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吾尔族与汉族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

李婕;刘远新;王赟;张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 维吾尔族, 汉族, 血尿酸水平
摘要: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50例维族PD患者,同时选取50名汉族PD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测定空腹肘静脉血尿酸水平.结果:维族PD组血尿酸(249.16± 79.60) μ,mol/L低于汉族PD组(300.92± 82.75) μ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族PD组Hoehn-Yahr分级Ⅰ级、Ⅱ级患者血尿酸(254.74± 60.08) μmol/L,Ⅲ级(255.58±95.35) μmol/L,Ⅳ级、V级(238.67± 91.94) μmol/L,三组之间血尿酸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族PD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汉族PD患者,低血尿酸水平可能是维族帕金森病患病率高于汉族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血尿酸水平高低也不能反应维族P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络酮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络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纳络酮是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齐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桃红四物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术后服用桃红四物汤,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从移植皮瓣的肤温、张力、颜色和伤口有无出血、感染,伤口愈合情况等几方面来综合判断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从四项检查来了解两组患者用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优良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皮瓣成活具有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承宇;孙绍裘;黄菁菁;龙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关节挛缩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关节挛缩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患者常因半身不遂、肢体关节痿废不用形成关节挛缩症,很大程度地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本文采用中药熏蒸治疗30例患者,有效地改善了关节活动度,降低了关节挛缩症的发病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以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

    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或混合感染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其主要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大块、亚大块或大灶性的肝坏死伴肝细胞的重度水肿或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伴再生.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尚缺乏肯定有效的特效疗法,故临床上急于寻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高压氧为重症肝炎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1],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了解高压氧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权胜;缪京翔;黄水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泡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264例

    目的:观察无泡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64例,取穴大椎、肺俞、天突等,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穴位贴敷,并于末伏后第10天加强一次,以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尽量避免起泡.结果:经过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98例,好转14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2.0%.结论:无泡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并减少了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避免起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魏丽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黄奕旻;曾科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电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随机单盲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状况.方法:依据PCOS标准收集48例PCOS患者随机分配成治疗组和安慰组各24例.治疗组取穴:双天枢、双归来、气海、中极、双三阴交、双太冲、双内关、百会,共13针.其中双天枢、归来、三阴交予以电针治疗,电频以患者耐受为度.安慰组在两肩膀和上臂穴位以外处各刺一针,无手法刺激.隔天治疗1次,1个月或1个月经用期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及排卵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T、LH、FSH、E2水平较安慰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较安慰组患者排卵率高,治疗组排卵率达59.4%,高于安慰组19.8%.结论:针刺能显著提高PCOS患者排卵率,改善PCOS患者的生殖功能.

    作者:赵美兰;梁瑞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呼吸骤停或呼吸衰竭患者10例纳入本研究,均采用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进行急救处理,观察急救效果,并对比急救处理前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经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处理后均复苏成功,无1例死亡.与急救处理前对比,我们发现急救处理后患者心率下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配合简易呼吸囊技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急救效果,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沃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肛肠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肛肠疾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采用生理盐水和碘伏行冲洗和换药;研究组采用自拟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肛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创口处疼痛、渗出、水肿消失的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为6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口处疼痛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依次为(6.53±1.06)d、(5.02±1.14)d、(5.27±1.38)d、(0.98±0.21)d,对照组依次为(7.21±1.12)d、(5.78±1.09)d、(6.13± 1.27)d、(1.15± 0.2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肛肠疾病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绪胜;班玉凤;黄海;梁榆明;杨爱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药并用治疗心悸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心悸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动态心电图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心律失常次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24h心律失常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心悸疗效优异,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傅丽超;李小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胸部CT检查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价值,为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及X线、CT影像资料,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查联合胸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胸部X线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诊断阳性率情况,以及不同病原菌所致肺部感染的CT影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行胸部CT检查后见肺部感染者26例,诊断阳性率为89.66%,对照组行X线检查发现肺部感染者15例,诊断阳性率为51.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菌的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肺部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重症肝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率高,早期行CT检查是诊断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以确定肺部病变范围,了解不同病原菌种类所致的肺部感染CT特征可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群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髌骨针与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髌骨针与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髌骨针治疗组和可吸收钉治疗组各40例.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记录屈膝90°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结果:80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髌骨针组优良率97.5%;可吸收钉组优良率95.0%.两种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屈膝达90°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均可获得骨性愈合,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可吸收钉相比,髌骨针符合张力带原则,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何延辉;舒永辉;徐建立;王新;朱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叩刺拔罐法配合中频脉冲中药导入治疗PHN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常伴有后遗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PHN发生后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且治疗效果不理想.针灸对PHN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也逐渐增多.笔者自2009年1月~2013年9月用叩刺拔罐法配合中频脉冲中药导入治疗PHN,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云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表现为胸闷、心悸等,严重时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威胁患者性命[1].目前临床上冠心病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两种药物单独用药效果均较好[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行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禄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各项指标的影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67%,对照组总满意度70.00%,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各项指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肖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桃红四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骨折整复和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62.22%和95.5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仅为(2.26±1.77)分,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分别为(5.01± 2.87)d和(15.14±5.29)d,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比黏度(4.16± 0.43) mPa·s,血浆比黏度(1.69±0.18) mPa·s,血沉(13.41± 6.23) mm/h,红细胞电泳(15.23±2.46)s,红细胞压积(41.26±5.11)%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能够活血化瘀,并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可作为外伤性骨折患者的经典方剂予以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胜云;詹运开;胡钧涛;齐权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一天内调查所有住院患者,将资料数据录入医院感染监测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446例,医院感染2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4.5%,例次现患率为4.5%,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0.0%),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4%,细菌培养送检率仅为24.3%.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多发部位、病原菌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王国兰;陶阳;杨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定喘汤雾化吸入治疗痰浊阻肺型肺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定喘汤雾化吸入治疗痰浊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定喘汤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喘汤雾化治疗肺胀疗效确切.

    作者:李云林;江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医证型分布与TNF-α的关联性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宫颈病变,大部分低级别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CIN具有癌变可能[1].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宫颈癌有年轻化的趋势,且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2~3].该疾病的发展演变趋势为CIN→原位癌→宫颈浸润癌,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宫颈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分析CIN中医证型分布与TNF-α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提供新思路.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

    手是人类重要的劳动和感觉器官,指端、指腹有着丰富的感觉,所以对手的功能和感觉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人类与机器的接触十分密切,手部外伤为常见外伤,以往常用同指指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筋膜皮瓣及不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1-5],但上述方法存在着或皮瓣外形臃肿、或供区损伤大、或皮瓣感觉差、容易造成再次磨损等缺点.2010年3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吻合指神经-指神经背支的邻指带蒂皮瓣修复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感觉、患指功能均良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林华;刘德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