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及中药内服治疗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蔡宁;严小玲;陈家兴

关键词:盖氏骨折, 传统手法整复, 外固定支架, 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及中药内服治疗盖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盖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传统手法整复后,治疗组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照组行小夹板外固定,术后两组均给予中药内服,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8周,治疗组的腕关节背伸情况(P<0.01)和旋后情况(P<0.05)均较对照组好,且治疗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及中药内服可有效治疗盖氏骨折,临床值得推广.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

    目前临床上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复发性流产成为了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我院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周创业;何伟豪;陶容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微创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Pilon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Pilon骨折患者开展微创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创手术治疗与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疼痛、功能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患肢疼痛与关节功能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与3周,观察组患肢疼痛与关节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lon骨折患者开展微创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勃;王强;彭小飞;周中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肠梗阻中为常见的就是粘连性肠梗阻.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只有少数情况是先天性的因素,并且粘连性肠梗阻一般的表现形式为单纯性肠梗阻.因为即使手术治疗,手术之后也易形成新的粘连,所以首先采用的是非手术保守治疗[1~2].现根据我院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将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

    作者:沈中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胸外科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患者通过填写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罗旭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3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阑尾切除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甲硝唑等抗菌消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除住院时间外,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洗头装置合头部穴位按摩洗头法”为卧床患者床上洗头的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洗头装置合头部穴位按摩洗头法”为卧床患者进行头部护理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由护士分别采用“简易洗头盆洗头法”和“改良洗头装置合头部穴位按摩洗头法”为患者洗头,让患者体会两种洗头方法的不同感受,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改良后和改良前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98.0%、65.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9.0%、65.0%,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7.0%、68.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洗头装置合头部穴位按摩洗头法”提高了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静;葛凌;黄宜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承气汤加减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性痔术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痔疮是发病率较高的肛肠科疾病,大部分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尽管近年来手术技术不断改进,但肛门生理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生理排泄的正常进行.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处于衰退时期,肠道蠕动功能下降,液体分泌较少,进行痔疮手术后更容易发生便秘现象.

    作者:余龙龙;叶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缺血性糖尿病溃疡模型探讨

    目的:建立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动物模型.方法: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采用磁片循环压迫法引起组织缺血造成糖尿病足动物溃疡模型.实验期间,监测大鼠不同时间点血糖、体重、饮水量及进食量,并比较溃疡部位病理变化.结果:糖尿病足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减轻,饮水量及进食量明显增加.结论:采用STZ加磁片循环压迫法可成功造成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为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和筛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彭旦明;卢仁军;赵诗云;张瑾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温肾化瘀汤治疗膜样痛经34例体会

    膜样痛经一症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以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为主要原因[1],属中医“痛经”范畴.笔者采用温肾化瘀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34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吾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98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药联合放化疗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放化疗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肿瘤细胞存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放化疗治疗肿瘤,可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肿瘤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舒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小肝癌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1月小肝癌患者2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消融给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检测指标水平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波消融方法应用于小肝癌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操作对机体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方;黄文峰;聂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用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用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腹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来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妊娠率、复发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采用米非司嗣和妈富隆均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但妈富隆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伍喜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吉非替尼(易瑞沙)联合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组(A组)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组(B组),观察两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有更高的有效率及无进展生存率,但不良反应较大,与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比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更有优势.

    作者:黄睿;张锡泉;杨小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土鳖虫酶解物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土鳖虫酶解物的镇痛作用,为将其开发成新药提供依据.方法:土鳖虫酶解物160 mg/kg、40 mg/kg、20mg/kg、10 mg/kg灌胃给药(小鼠),土鳖虫酶解物160 mg/kg、40 mg/kg灌胃给药(大鼠),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测定小鼠扭体次数;用无菌铬肠线结扎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测定大鼠压力痛阈值.结果:土鳖虫酶解提取物超高、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并与剂量呈一定的依赖关系.土鳖虫酶解提取物40 mg/kg、160mg/kg能显著提高大鼠压力痛阈(P<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土鳖虫酶解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

    作者:丁志军;张后富;罗美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以阐释其内涵.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120例,根据肝硬化中医临床辨证分为六型,测定入院3d内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与Child-pugh评分及分级情况.结果:水湿内停、湿热蕴结、脾肾阳虚三证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升高,湿热蕴结型与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就血清总胆红素(TBIL)而言,湿热蕴结型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肝肾阴虚型白蛋白(ALB)含量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各组的球蛋白(GLB)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肝气郁结证型PT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时间短,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从Child-pugh评分和分级来看,各证型肝脏储备功能均下降;肝气郁结证型肝脏储备功能好,瘀血阻络型肝脏储备功能差.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主要分布在B级和C级;肝气郁结、水湿内停型主要分布在A级和B级;脾肾阳虚型以B级为主,显著高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型(P<0.05).结论:ALT、TBIL、ALB、PT与Child-pugh分级可能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辩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龚向京;彭中娟;戴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柴胡解郁汤合用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风后抑郁应用柴胡解郁汤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诊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9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子黛力新治疗,研究组患者予柴胡解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抑郁应用柴胡解郁汤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用药过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展华;兰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效果观察

    目的:提高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确保灭菌物品合格,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方法:对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设立专职护士并加强培训,改进清洗方式,加强质控人员清洗效果督查等措施.结果:自2013年对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进行改进后,按照规范要求使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关节、齿牙清洁,白通条法检查器械管腔内洁净度明显提高,器械返洗数量大大减少,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器械部件上ATP含量≤10 RLU,达到器械清洗质量标准要求,为器械终灭菌合格提供了保障.结论: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应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预处理,加强与控制外来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质量管理环节,能有效保障器械灭菌质量,严格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江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且易复发,难以治愈.若治疗不积极,贻误病情,易引发胃出血、幽门梗阻等一系列并发疾病[2].本研究随机抽取96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雷连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英夫利昔单抗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艾迪莎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84.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2例(48.0%),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部分患者有轻微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症状,能促进黏膜愈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程海涛;黄玉筑;方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科门诊预分诊过程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预分诊过程中护患沟通技巧.方法:总结儿科门诊分诊护士进行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的技巧.结果:有效沟通能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利于护士准确判断病情,正确分诊,使患儿得到及时诊治.结论: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也是获得高效益门诊分诊的基础.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