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白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赵军超;周金凤;朱培忠;沈燕

关键词:生白汤, 穴位注射, 化疗, 白细胞减少
摘要:目的:观察生白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运用生白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现察两组用药后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高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骨髓抑制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白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对孕酮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临床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胶囊,肌肉注射黄体酮或HCG;治疗组加用中药方剂,观察治疗14d后疗效及血清孕酮(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酮水平治疗后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荔榕;梁晓樱;蔡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比,分别测定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尿酸值及其他生化指标,探讨血尿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血尿酸是脑梗死的重要相关因素.

    作者:李江涛;秦志红;李佩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6例HFMD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96例患儿中,男136例,女60例,男女之比为2.27:1.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1~2岁多,占46.94%.(2)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3d,出现嗜睡、激惹、呕吐、精神萎靡、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3)血肠道病毒71型检测阳性129例(65.82%),血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i6)8例(4.08%),19例(9.69%)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0例(20.41%)未检测出肠道病毒.结论:重症及危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是1~2岁.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刘金旭;陈文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扩心病的疗效观察

    扩张型心肌病在原发性心肌病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起病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病情会逐步加重,往往当患者前往医院就诊的时候已经到了疾病的末期,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而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效果并不好,导致病死率比较高[1].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已经被广泛重视,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洋地黄制剂和利尿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细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白头翁汤加味口服配合九华膏纳肛治疗肛窦炎40例

    目的:观察口服白头翁汤加味汤剂配合九华膏纳肛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白头翁汤加味汤剂口服配合九华膏纳肛治疗40例,对照组予九华膏纳肛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3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头翁汤加味口服配合九华膏纳肛治疗肛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霞;杨苏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甲状腺术式中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式中避免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临床手段.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近年来甲状腺手术病例资科420例,按术式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显露RLN术式(n=239例),对照组采用未显露RLN术式(n=181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及术后6个月喉返神经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2例RLN损伤、总损伤率为0.84%,对照组发生4例RLN损伤、总损伤率2.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16,P<0.01).术后6个月RLN损伤恢复情况,观察组2例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1例永久性损伤,3例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6,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合理显露并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朱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效果对比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其与患者脑损害的部位、脑血管的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疾病等等相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肢体偏瘫等等[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其临床研究价值越来越显著.本研究选择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MRI检查和CT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方法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同时分析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作者:杨璧;杨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养阴润肠理气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

    目的:观察养阴润肠理气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自拟养阴润肠理气方汤剂,对照组口服乳果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67.5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阴润肠理气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南飞;葛来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院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院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安置在单人无菌层流病床+口服中药治疗+西医常规治疗,时照组44例安置普通病房+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患者的其他保护性措施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继发感染例数、感染死亡例数、发热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缩短出院时间.

    作者:何爱国;杨正春;黄建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即给予系统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治疗4周时用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4周治疗后,康复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怠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均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总结康复经验,提高脑瘫患儿康复质量.方法:根据190例脑瘫患儿的病情,制定与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性的物理、作业、言语等康复训练治疗,而观察组另加家庭康复训练.结果:16例康复痊愈,151例治疗有效,23例治疗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应遵循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基本原则,经长期正确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特别是家长参与下的家庭康复训练,能大限度地降低患儿残疾程度,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张玲;伍竟;康怀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通腑解毒汤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腑解毒汤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均进行常规的反复洗胃、清洁皮肤、肟类复能剂及抗胆碱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而治疗组加用通腑解毒汤胃管注入,每次200 mL,每日2次.在治疗结束后分别统计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阿托品减撤时间、并发症出现率等结果,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解毒汤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有良好的作用,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王晓舟;郭强;杨建生;张雪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思密达灌肠辅佐治疗小儿腹泻体会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27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辅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永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30例予胃苏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病肝胃不和证疗效肯定.

    作者:张保东;张春莲;张效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氯芬酸钠栓在首次妊娠女性药流清宫术中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双氯酚酸钠栓在首次妊娠女性药流清宫术中镇痛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住院部初次妊娠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孕妇35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6例孕妇在清宫术前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176例孕妇药物流产后直接行清宫术,现察记录术中两组的疼痛程度及筠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无痛率为32.95%,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5.80%,而对照组的无痛率仅为3.41%,疼痛缓解有效率为30.11%.两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观察组药物副作用少.结论:首次妊娠的女性药流清宫术前使用双氯酚酸钠栓塞肛处理,术中镇痛效果肯定,且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是值得推荐的镇痛方法.

    作者:唐习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辨治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治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EH)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g,每日1次,6周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症状疗效和降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药治疗EH,较之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在降低血脂、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红涛;漆成军;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红外热扫描及腧穴热敏化艾灸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指具有慢性和复发性消化道症状,但缺乏解剖、生化和病理学变化依据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早饱、呕吐、腹泻及排便困难等.其发病率极高,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均有报道超过50%[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按罗马Ⅲ标准,FGIDs包涵七大类二十八种疾病,其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为常见[2].FGID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影响较大,症状迁延难愈,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目前已成为消化专业中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谱之一,尤其在针灸治疗方面.本文从FGIDs的检查手段、灸法治疗FGIDs的优势、红外热扫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的特色等四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何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毒感染占原发病90%以上,可继发细菌感染,易引发其他疾病,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1].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我科2012年1~6月收治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靖;蒙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平疣汤联合迪维霜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疣汤口服联合迪维霜外用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3例,采用平疣汤口服联合迪维霜外用;对照组23例,采用口服维胺酯胶囊联合迪维霜外用,两组均连续用药30d.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疣汤口服联合迪维霜外用能有效治疗顽固性扁平疣.

    作者:周贞迪;胡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36例临床分析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退行性病变,致使视盘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功能严重障碍的眼科常见病[1],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我科选取视神经萎缩病人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6例38眼,男28例,女8例,年龄16~60岁,病程短2周,长2年.病因:视神经炎16例,眼外伤14例,血管性疾病6例.

    作者:叶永健;肖志军;傅虹;叶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