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樊春红;佰峰
目的: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百草琼浆牌益气贴治疗,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复发几率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正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状况。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病患60例,运用急诊胃镜检查确认疾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出血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应立足于致病因素、症状的临床表现特征,采取可靠的治疗方案。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运用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洋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心外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收治的78例胸心外科手术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年龄≥60岁、女性、手术时间≥3 h、使用抑酸药物、气管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4 d发生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相对应组。结论心胸外科下呼吸道感染与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抑酸药物使用情况、气管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密切相关,应当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红英;张小燕;苟静;付欢欢;黄春艳;张静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羊水III度粪染对新生儿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收治的羊水III度粪染的足月分娩产妇70例作为分析组,并抽取同期收治的羊水正常的足月分娩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分析组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分娩方式上差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羊水III度粪染极大影响着新生儿的健康,临床上要重点关注,严密观察孕妇的产程,通过正确与合理的处理措施来使分娩尽早结束,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同时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
作者:赵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现状,提出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大学四个年级的186名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正常水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级、籍贯、独生或非独生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正常水平,但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进步。可以通过强化时间观念,制定计划和提高效率以及学校的辅导和训练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行为习惯。
作者:马方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手术治疗的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分析法对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救治经验进行分析。结果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我院的手术治疗之后,33例患者存活,存活率是67.3%,1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2.7%。33例存活的患者中包括15例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一入院就需要切开气管或者是气管插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开颅治疗的手术时机,以彻底清除患者脑中的血肿,降低颅压,从而提高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与术后存活率。
作者:赵一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治疗的256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通过分析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肥胖、年龄、糖尿病、切口类型等都会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熟练度,从而有效控制手术切口长度,要在无菌环境中操作,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大大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字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模式。方法取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院内安全转运制度实施时间为分隔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为传统转送,实验组为改进安全转送,观察两组科室满意率、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转运死亡率,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科室满意度更高,休克、血压骤降、管道堵塞或者脱落、窒息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死亡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与传统转运模式相比,改进安全转运显著增强了护理水平,急性创伤患者转运安全性大大提高,科室满意率高。
作者:钟华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保温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5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施行常规护理服务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及术中寒战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更高( 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施行术中保温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术中低体温及寒战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探讨有效的沟通技巧。方法研究共纳入220名研究对象,均为在急诊科等待的患者家属,向其发放自制的心理需求调查表,分析患者家属在沟通前与沟通后的心理需求。结果经调查得知,患者家属心理需求高的为需要沟通和心理疏导,占76.8%(169/220),其次为需要关心支持和陪在患者身边,分别为70.9%(156/220)和68.2%(150/220);在经过有效的沟通之后,与沟通之前相比,患者家属在沟通之后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上显著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其家属在心理以及生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有效的沟通可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使其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罗正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疗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长期卧床病人中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的医护结合病区和临床科室长期卧床病人分两组,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严格医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患者是否并发坠积性肺炎,及其后续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组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长期卧床病人给予合理的医疗护理干预,能使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
作者:李慧聪;李朋涛;王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0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孕产期一般情况,询问产妇是否在孕期以及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整理各项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初次妊娠分娩女性相比,多次妊娠分娩女性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产程正常产妇相比,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后女性而言,其第二产程延长以及分娩次数均会对疾病发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体重增加过量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并无相关性。
作者:黎佩莹;冯珀霖;殷婉萍;吴锦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共150例,均实行剖宫产术,平均分为大出血组和对照组,大出血组为术中术后出血量大于等于1000 mL的孕妇,对照组为术中术后出血量小于1000 mL的孕妇,对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大出血组中孕次、产次、剖宫产史、刮宫史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量明显大于其他类型前置胎盘,出血大于500 mL的胎盘面积明显大于出血小于500 mL,胎盘附着子宫前壁和流产次数2次以上出血量分别高于其他附着位置和流产次数2次以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剖宫产史、刮宫史、子宫前壁附着胎盘等,要在术中及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周玲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切除上颌窦囊肿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上颌窦囊肿28例,均采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结果黏液性囊肿3例,上颌窦腔内潴留囊肿14例,浆液性囊肿11例。随访3月~1年。2例患者出现间断前额胀痛,1例患者偶感面颊部胀满感,余患者鼻通气良好,无明显不适。复查上颌窦CT,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下鼻甲上颌窦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显著,安全、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徐洪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如何。方法选取120例患有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选择用阿昔洛韦、维生素c、利巴韦林等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使用同样的西药给药方式,同时给予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及生脉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4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的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作者:申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杨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针对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实验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方法取临床免疫实验室检测的30000例各类病毒标本,主要包括结核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梅毒确诊试剂,针对其阳性率展开统计分析。结果4002例阳性标本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肝炎患者例数共计3420例,检测阳性率为12.8%;梅毒患者234例,阳性率为1.5%;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者24例,阳性率为0.1%;丙型肝炎患者252例,阳性率为1.6%;结核患者32例,阳性率为3.4%;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20例,阳性率分别为4.1%、3.8%。其中阳性标本中绝大部分为乙型肝炎、梅毒以及丙型肝炎。本次阳性标本在院内广泛分布。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全面了解并分析检验实验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传染源有利于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开展,为实验室人员健康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者:曹清清;李坤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重症监护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价值与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分析,其中有50例进入ICU病房实施重症监护治疗( ICU组),另18例一般监护治疗(非ICU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50例ICU组中,有5例出现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占10%,有10例出现SIR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占20%,7例出现应激性溃疡伴出血,占14%,以上症状的治愈率分别为80%(4/5)、60%(6/10)和85.7%(6/7);在病死率和致残率上, ICU组分别为10%(5/50)和18%(9/50),非ICU组分别为27.8%(5/18)和33.3%(6/1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重症监护治疗可以使救治成功率得到提高,避免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高洪;杨梅;刘国锋;邓继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环孢菌素A与康力龙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07月~2012年06月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39例(采用环孢菌素A与康力龙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康力龙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经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环孢菌素A与康力龙联合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孙涛;杨丽刚;张严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