;杨华;郄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经验。方法对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全部58例患者经10~24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优良率为93.1%。结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尤彦德;邹强;梁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6星期后,对血脂指标变化、炎症因子变化以及治疗效果,两个组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血脂指标TC、TG、LDL-C值,炎症因子水平CRP、IL-6、TNF-α、vWF和ET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C和NO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评价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超声在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中颈部血管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彩超筛查北京市某社区年龄≥45岁具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颈部血管。结果年龄≥45岁具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821人,其中85.6%(703/821)人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患者依从性高;狭窄检出率43.4%(305/703),其中左侧颈总动脉狭窄<50%90例,50~69%2例,70~99%1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1例,70~99%3例,50~69%3例,<50%70例,右侧颈总动脉狭窄<50%78例,50~69%4例,右侧颈内动脉70~99%3例,50~69%1例,<50%81例,左侧颈总动脉IMT增厚10.2%(72/703),右侧颈总动脉IMT增厚9.5%(67/703)。结论在社区筛查具脑卒中危险因素人群,颈部血管超声是筛查颈部动脉疾病有效方式,并以高准确性有效地预测狭窄存在。对存在重要需求高危人群推荐颈部血管超声常规筛查,提示高危人群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中风和TIA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使用颈部血管超声筛查有助于公众健康警觉和终有助于疾病预防和促进医疗水平提高。

    作者:张晶;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并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掷骰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利尿、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血液黏度指标值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能明显改善肺心病并心衰患者血液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鄢卫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开展优质专科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对优质专科护理服务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方法优质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分别行常规与优质专科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优质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2.35±8.61)分、(85.39±10.8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3.35±9.67)分、(68.25±8.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和康复水平。

    作者:刘琬椿;冯鹤媛;胡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为老年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2013年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单数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双数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治疗2月后用药依从性、疗效及生活质量四项指标。结果采取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疗效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春生;杨奕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安全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并探讨母婴同室当中新生儿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接收的57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娩后对其母婴同室的安全问题和和相关因素做出分析,探索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现研究当中新生儿有59例发生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的发生率为1.02%,分析发现安全隐患主要是院内感染,也有个别的是因为呛奶窒息,低血糖和暑热综合症较少但并不排除。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问题是来自多个方面的,因此需要重视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的管理,在护理上面需要本着无菌操作的原则,将隔离和消毒制度严格的落实到每一个方面,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止新生儿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陈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Vitapex在冠折露髓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Vitapex用于冠折露髓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因外伤露髓的年轻恒牙78例85个患牙,采用活髓切断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牙采用Vitapex盖髓,对照组39牙用氢氧化钙盖髓,观察两年的治疗效果。结果两年后观察实验组成功率95.65%,对照组成功率79.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Vitapex用于活髓保存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作者:顾瑜;刘建国;徐宇红;白朋元;柳红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E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PET/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术后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PET/CT、CT、彩超诊断恶性为阳性,对比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PET/CT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术前诊断结果。结果 PET/CT:特异度94.1%灵敏度91.3%。 CT:特异度81.2%灵敏度69.5%。超声:特异度90~99%灵敏度30~80%。结论相较于CT和彩超等常规检查结果,PET/CT灵敏度高,更利于术前估测潜在区域淋巴结转移,完善TNM分期。

    作者:王睿;万海涛;徐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征象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CA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的甲状腺乳头状CA者共80例,观察和分析患者临床就诊资料。选取患者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对影响甲状腺乳头状CA术后复发的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以及甲状腺包膜有无浸润等方面进行线性分析。结果80例甲状腺乳头状CA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肿瘤复发23例,复发率达到28.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甲状腺包膜等与复发率高低存在直接的关联,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以及手术方式等与术后复返存在密切关联。结论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以及手术切除范围等可能是导致甲状腺乳头状CA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值得临床重视和思考。

    作者:李妮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