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必净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王琼

关键词:血必净, 重症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气分析、X线表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气分析和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可提高重症肺炎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刮痧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刮痧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针刺方法及取穴同治疗组,治疗均以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标准,于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例完成情况良好,两组基线情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对治疗后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进行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作者:马剑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常规西医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观察

    儿童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无明显季节性,四季皆可发生.发热、咳嗽、咳痰等为常见症状,但由于致病菌与机体状态,症状轻重有所不同.如治疗不及时,常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气胸、缺氧性脑病以及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近1年笔者对儿童肺炎在使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服用中药,临床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GF-β1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探索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40只,RNBS灌肠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在第8、29、50天每组处死10只大鼠,取结肠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结肠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脱落,组织结构破坏不完整,黏膜上皮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小溃疡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GF-β1表达在第8、29、50天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p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GF-β1的表达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胥靖域;顾三元;王菊;王宝家;唐红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单纯性白内障老年患者168例,共16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除术后3个月时角膜平均散光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时期平均视力及角膜平均散光值均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及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无显著差异,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郭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9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研究组行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容易操作、后遗症小以及疗效显著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头喜;廖冬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高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就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显效23例(57.5%),有效15例(37.5%),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显效16例(40.0%),有效16例(40.0%),无效8例(20.0%),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需早诊断、旱治疗,使用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

    作者:叶倩;王秋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抗体水平.方法:对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虚证组34例、非虚证组 36例)和38例正常人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两组患者TPOAb、TGAb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虚证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虚证组(P<0.05);三组患者TPOAb阳性率较TGAb阳性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TPOAb、TGAb阳性率明显升高,与糖尿病冠心病虚证有相关性.

    作者:白丽君;董洪荣;刘建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失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分析其应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失眠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6.67%.结论:对失眠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经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50例

    目的:观察探讨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孔糜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清糜方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3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5例,好转27例,未愈18例,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具有分清泌浊、清热通淋、凉血止血等功效,且安全经济.

    作者:杜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中医手法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中优5例,良20例,差6例,优良率为80.64%;观察组中优20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7%.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x2=14.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翠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滋阴通脉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滋阴通脉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通脉饮,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蛋白排泄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排泄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通脉饮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瑞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方法对肾衰患者的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衰患者60例.按所采用的透析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现察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法.对比两组透析前后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1)、微球蛋白(β3-MG)、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下降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磷、β-MG、iPTH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与SCr下降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26.7%,对照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较强的大、中分子清除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踝部骨折中医手法整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踝部骨折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59%;研究组治愈4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诊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

    肠梗阻是我国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若不及时治疗,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肠梗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法,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急且危重常采用急诊手术治疗.为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8月收治的60例急诊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工假体置换在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骨瘤是目前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15~25岁男性.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长骨管状端、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等膝关节周围[1],具有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随着放疗及化疗等技术的发展,骨肿瘤近五年生存率较高.随着人工假体材料、工艺的进步,其已成为骨肿瘤主要的保肢重建方法[2].

    作者:郭阗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科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DNA螺旋酶结构,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导致细菌不能正常分裂生长,从而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1].本药物由于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因此能杀灭多种致病菌.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及抗菌活性,因此近年被广泛用于临床抗菌治疗.随着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耐药性增加,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此其临床安全性也随之受到患儿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2].为此本文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行性建议.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七氟醚低肺泡有效浓度的作用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TIVA)是目前临床运用多的一种麻醉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为核心的全凭静脉麻醉应用广泛,和传统麻醉方式相比,TCI-TWA能够更好地维持血流稳定,有效降低术中知晓率,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1].七氟醚属吸入性麻醉药,从呼吸道进入患者体内,具有吸收好、刺激小的优点.该药吸入后,短时间内在肺泡形成有效浓度,患者耐受性较好.本文通过靶控输注丙泊酚对120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以期为临床麻醉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峰;吴志镇;丁勇;蔡杰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三角肌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肩关节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13例肱骨大结节Neer两部分骨折患者,其中伴有肩关节前脱位9例.所有患者采用肩关节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切开清理、复位,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参照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术后9个月时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且无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内固定物失效、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二次手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肩关节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顾翔;陈优民;陈林;赵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目的:讨论分析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舒地尔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发生率为46.8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良好、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欧阳强;韦英海;吴振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活动期50例,缓解期25例.另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中性粒细胞凋亡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期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期Bcl-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活动期不同病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和Bcl-2基因表达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蛄肠炎患者的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且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会引起中性拉细胞凋亡延迟.

    作者:卢燕;芦丽;都芳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