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赵会平;王会玲

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中西药结合治疗, 参苓白术丸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平分为治疗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多酶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丸治疗.结果:治疗后第10 d与第30 d治疗组中医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0 d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能显著改善症状及体征,且疗效持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性不孕患者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受孕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比子宫输卵管碘酒造影准确率高,盆腔粘连和输卵管阻塞是不孕的主要原因.术后随访,术后二年妊娠率占5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何传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流行性腮腺炎血尿淀粉酶增高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附436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尿淀粉酶增高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检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尿淀粉酶指标.结果:该组病例选取我院保健科传染病上报资料及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436例,男性235例,女性201例;年龄分布为8月龄至16周岁的儿童及青少年,平均8.7周岁;血尿淀粉酶增高396例,其中轻度增高218例,占55.05%;中度增高178例,占44.95%;并发急性胰腺炎11例,均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临床症状轻、治疗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预后好.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尿淀粉酶增高与是否并发急性胰腺炎无相关关系,其发病率2.52%(资料报到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中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约2.4%,大致相当).

    作者:陈弘星;王佩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气管插管术后的舒适护理

    目的:制定舒适完善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尽早康复.方法:本组20例气管插管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对20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个性化的舒适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选择适时的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控制并发症等措施.结果:通过本组的护理,我们体会到,为气管插管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除了要给病人做治疗和躯体护理,还要注重心理护理和家属的理解等全范围的护理.结论:采取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的不适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学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部Madelung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2例

    介绍两例颈部Madelung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与健康宣教,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摆放合适体位、指导饮食、做好引流管和防褥疮的护理,两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颈部外形满意,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赵晓霞;严凤娇;汝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计划在医院感染管理督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划在医院感染管理督导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内容,结合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工作计划,检查并落实.结果:通过有计划的督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结论:重视计划,如期督导,有助于提高全院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临床与辅助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

    作者:段淑芳;马鸣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方法的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方法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8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术后6 h夹闭尿管每3 h开放一次,拔管前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持续开放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方法对排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采用定时开放加膀胱冲洗的方法较传统的持续开放尿管的方法对排尿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汪晓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盆腔炎症包块患者,于非经期口服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直肠放置野菊花栓,连用半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炎症包块缩小情况.结果:痊愈23例(38.3%),好转34例(56.7%),无效3例(5.0%)(后改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57例(95.0%).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翠婷;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显微单纯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显微单纯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手术显微镜下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听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常规随访2年中,未见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复发者,术后干耳率93.4%.术前术后气导平均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听力500~2 000 Hz,听力提高15~25 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单纯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干耳率高,术后听力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评价

    目的:对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急性期均采取氧气吸入、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对照组应用辅舒酮吸入治疗,观察组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两组均每次1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辅舒酮,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二次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及进行二次手术的适应症和术中注意事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资料完整的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手术后复发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过程分析总结.结果:对21例二次腰椎间盘手术患者进行9个月~4年随访,17例效果优良达80.9%,疗效满意.结论:腰间盘二次手术复杂程度高,风险大,明确术前诊断,充分准备,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二次手术仍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任志全;白焕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01~2009-01间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初产妇,1例为双胎,发病孕周35~37周,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和黄疸等消化道症状,3例有精神症状,3例有产后出血.6例患者均有肝功异常和白细胞升高,5例有肾功异常、持续低血糖、血小板降低、凝血功能障碍.6例均为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妇均存活.围产儿均有胎儿窘迫症状,其中存活6例,死胎1例.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严重的少见的妊娠并发症,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多学科综合支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贞玉;张凤玲;梁雪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VSD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23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后使用VSD技术治疗.伴创面缺损者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过VSD治疗后,创面均一期愈合或二期植皮后愈合.无局部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或伴软组织缺损者),效果满意.有效的专科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郑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60例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09-10~2011-10本院60例院前急救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救设备的缺乏所占比率高,为36.6%,120的接听问题比率为10%,第一现场处置不合理26.7%,急救人员的素质不足为13.3%,救护车问题和急救程序混乱同为6.7%.与急救设备的缺乏比较,六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工作需要社会高度重视,基层医院全员参与,全程培训,规范行为与操作.

    作者:杨光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6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NCPAP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经面罩持续吸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NCPAP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方法简单、方便,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娟;刘九月;贾西燕;贾湘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某飞行分院机场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随着航班旅客的增加,机场的院前急救逐渐成为分院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根据在航卫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岩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组方案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宫颈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06~2011-05收治的50例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各25例,分别开展护理工作.3个月后随访,让两组患者打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者.3个月后随访,常规护理组效果满意的8例,较满意的11例,不满意的6例,总满意率为76.0%;个性化护理组效果满意的20例,较满意的4例,不满意的1例,总满意率为96.0%.两者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手术的围手术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性化护理的干预作用更好,更人性化,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大程度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袁令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改进

    目的:改变泌尿外科只结扎精索静脉而保留好动脉的传统治疗模式.评价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局麻,回顾性分析13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13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时未见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6 d,随访110例,时间3~12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为5.5%.无1例发生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医患均乐意接受的创新术式,损伤小、历时短、效果良好、可作为一个推广的新项目.

    作者:张起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总结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200例除外手术禁忌症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对照组(静脉麻醉组)各100例;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取双侧合谷、内关穴电针麻醉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对照组(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及2 mg/kg丙泊酚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结果:对照组:镇痛优良率88%,镇痛不全率12%,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0%.对照组:镇痛优良率94%,镇痛不全6%,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11%.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效果确切、无药物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

    作者:吴学磊;王晓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8例报告

    目的:观察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8例病人覆膜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无释放多个支架的病例.2例患者因破口距LSA<1.5 cm封堵了LSA,均无脑供血不足及截瘫发生.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封闭了夹层近端破口,扩大了主动脉真腔,改善了腹腔脏器血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源;张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利迭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COPD稳定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低流量吸氧(2 L/min),治疗组给予舒利迭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2 L/min),在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同期采用生活质量评分(SGRQ)及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6MWT).结果: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肺功能指标、同期采用生活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纯低流量吸氧.

    作者:张淑霞;赵瑞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