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温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周航

关键词:泌尿外科, 腔镜手术, 保温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保温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5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施行常规护理服务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及术中寒战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更高( 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施行术中保温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术中低体温及寒战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铺助下晚期大肠癌切除术56例体会

    目的:探讨对晚期大肠癌患者以腹腔镜铺助下晚期大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11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开腹晚期大肠癌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腹腔镜铺助下晚期大肠癌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死亡,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镇痛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中患者的失血量、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肠道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晚期大肠癌以腹腔镜辅助下晚期大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能够使患者的肠道功能得到尽快恢复,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鸿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治疗手部骨折对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手部骨折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收治手部骨折患者中选取14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科氏针石膏对患肢进行固定,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外部固定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之后的6-12周内,采用外部固定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掌骨与近节指骨的骨折愈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近节节骨(51.2%)与掌骨骨折(41.3%)的愈合率;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近节节骨与掌骨的预后功能恢复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预后功能恢复率(近节节骨综合恢复率为85.3%,掌骨为61.9%),所以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使用外部固定器治疗,具有良好的愈合效果以及预后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吴龙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选取诊治的128例上消化道患者60岁及以上患者58例为老年组;60岁以下患者70例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造成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别有消化性溃疡(44.8%)、食管胃底筋脉曲张(17.2%)、急性胃黏膜病变(20.7%)、胃癌(10.3%),其中胃癌出血和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对比,老年组患者合并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癌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的出血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和病死率高等特点,故在临床治疗上需引起主治医师的重视,避免延误诊治。

    作者:胡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期脑血流图诱发电位及CT检查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局部脑血流地形图、诱发电位及CT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时检查的异常率。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同一天分别做局部脑血流地形图、诱发电位及CT检查。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局部脑血流地形图异常显著,其次为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而头颅CT异常率低。结论局部脑血流地形图可以做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客观诊断指标,结合脑干诱发电位及临床病史体征有望提高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优于传统填塞治疗方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吴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人类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起到了极大的威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视力受损甚者致盲。所以近些年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就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致病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李琦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院呼吸内科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气指标分析结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通气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

    作者:翟晶岩;杨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其治疗有效率为72.22%;实验组显效33例,有效17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2.59%;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心律失常、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毕立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梅毒不同时机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临床干预对妊娠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共入选42例梅毒孕妇,其中20例在妊娠早期或中期进行临床干预( A组)、22例在妊娠晚期进行临床干预( B)组,观察结果。结果 A组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5.00%,B组为54.55%,A组明显低于B组(χ2=7.136,P=0.011);A组1例(5.00%)为先天梅毒儿,B组3例(13.64%),A组低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χ2=0.907,P=0.608)。结论对梅毒孕妇尽早、规范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儿发生率。

    作者:张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球后注射药物出现一过性眼球固视的临床分析

    球后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眼球后肌锥内,使药物更多地作用于眼后节及视神经。达到治疗眼球后节疾病或球后阻滞麻醉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眼科临床常用的一项治疗措施。由于其注射位置较深,且球后血管、神经丰富,多有并发症发生。于2007年5月发生1例球后注射药物后出现一过性眼球固视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樊春红;佰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急性牙周脓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牙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第1 d、3 d、7 d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第1天、3天、7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90.9%、93.9%,对照组相应的为57.6%、63.6%、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牙周脓肿患者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宦万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接受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时的卵巢功能指标,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结果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的创伤更小,有利于维持患者远期的卵巢功能,是更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俞颖慧;肖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鼻蝶鞍区肿瘤切除术手术2例护理体会

    鞍区肿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包括鞍区,鞍上,鞍旁肿瘤。主要以垂体肿瘤,颅咽管瘤为主其次为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等组成。由于设备和技术的日益精细,使得神经外科医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仅损伤微小神经来治疗某些神经疾病,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新课题。

    作者:白长缨;杨雪艳;李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玻璃纤维桩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牙齿缺损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对照组给予传统金属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高达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而其失败率仅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进行牙齿缺损修复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陈和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胆管癌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分析CT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方法收集青岛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2例,肝门型10例,肝外胆管型7例。 CT显示胆道肿块16例,梗阻部位12例呈截断型,5例呈突然狭窄型。肝内胆管17例呈中/重度扩张,扩张胆管13例呈树藤状,6例呈蟹足状,肝外胆管扩张11例,胆囊扩大7例,术前胆管癌误诊4例,误诊率为21.1%。结论 CT在胆管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昱;李楠;陶智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研究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有效临床护理干预后母乳喂养情况的改善。方法取产科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产科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更高,母乳喂养情况更优,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临床护理人员应总结分析其母乳喂养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帮助产妇增强母乳喂养信心,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廖艳丹;廖惠璇;李淑玲;叶妙玲;陈巧云;孔婉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保温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保温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5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施行常规护理服务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保温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及术中寒战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更高( 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施行术中保温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术中低体温及寒战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44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同小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的防治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41例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对41例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在41例病人当中,32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好转30例(93.75%),死亡2例(6.25%),全部为脑疝严重的病人。9例由于颅脑内部压力增高转为外科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其中好转有8例(88.89%),死亡1例(11.1%)。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非常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因此,要在急性期间应该将颅脑内部压力减轻,使脑水肿得到明显改善,以免发生脑疝,对病理变化脑组织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应该尽快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使病人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巴瑞琼;马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9例),常规组行常规开放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0例),比较结果。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5);腔镜组无1例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6.331, P=0.026);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枚数为(16.8±4.9)枚,随访3年期间无1例复发,常规组淋巴结清扫枚数为(17.9±5.8)枚,复发率为2.50%,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腔镜保乳术后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相同。

    作者:刘顺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