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陈绎志;杨俊

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保守治疗, 椎体成形术, 中药
摘要:目的:比较保守治疗、PVP、PVP合中药三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保守治疗组采用保守治疗,PVP合中药组行PVP合中药治疗,PVP组行PVP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1、2、6、12及18个月的VAS和OD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PVP组和PVP合中药组的VAS、O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三组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1、2、6个月VAS及ODI评分,PVP组和PVP合中药组均优于保守组(P<0.05);12、18个月时VAS及ODI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合中药汤方或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小肝癌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1月小肝癌患者2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消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检测指标水平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波消融方法应用于小肝癌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操作对机体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方;黄文峰;聂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手术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回顾内容包括手术实施方法、手术实施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等.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无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发生,可对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肯定.结论:对患者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手术,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该种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特点,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席学礼;陈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英夫利昔单抗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艾迪莎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8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2例(48.0%),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部分患者有轻微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症状,能促进黏膜愈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海涛;黄玉筑;方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情况.结果:对照组优5例,良51例,优良率为56.00%;观察组优35例,良61例,优良率为95.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梅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44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88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应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4例.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膝关节Lysholms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1个月后,两组Lysholm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4.767,P=0.028).接受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ysholms评分仍优于对照组,但两组Lysholms评分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章友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讨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暖、吸氧、控制感染及机械通气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两组患儿的血气情况进行测量,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在传统机械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建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

    目前临床上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复发性流产成为了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我院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周创业;何伟豪;陶容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3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阑尾切除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甲硝唑等抗菌消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除住院时间外,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红花黄色素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拜阿司匹林、他汀类、奥拉西坦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及丁苯酞软胶囊治疗.14d后比较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平;刘建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吉非替尼(易瑞沙)联合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组(A组)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组(B组),观察两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有更高的有效率及无进展生存率,但不良反应较大,与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比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更有优势.

    作者:黄睿;张锡泉;杨小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缺血性糖尿病溃疡模型探讨

    目的:建立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动物模型.方法: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采用磁片循环压迫法引起组织缺血造成糖尿病足动物溃疡模型.实验期间,监测大鼠不同时间点血糖、体重、饮水量及进食量,并比较溃疡部位病理变化.结果:糖尿病足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减轻,饮水量及进食量明显增加.结论:采用STZ加磁片循环压迫法可成功造成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为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和筛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彭旦明;卢仁军;赵诗云;张瑾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角色、情绪、躯体、社会功能等方面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秋;张义文;钟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院2013年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3年度我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相关数据,运用用药频数(DDDs)、消耗量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3年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药物使用频度较高者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及芬太尼注射液.结论: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医院在加强监管、防止非法滥用的同时,应进一步推广“癌症三级阶梯止痛”基本原则,保障患者合法需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西格列汀治疗合并糖调节受损的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胰岛功能、血糖、体重指数、腰围等指标影响,探讨西格列汀在糖尿病预防及早期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1月首次门诊就诊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70例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年龄(48.61±5.07)岁,未经过任何调脂、降糖及其他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35例):进行糖尿病、低脂饮食,运动锻炼;B组(35例):同样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同A组),同时加用西格列汀100mg,qd;6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血清胰岛素、餐后2h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入组后6个月,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及餐后2h血糖、BMI、腰围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BMI、腰围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格列汀具有明显的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作者:毛艳玲;何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胎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的佳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多胎妊娠产妇进行研究,分析其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结果:28例产妇,其中<37周11例,早产率为39.28%,早产儿围产期死亡率为18.18%;足月围产儿死亡率为5.88%,足月儿死亡率与早产儿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多胎妊娠中围产儿共67例,体重小于2 500 g有28例,占41.79%,体重在2 500g以上国产儿39例,占58.21%.胎龄小于34周的国产儿死亡率为20.0%,而34周以上国产儿死亡率为1.7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在34周以上剖宫产国产儿死亡率与阴道分娩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胎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死亡率较高,选择恰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康秀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温肾化瘀汤治疗膜样痛经34例体会

    膜样痛经一症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以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为主要原因[1],属中医“痛经”范畴.笔者采用温肾化瘀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34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吾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的多根多发肋骨骨折30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一时间行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胸痛程度、胸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胸廓畸形发生率、呼吸支持敷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振福;谢伟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初探

    高职护理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护理行业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任.高职护理专业在实习前开设临床综合护理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护理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实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与岗位工作“零距离”对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为此,我院组建了由专业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临床护理专家组成的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团队,对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实训课程进行了改革,开发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现简要谈谈我院课程建设实施情况.

    作者:汪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结合中药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膝关节镜结合中药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然后使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进行术后综合评估,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半年、1年、2年的Lysholm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术后3个时间段的综合评估情况,观察组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结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道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有临床症状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50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连服3个月,随访至停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结束后复发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平均缩小率为60.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的平均体积也比治疗前缩小,平均缩小率为44.0%: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