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彬
目的:保温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5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施行常规护理服务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及术中寒战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更高( 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施行术中保温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术中低体温及寒战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大隐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离与曲张静脉切除术,观察组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具有显著疗效,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作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朱冬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共纳入对象40例,均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对患者进行6个月左右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Lysholm评分、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关节活动度上均得到了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0例患者当中,有26例膝关节功能优,12例良,2例差,优良率为95%。结论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来说,运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创伤小,并发症少,价格低廉,能加快患者的关节活动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利;姚仁福;王彦亭;李晓林;张仕祥;邵建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治疗的256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通过分析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肥胖、年龄、糖尿病、切口类型等都会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熟练度,从而有效控制手术切口长度,要在无菌环境中操作,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大大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字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探讨有效的沟通技巧。方法研究共纳入220名研究对象,均为在急诊科等待的患者家属,向其发放自制的心理需求调查表,分析患者家属在沟通前与沟通后的心理需求。结果经调查得知,患者家属心理需求高的为需要沟通和心理疏导,占76.8%(169/220),其次为需要关心支持和陪在患者身边,分别为70.9%(156/220)和68.2%(150/220);在经过有效的沟通之后,与沟通之前相比,患者家属在沟通之后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上显著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其家属在心理以及生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有效的沟通可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使其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罗正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8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两年对照组出现3例复发,观察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61%,对照组为8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无复发。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共150例,均实行剖宫产术,平均分为大出血组和对照组,大出血组为术中术后出血量大于等于1000 mL的孕妇,对照组为术中术后出血量小于1000 mL的孕妇,对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大出血组中孕次、产次、剖宫产史、刮宫史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量明显大于其他类型前置胎盘,出血大于500 mL的胎盘面积明显大于出血小于500 mL,胎盘附着子宫前壁和流产次数2次以上出血量分别高于其他附着位置和流产次数2次以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剖宫产史、刮宫史、子宫前壁附着胎盘等,要在术中及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周玲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eer评分、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内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eer评分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 P<0.05);在组间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前Neer评分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的Neer评分存在明显差异( 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活动情况,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传统钢板相比可以更好保护骨折处的血运,促进骨折的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强化患者各方面的恢复情况,效果显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查天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百草琼浆牌益气贴治疗,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与复发几率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正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脐尿管畸形的超声诊断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9例脐尿管畸形患者均给予超声影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超声诊断正确率等临床资料,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均诊断为脐尿管畸形(100.00%),进行手术治疗后确诊(100.00%)(P>0.05);脐尿管囊肿所占比例高(66.67%),66.67%病灶位置靠近膀胱顶或靠近脐部但不相通,形态大多为囊状(66.67%),且无回声(44.44%)及无血流信号(77.78%)所占比例较高(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脐尿管畸形临床特点,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超声检查,待确诊后积极进行干预治疗,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覃明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自拟阶梯分级治疗模式治疗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探讨临床呼吸内科对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基本的治疗模式。方法将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级(轻度30例、中度46例、重度44例);治疗方法依据分级采用阶梯治疗方案:轻度抗炎+茶碱类+糖皮质激素三联治疗、中度抗炎+茶碱类+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四联治疗、重度抗炎+茶碱类+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五联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2周后均达到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91.3%(42/46)和88.6%(39/44)。结论阶梯分级治疗模式作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治疗模式是有效的。
作者:米天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基础护理外,还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观察两个组患者在住院期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依从良率达到96.15%,而对照组依从良好率只为8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小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现状,提出培养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策略。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大学四个年级的186名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正常水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级、籍贯、独生或非独生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正常水平,但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进步。可以通过强化时间观念,制定计划和提高效率以及学校的辅导和训练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行为习惯。
作者:马方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选取诊治的128例上消化道患者60岁及以上患者58例为老年组;60岁以下患者70例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造成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别有消化性溃疡(44.8%)、食管胃底筋脉曲张(17.2%)、急性胃黏膜病变(20.7%)、胃癌(10.3%),其中胃癌出血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对比,老年组患者合并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癌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的出血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和病死率高等特点,故在临床治疗上需引起主治医师的重视,避免延误诊治。
作者:胡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快捷护理路径救治小组,对急诊科收治的3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快捷护理路径的护理措施,由1名医生、2名护士组成快捷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按照培训预案,有序并同步进行脱离毒物接触、病史询问、测生命体征并记录,同时予以吸氧、给出医嘱、洗胃、建立静脉通道,阿托品静脉注射,留置导尿管等。并进行知情同意谈话,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及进展情况,求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配合治疗,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结果35例救治成活,为未发生医患纠纷,患者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满意。结论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协调了医护、医患、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苏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41例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对41例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在41例病人当中,32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好转30例(93.75%),死亡2例(6.25%),全部为脑疝严重的病人。9例由于颅脑内部压力增高转为外科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其中好转有8例(88.89%),死亡1例(11.1%)。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非常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因此,要在急性期间应该将颅脑内部压力减轻,使脑水肿得到明显改善,以免发生脑疝,对病理变化脑组织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应该尽快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使病人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巴瑞琼;马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模式。方法取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院内安全转运制度实施时间为分隔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为传统转送,实验组为改进安全转送,观察两组科室满意率、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转运死亡率,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科室满意度更高,休克、血压骤降、管道堵塞或者脱落、窒息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死亡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与传统转运模式相比,改进安全转运显著增强了护理水平,急性创伤患者转运安全性大大提高,科室满意率高。
作者:钟华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口腔治疗中牙体组织意外穿孔28例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总结采用银汞合金、复合树脂、TMA等方法治疗的牙体组织意外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牙中医源性20例,占71.43%,龋源性8例。前牙3例,后牙25例,分别占10.71%、89.29%。髓室侧壁(牙龈内)穿孔5例,髓室底穿孔17例,根管壁穿孔6例,发生率分别为17.86%、60.71%、21.43%。经术后1~2年追踪观察,23例患牙经对症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2.14%,5例因穿孔范围较大、病程较长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合并牙周或根尖周严重病变治疗失败而拔除。结论术中牙体组织意外穿孔影响治疗效果和患牙保存,临床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避免和减少该并发症尤其是医源性穿孔的发生。
作者:樊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胃肠道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4例以胃肠道急腹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患儿的CT诊断资料及超声诊断资料,将CT诊断符合率与超声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过敏性紫癜(腹型)、小儿肠憩室的CT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符合率,数据依次为:78.8%vs95.3%,86.6%vs100%,78.6%vs100%,92.0%vs100%,18.2%vs63.6%,10%vs60%,0%vs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对小儿胃肠道急腹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可作为诊断小儿胃肠道急腹症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柏艳红;唐凤珍;郭建康;唐中才;艾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手术治疗的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分析法对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救治经验进行分析。结果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我院的手术治疗之后,33例患者存活,存活率是67.3%,1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2.7%。33例存活的患者中包括15例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一入院就需要切开气管或者是气管插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开颅治疗的手术时机,以彻底清除患者脑中的血肿,降低颅压,从而提高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与术后存活率。
作者:赵一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