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踝部骨折中医手法整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陆小松

关键词:踝部骨折, 中医手法, 手法整复,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踝部骨折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59%;研究组治愈4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50例

    目的:观察探讨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孔糜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清糜方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3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5例,好转27例,未愈18例,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具有分清泌浊、清热通淋、凉血止血等功效,且安全经济.

    作者:杜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全身麻醉诱导期喷他佐辛对舒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喷他佐辛在全麻诱导期对舒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或四肢矫形外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P组)、芬太尼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常规全麻诱导后利用靶控输注技术维持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0.3ng/mL,P组给予喷他佐辛30 mg,F组给予芬太尼0.1 mg,C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气管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三组基础病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诱导前与插管前心率、血压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后2 min、3 min时P组、F组心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P组与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组血压与心率变化大于15%患者2例,F组1例,显著低于C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喷他佐辛30 mg静脉推注可增强舒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作用,其效能与0.1 mg芬太尼类似.

    作者:张亮;王嘉锋;杨宇光;李金宝;邓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5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B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CT、MR相关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优于手术治疗,及时进行临床检测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是治疗的关键因素.

    作者:吴仁瑞;李峰;汪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观察

    重症肌无力(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受累骨骼肌易疲劳和休息后有一定程度恢复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多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副反应大,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近年在临床实践中以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耳穴压贴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耳穴压贴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患眼110只)青少年假性近视眼患者采用推拿结合耳穴压贴疗法,以远视力作为观测指标,观察其疗效并统计结果.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其治疗效果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年龄越小、程度越轻,其治疗效果越好.结论:推拿结合耳穴压贴是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松;齐凤军;刘建民;樊云;刘溪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拟除痹汤配合西药治疗痹证日久37例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痹相应的西医疾病包括:风湿热、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痹证的临床机理复杂,且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气血和关节失养[2]..笔者采用自拟除痹汤辨证论治痹证日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启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诊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

    肠梗阻是我国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若不及时治疗,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肠梗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法,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急且危重常采用急诊手术治疗.为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8月收治的60例急诊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必净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气分析、X线表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气分析和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可提高重症肺炎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针刺配合刮痧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刮痧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针刺方法及取穴同治疗组,治疗均以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标准,于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例完成情况良好,两组基线情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对治疗后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进行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作者:马剑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中医手法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中优5例,良20例,差6例,优良率为80.64%;观察组中优20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7%.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x2=14.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翠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失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分析其应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失眠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6.67%.结论:对失眠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经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联合抗病毒药物在乙肝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小柴胡汤剂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肝酶降低、肝功能恢复、肝纤维化被抑制的表现,其中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小柴胡汤制剂联合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其抑制病毒复制、保障肝功能、减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值得在临床应用中予以推广.

    作者:王成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肿瘤化疗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不仅患者影响进食,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如治疗方式不当造成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1].我院为提高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维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活动期50例,缓解期25例.另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中性粒细胞凋亡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期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期Bcl-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活动期不同病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和Bcl-2基因表达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蛄肠炎患者的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且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会引起中性拉细胞凋亡延迟.

    作者:卢燕;芦丽;都芳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单独应用氟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闾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抗体水平.方法:对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虚证组34例、非虚证组 36例)和38例正常人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两组患者TPOAb、TGAb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虚证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虚证组(P<0.05);三组患者TPOAb阳性率较TGAb阳性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TPOAb、TGAb阳性率明显升高,与糖尿病冠心病虚证有相关性.

    作者:白丽君;董洪荣;刘建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由于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不育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管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活血化瘀、温经祛寒以及防止感染等疗效,能有效治疗由于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不育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卓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方法对肾衰患者的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衰患者60例.按所采用的透析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现察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法.对比两组透析前后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1)、微球蛋白(β3-MG)、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下降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磷、β-MG、iPTH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与SCr下降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26.7%,对照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较强的大、中分子清除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妇产科先兆流产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明显,与黄体酮肌肉注射疗效相当,基本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工假体置换在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骨瘤是目前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15~25岁男性.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长骨管状端、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等膝关节周围[1],具有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随着放疗及化疗等技术的发展,骨肿瘤近五年生存率较高.随着人工假体材料、工艺的进步,其已成为骨肿瘤主要的保肢重建方法[2].

    作者:郭阗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