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娟;孙彦君
目的:比较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果.方法:采用专用的放置器将IUD固定在子宫底的肌层内,并悬吊于子宫腔内.结果:两种IUD使用6个月比较,如妊娠率分别为0.76%、5.13% (P >0.05),脱落率分别为0、7.0%(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0、10.3% (P <0.05),放置半年续用率分别为99.24%、89.3% (P >0.05).吉妮组132例无一例脱落及因症取器.结论:采用吉妮IUD避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具有更高效的避孕效果.
作者:樊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溴敌隆是一种茆满二酮类灭鼠剂,具有高效低毒抗凝血等特点,且易于吸水.此药进人体内后,对维生素K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Ⅶ、Ⅳ、X等合成受阻,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损伤毛心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加重出血[1].如不及时救治,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我科于2013-01-28收治一例溴敌隆中毒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婉香;李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5~ 2012-05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均在局麻下股动脉穿刺实施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根据血管再通情况分为血管再通组和血管未通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时间分为溶栓前、溶栓后1h、溶栓后24h、溶栓后7d和溶栓后30 d.结果:血管再通组共39例,血管未通组21例.血管再通组溶栓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组溶栓后1h、溶栓后24h、溶栓后7d和溶栓后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大,血管再通能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唐龙冲;李新鸿;郑湛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明确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教员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重指数(BMI)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4名飞行教员测量身高、体重和肝脏超声检查.根据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标准和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对检出的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进行分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4名飞行教员中,超重和肥胖共有30人,占47%;检出脂肪肝共15例,检出率为23.4%;18.5≤BMI< 24者,脂肪肝检出率为11.8% (4/34),24≤BMI< 28者,脂肪肝检出率为32% (8/25),BMI≥28者,脂肪肝检出率为60% (3/5)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重指数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地防止脂肪肝发生的.航医必须加强对体重超重和肥胖飞行员的健康教育和医疗干预.
作者:刘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12-01~ 2012-08间40例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40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手术资料.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肥胖患者术后切口积液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等进行对照比较.结果:LA组(多项指标均较OA组有明显优势)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情况、住院天数与O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总费用较OA组高.结论:LA与OA相比较,有手术创伤小、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少、病情康复快等优点.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尤其对于肥胖体型者,为大多数阑尾炎首选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李克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10~ 2012-08因椎管内神经鞘瘤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7.4±22.7 min,术中出血量114.5±14.3 ml,术后住院时间10.2±2.7d,脊柱稳定稳定率为97.8%,与对照组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新型有效方法,具有恢复快,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优点.
作者:尹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以便于乳腺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08~2011-08收治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即为实验组A组;再选取同期入院就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60例,即为对照组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A组患者的pTNM分期中Ⅰ期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组织学分级中A组患者3级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患者.A组年轻患者的PR阳性率、c-erbB-2阳性率、行保乳手术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老年患者,但A组年轻患者的ER阳性率低于B组老年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为:以浸润性癌为主,肿瘤的直径大,且淋巴结转移率高,病理分期晚,组织分级高.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研究提出的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本着自愿性质,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90例.实验组采用我院提出的止血方法;对照组单纯应用明胶海绵的方法,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我院提出的把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一起应用比一般止血的材料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可吸收止血膜和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壳手术中止血效果明显,方便易用,并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作者:谢嘉涛;许金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薄层骨算法重建技术对于可疑颅骨骨折的诊断优势.方法:选择脑外伤后可疑骨折患者36例,均行一次CT扫描采集数据,采用两种算法,得到两组图像.结果与结论:一次扫描,两次计算而得出两组图像相互结合观察,在颅骨骨折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可大幅减少误、漏诊.
作者:马岩;尹伟;崔强;陈家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45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分为预见性护理组25例和常规护理组20例.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生存状态评分和FCAT-L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后应用可以降低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状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如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诊治的94例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55.3%,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魏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慎独”精神在不同年资ICU护士中的体现.方法:针对“慎独”精神对我院ICU36名护士的基础护理、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夜班工作等进行考核测评.结果:大多数人工作主动积极,做到“慎独”,但人有极少数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思维能力差,自觉性不强,不能很好的做到“慎独”.结论:应高度重视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与规范培训,同时加大考核、监督和奖惩力度.
作者:周茂;何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方法.方法:2010-01~ 2012-12回顾性分析16例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1年,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伤口一期愈合率93.8%,Merchant标准:优9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81.3%.术后早期(2周内)行CPM机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膝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经后侧入路此类骨折的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涛;张波;宋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5 ~2012-05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美他嗪治疗,回顾相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幅度、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性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及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良好预后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石林;陈树丹;丘向艳;罗石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种类与方法.方法:选择2009-05 ~2012-11入住我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80例,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抗菌药物大多采用静脉滴注,其次为口服用药.多采用抗假单胞类,其中以抗假单胞头孢/青霉素类、抗假单胞碳青酶烯类为主.结论:我院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多为注射治疗和抗假单胞类药物,同时需因人而异,因地适宜.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进行无痛分娩;以同期分娩的11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其他产科处理与观察组相同.结果:(1)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确切;(2)无痛分娩可加速第1产程,缩短第2产程;(3)剖宫产率下降.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好,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薛勇;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血液样本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培养结果,探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在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以及构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BD9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 289份血液标本,对检出阳性的时间、阳性率、假阳性、假阴性和细菌种类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血液样本中快阳性检出时间为2.13h,在12h、24h、48 h、72 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7%、61.0%、82.1%、96.3%.假阳性率为1.0%,假阴性率为0.2%.分离出19属,19种,共1126株病原微生物,阳性率为15.4%,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632株(56.1%),革兰氏阴性杆菌326(29.0%)占总检出率的85.1%.结论: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提高了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检出细菌种类多,为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丁世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以来,我科15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观察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所产生的疗效.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急救护理,成功挽救视力达到70%.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越早治疗视力恢复越好.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力恢复的关键.
作者:石磊;伯峰;历清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高效省时清洁灌肠效果.方法:采用胸膝位清洁灌肠.结果:临床观察肠道清洁良好,灌肠时间短,次数少.结论:改用胸膝位后灌肠更利于灌肠液的灌入,而且灌肠效果良好.
作者:张晶;桑化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院五年来流失322名护士的去向.结果:民营医院护士年流失率高达40.0~54.3%.结论:通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建立规范管理机制,改善护士待遇等方面,为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以减少护士的流失,稳定护理团队,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朱琳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