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俐;刘力锋
目的:探讨分析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5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B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CT、MR相关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药物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优于手术治疗,及时进行临床检测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是治疗的关键因素.
作者:吴仁瑞;李峰;汪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高度怀疑脑颅病变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观察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低剂量组CTDLw吸收量相当于常规剂量组的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扫描技术获得的扫描图像质量下降,与常规计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诊断结果相同.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不仅适用于婴幼儿颅脑病变的检查,而且可减少辐射,利于患儿颅脑部的辐射防护.
作者:刘锦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一般情况下肱骨远端骨折受到损伤,尤其是关节面部位的骨折均属于粉碎性骨折[1].关节面受到严重碰击时,骨折部位因骨皮较薄、关节面结构复杂等特点,导致闭合复位恢复困难,严重时出现再次移位的情况,使得终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以往的治疗既缺乏有效的固定方式,也缺少理想的固定材料,导致患者早期活动受到限制,治疗后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愈合后关节畸形、受伤骨关节连结欠佳以及肘关节功能丧失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患者心理也会留下阴影.为研究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我院选取201 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23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柱固定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平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滋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患者17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滋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1组采用单纯滋肾调肝汤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的变化,以改良kupperman症状积分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1组有总效率为65.52%,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60.3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弥补了单纯中药、针灸治疗的不足,且效果稳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安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滋阴通脉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通脉饮,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蛋白排泄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排泄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通脉饮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瑞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转移性肝癌在癌症远处转移中的发生率较高,是癌症晚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预示着患者生存期较短.笔者通过研究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病机,确立健脾补肝消癥治法,积极防治转移性肝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刚;朱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探讨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孔糜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清糜方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3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治愈5例,好转27例,未愈18例,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糜方治疗乳糜尿具有分清泌浊、清热通淋、凉血止血等功效,且安全经济.
作者:杜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需进行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血糖出现不同程度地上升,使用胰岛素将其控制在10~12 mmol/L之间,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术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低血糖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全麻组血糖升高程度高于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清醒时间长于硬膜外麻醉组,且胰岛素剂量多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外科手术,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的平稳程度,降低机体应激的反应,减少或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升患者术后康复率.
作者:王彬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hs-CRP和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动态监测溶栓治疗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心脏事件及死亡情况.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过溶栓治疗后,29例患者患者冠状动脉出现再通,冠脉再通率为58.0%,随访期间死亡12例.患者接受溶辁治疗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其血清中NT-proBNP和hs-CRP浓度明显下降.且死亡组患者与非死亡患者相比,死亡患者体内NT-proBNP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和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观察患者早期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超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单纯性白内障老年患者168例,共16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除术后3个月时角膜平均散光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时期平均视力及角膜平均散光值均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及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无显著差异,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郭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活动期50例,缓解期25例.另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中性粒细胞凋亡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期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期Bcl-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活动期不同病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和Bcl-2基因表达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蛄肠炎患者的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且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会引起中性拉细胞凋亡延迟.
作者:卢燕;芦丽;都芳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抽选106例高血压患者,经中医辨证均属于痰浊中阻型,将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53例常规服用西医降压药,观察组53例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 (50/5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0%(44/5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和DBP分别为(131.4± 5.3) mmHg和(86.7± 4.5) mmH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SBP和DBP与治疗前比较虽下降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叼.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芳;周智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1],保守的药物治疗疗效较差,一般需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2],但是对于较为复杂情况,患者由于反复炎症浸润,局部纤维化,粘连严重,水肿增厚或是萎缩而导致局部解剖结构发生紊乱,不能强行进行胆囊全部切除术,否则会导致广泛渗血等多种并发症.本研究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上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儿童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无明显季节性,四季皆可发生.发热、咳嗽、咳痰等为常见症状,但由于致病菌与机体状态,症状轻重有所不同.如治疗不及时,常引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气胸、缺氧性脑病以及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近1年笔者对儿童肺炎在使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服用中药,临床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抗体水平.方法:对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虚证组34例、非虚证组 36例)和38例正常人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两组患者TPOAb、TGAb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虚证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虚证组(P<0.05);三组患者TPOAb阳性率较TGAb阳性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清TPOAb、TGAb阳性率明显升高,与糖尿病冠心病虚证有相关性.
作者:白丽君;董洪荣;刘建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分析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舒地尔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发生率为46.8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良好、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欧阳强;韦英海;吴振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骨瘤是目前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15~25岁男性.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长骨管状端、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等膝关节周围[1],具有易复发、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随着放疗及化疗等技术的发展,骨肿瘤近五年生存率较高.随着人工假体材料、工艺的进步,其已成为骨肿瘤主要的保肢重建方法[2].
作者:郭阗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肠梗阻是我国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若不及时治疗,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肠梗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方法,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急且危重常采用急诊手术治疗.为探讨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8月收治的60例急诊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衰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泵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泵入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伊力哈木·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46例经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26例患者采用钛合金肋骨爪内固定,11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9例患者采用钢丝内固定;选择同期采用保守治疗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对各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19.6%,其中肺不张3例,肺炎6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52.5%,其中肺不张10例,肺炎11例.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胸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刚;洪剑平;许海平;陈斌;许文博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