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志
目的:分析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共8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1a后的依从性以及外周血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 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均得到了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明显( P<0.05),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抗病毒能力,从而减轻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升患者依从性。
作者:祝书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7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60±30)min,术中出血量(60±29)mL。全部患者均为良性肿瘤,术后多数于术后24 h内排气,平均住院时间(3.1±1.2)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1个月复查均恢复良好。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爱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旋前外旋型Ⅳ度)患者,行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9~23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72例患者术后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2.39±10.94)天、恢复负重行走时间的平均时间为(46.57±11.67)天;患者恢复的评分情况为,优占87.50%、良占9.72%、可占2.79%、优良率为97.22%(70/72)。结论复位内固定手术,在针对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的复位正常、功能恢复等方面效果良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优良率很高,手术方式安全可靠。
作者:马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大隐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离与曲张静脉切除术,观察组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具有显著疗效,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作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朱冬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针对其产生的焦虑抑郁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正常体检人员105人和妇产科住院的妇产科失眠患者80例治疗人员进行焦虑和抑郁自评,并对有焦虑和抑郁者施行心理干预。结果妇产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值比正常对照显著增高P<0.01,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妇产科住院失眠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增高,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
作者:李庆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从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的效应[1],在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异均可导致糖尿病。
作者:王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手部骨折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收治手部骨折患者中选取1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科氏针石膏对患肢进行固定,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外部固定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之后的6-12周内,采用外部固定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掌骨与近节指骨的骨折愈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近节节骨(51.2%)与掌骨骨折(41.3%)的愈合率;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近节节骨与掌骨的预后功能恢复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预后功能恢复率(近节节骨综合恢复率为85.3%,掌骨为61.9%),所以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使用外部固定器治疗,具有良好的愈合效果以及预后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吴龙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大肠癌患者以腹腔镜铺助下晚期大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11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开腹晚期大肠癌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腹腔镜铺助下晚期大肠癌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死亡,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镇痛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中患者的失血量、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肠道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晚期大肠癌以腹腔镜辅助下晚期大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能够使患者的肠道功能得到尽快恢复,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鸿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优于传统填塞治疗方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ICU病房中应用护理干预后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方法取ICU病房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接受焦虑情绪评估( SAS)以及睡眠问卷( SMH)调查。对照组基于此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护理后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入院时均存在明显焦虑情绪;经不同方案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与SM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评分与SMH评分更优,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ICU病房患者而言,睡眠护理干预以及信息支持护理措施有助于其睡眠状态的改善,同时可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后期恢复。
作者:陈春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外伤的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治疗的35例年龄段是7~16岁的牙外伤患者,使用正畸固定矫治技术与牙再植术对牙外伤患者中存在的倾斜、伸长、松动、冠折、错位以及扭转等进行治疗。结果35例牙外伤患者中,存在9例冠折需要使用根管进行治疗,2例患者牙齿松动,又存在牙髓炎的临床症状,后使用根管进行治疗,其余24例牙外伤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复诊,没有异常情况的出现,且牙外伤患者都较为满意。结论年轻恒牙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尽量降低牙外伤患者的痛苦,将患者的牙外伤大限度的进行纠正,以有效提高牙外伤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孔德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结膜反折法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翼状胬肉患者中选取412例(共446眼)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依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6例(223眼),研究组采用结膜反折法联合球结膜移植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球结膜移植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7.62%,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14%,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极显著, P<0.01。结论结膜反折法联合球结膜移植在治疗翼状胬肉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孙志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41例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对41例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在41例病人当中,32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好转30例(93.75%),死亡2例(6.25%),全部为脑疝严重的病人。9例由于颅脑内部压力增高转为外科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其中好转有8例(88.89%),死亡1例(11.1%)。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非常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因此,要在急性期间应该将颅脑内部压力减轻,使脑水肿得到明显改善,以免发生脑疝,对病理变化脑组织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应该尽快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使病人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巴瑞琼;马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局部脑血流地形图、诱发电位及CT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时检查的异常率。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同一天分别做局部脑血流地形图、诱发电位及CT检查。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局部脑血流地形图异常显著,其次为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而头颅CT异常率低。结论局部脑血流地形图可以做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客观诊断指标,结合脑干诱发电位及临床病史体征有望提高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用开博通治疗前后RAAS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采用北京中国同位素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RAA放免试剂盒。测量由西安262工厂生产的FJ-2008 Gr免疫计数器。首先做服药前RAAS测定。然后口服开博通,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扩管剂,换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服药前后组间差异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组间差异用t检验。结果①肝硬化腹水患者RAAS水平明显增高( P<0.01)。②开博通治疗前后RAAS水平有显著差异( P<0.01);③开博通治疗4周后腹水消失率为70%。结论观察RAAS水平变化,对于研究肝硬化腹水疾病的发生发展,调整生理紊乱具有很重要意义,亦为开博通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田力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脐尿管畸形的超声诊断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9例脐尿管畸形患者均给予超声影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超声诊断正确率等临床资料,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均诊断为脐尿管畸形(100.00%),进行手术治疗后确诊(100.00%)(P>0.05);脐尿管囊肿所占比例高(66.67%),66.67%病灶位置靠近膀胱顶或靠近脐部但不相通,形态大多为囊状(66.67%),且无回声(44.44%)及无血流信号(77.78%)所占比例较高(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脐尿管畸形临床特点,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超声检查,待确诊后积极进行干预治疗,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覃明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腺配伍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68例瘢痕子宫早孕引产患者,按照就诊序号的单双码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4例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依沙丫啶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发生宫颈裂伤、胎膜残留的机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治疗瘢痕子宫早孕能够促进完全流产,减少发生临床并发症的机率,且安全性很高。
作者:孟大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现状,提出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大学四个年级的186名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正常水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级、籍贯、独生或非独生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正常水平,但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进步。可以通过强化时间观念,制定计划和提高效率以及学校的辅导和训练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行为习惯。
作者:马方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膀胱功能训练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膀胱病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是2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弥可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人膀胱功能与血糖情况。结果经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人血糖均得到了相应的控制,而在膀胱残余量以及排尿时间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膀胱病变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膀胱功能训练与弥可保来予以治疗,所获疗效良好,不仅可使病人血糖得到很好地控制,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排尿功能,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李慧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如何。方法选取120例患有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选择用阿昔洛韦、维生素c、利巴韦林等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使用同样的西药给药方式,同时给予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及生脉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4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的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作者:申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