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顽固性心衰临床治疗策略探讨

伊力哈木·阿不力米提

关键词:顽固性心衰, 硝普钠, 多巴胺
摘要: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衰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泵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泵入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细胞计数与预后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细胞计数与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常规离心玻片细胞学检查对我院207例病毒性脑炎惠儿进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分析.将患儿脑脊液细胞计数数值进行分组,分别为正常细胞计数组(0~8)× 109/L、轻度增高组(9~250)× 109/L、明显增高组(25 1~500)× 109/L,随诊患儿脑电图改变,对脑电图异常改变所占各组比列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脑脊液细胞计数对预后无明显正相关.结论: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对病毒性脑炎具有诊断意义,但预后与其无相关性.

    作者:陈丽;彭婉君;黄妙霞;骆庆明;赵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科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胞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DNA螺旋酶结构,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导致细菌不能正常分裂生长,从而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1].本药物由于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因此能杀灭多种致病菌.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及抗菌活性,因此近年被广泛用于临床抗菌治疗.随着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耐药性增加,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此其临床安全性也随之受到患儿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2].为此本文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行性建议.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推拿结合耳穴压贴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耳穴压贴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患眼110只)青少年假性近视眼患者采用推拿结合耳穴压贴疗法,以远视力作为观测指标,观察其疗效并统计结果.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其治疗效果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年龄越小、程度越轻,其治疗效果越好.结论:推拿结合耳穴压贴是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松;齐凤军;刘建民;樊云;刘溪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诊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

    肠梗阻是我国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若不及时治疗,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肠梗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法,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急且危重常采用急诊手术治疗.为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8月收治的60例急诊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中医手法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中优5例,良20例,差6例,优良率为80.64%;观察组中优20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7%.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x2=14.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翠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联合抗病毒药物在乙肝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小柴胡汤剂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肝酶降低、肝功能恢复、肝纤维化被抑制的表现,其中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小柴胡汤制剂联合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其抑制病毒复制、保障肝功能、减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值得在临床应用中予以推广.

    作者:王成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妇产科先兆流产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明显,与黄体酮肌肉注射疗效相当,基本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手术源性干眼的病因分析与防治

    手术源性干眼是眼科手术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因多种因素引发,损伤患者的眼部健康.临床上存在多种治疗手术源性干眼的药物及方法,但效果不一,对此,本文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行手术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洪涛;张慧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目的:讨论分析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舒地尔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发生率为46.8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良好、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欧阳强;韦英海;吴振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6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方法:将入选的168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围手术期用药组和传统用药组,比较两组的高体温、退热时间、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经各自用药后,围手术期用药组的高体温、退热时间、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优于传统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于手术前后均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更有利于控制患者体温,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研究与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花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40例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锁定钢板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和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疗效,以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62.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S评分、AOFAS评分及Ne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安全且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静宏;何正位;刘一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需进行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血糖出现不同程度地上升,使用胰岛素将其控制在10~12 mmol/L之间,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术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低血糖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全麻组血糖升高程度高于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清醒时间长于硬膜外麻醉组,且胰岛素剂量多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外科手术,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的平稳程度,降低机体应激的反应,减少或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升患者术后康复率.

    作者:王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儿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酚妥拉明微量泵入治疗,可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不良反应,极大提升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光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方法对肾衰患者的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衰患者60例.按所采用的透析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现察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法.对比两组透析前后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1)、微球蛋白(β3-MG)、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磷下降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磷、β-MG、iPTH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与SCr下降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26.7%,对照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有较强的大、中分子清除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肾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顽固性心衰临床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衰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泵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泵入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伊力哈木·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健脾补肝消癥法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转移性肝癌在癌症远处转移中的发生率较高,是癌症晚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预示着患者生存期较短.笔者通过研究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病机,确立健脾补肝消癥治法,积极防治转移性肝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刚;朱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蒜素胶囊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3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大蒜素胶囊对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有性生活史的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大蒜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粉置于阴道后穹隆处治疗,均治疗14d,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均较明显,结合分泌物查找及真菌培养,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胶囊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49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1].病理性黄疸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起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脑部后遗症甚至死亡[2].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研究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烽;杜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雾化治疗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肿瘤化疗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不仅患者影响进食,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如治疗方式不当造成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后果[1].我院为提高肿瘤化疗并发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维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滋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滋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患者17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滋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1组采用单纯滋肾调肝汤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的变化,以改良kupperman症状积分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1组有总效率为65.52%,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60.3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弥补了单纯中药、针灸治疗的不足,且效果稳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安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