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陈光礼

关键词:酚妥拉明, 效果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
摘要: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儿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酚妥拉明微量泵入治疗,可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不良反应,极大提升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气分析、X线表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动脉血气分析和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可提高重症肺炎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内口挂线主管切缝及支管拖线法治疗难治性肛瘘

    目的:探讨内口挂线主管切缝及支管拖线法治疗难治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难治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行内口挂线主管切缝及支管拖线法治疗,术后用红油膏及各半丹换药;对照组采用经典的切开挂线术,术后用雷夫诺尔纱条换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手术治愈率及治愈患者住院时间、肛门功能评分、疲痕面积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口挂线主管切缝及支管拖线法治疗难治性肛瘘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谌建平;章敏;胡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阴道炎是由于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的结缔组织发生炎性反应而引起,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各个年龄段女性均可能患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不清洁、卫生较差、频繁使用洗液冲洗阴道等,常见症状有白带增多、阴道灼热、阴道疼痛等.主要类型包括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阴道炎患者,分别对其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旨在观察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期许为阴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态监测hs-CRP和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hs-CRP和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动态监测溶栓治疗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心脏事件及死亡情况.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过溶栓治疗后,29例患者患者冠状动脉出现再通,冠脉再通率为58.0%,随访期间死亡12例.患者接受溶辁治疗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其血清中NT-proBNP和hs-CRP浓度明显下降.且死亡组患者与非死亡患者相比,死亡患者体内NT-proBNP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观察患者早期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超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50例

    目的:观察探讨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孔糜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清糜方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3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5例,好转27例,未愈18例,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具有分清泌浊、清热通淋、凉血止血等功效,且安全经济.

    作者:杜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中医手法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中优5例,良20例,差6例,优良率为80.64%;观察组中优20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7%.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显著(x2=14.0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翠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三角肌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肩关节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13例肱骨大结节Neer两部分骨折患者,其中伴有肩关节前脱位9例.所有患者采用肩关节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切开清理、复位,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参照Neer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术后9个月时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且无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内固定物失效、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二次手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肩关节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顾翔;陈优民;陈林;赵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6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方法:将入选的168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围手术期用药组和传统用药组,比较两组的高体温、退热时间、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经各自用药后,围手术期用药组的高体温、退热时间、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优于传统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于手术前后均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更有利于控制患者体温,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研究与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花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保乳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7.3%,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4.9%,组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5.1%.结论: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良好、美容效果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卫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健脾补肝消癥法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转移性肝癌在癌症远处转移中的发生率较高,是癌症晚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预示着患者生存期较短.笔者通过研究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病机,确立健脾补肝消癥治法,积极防治转移性肝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刚;朱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单独应用氟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闾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GF-β1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探索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40只,RNBS灌肠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在第8、29、50天每组处死10只大鼠,取结肠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结肠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脱落,组织结构破坏不完整,黏膜上皮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小溃疡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GF-β1表达在第8、29、50天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p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GF-β1的表达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胥靖域;顾三元;王菊;王宝家;唐红屈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西他赛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大部分NSCLC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1].顺铂为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药物,但毒副作用明显,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2].我院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改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肱骨远端骨折治疗体会

    一般情况下肱骨远端骨折受到损伤,尤其是关节面部位的骨折均属于粉碎性骨折[1].关节面受到严重碰击时,骨折部位因骨皮较薄、关节面结构复杂等特点,导致闭合复位恢复困难,严重时出现再次移位的情况,使得终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以往的治疗既缺乏有效的固定方式,也缺少理想的固定材料,导致患者早期活动受到限制,治疗后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愈合后关节畸形、受伤骨关节连结欠佳以及肘关节功能丧失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患者心理也会留下阴影.为研究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我院选取201 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23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柱固定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平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高度怀疑脑颅病变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观察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低剂量组CTDLw吸收量相当于常规剂量组的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扫描技术获得的扫描图像质量下降,与常规计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诊断结果相同.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不仅适用于婴幼儿颅脑病变的检查,而且可减少辐射,利于患儿颅脑部的辐射防护.

    作者:刘锦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妇产科先兆流产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明显,与黄体酮肌肉注射疗效相当,基本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抗体水平.方法:对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虚证组34例、非虚证组 36例)和38例正常人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两组患者TPOAb、TGAb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虚证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虚证组(P<0.05);三组患者TPOAb阳性率较TGAb阳性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TPOAb、TGAb阳性率明显升高,与糖尿病冠心病虚证有相关性.

    作者:白丽君;董洪荣;刘建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顽固性高血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1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其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西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士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分析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1],保守的药物治疗疗效较差,一般需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2],但是对于较为复杂情况,患者由于反复炎症浸润,局部纤维化,粘连严重,水肿增厚或是萎缩而导致局部解剖结构发生紊乱,不能强行进行胆囊全部切除术,否则会导致广泛渗血等多种并发症.本研究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上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套石篮在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套石篮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钬激光联合套石篮组)和对照组(单纯钬激光组)各44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单次碎石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单次碎石成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输尿管损伤、术后感染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套石篮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更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品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