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iPAP呼吸机对肺心病治疗前后b型脑钠钛的变化

赖云;张峰

关键词:肺心病, B型脑钠钛, BiPAP呼吸机
摘要:目的:探讨BiPAP治疗肺心病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前后BNP的水平变化来探讨BiPAP治疗肺心病BNP水平的影响.结果:BiPAP治疗前BNP质量浓度1 233~921 pg/mL,5 d后撤BiPAP呼吸机,BNP350~170 pg/mL.BNP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BNP可作为BiPAP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判定的一项客观的实验室证据.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ICC置管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分析PICC置管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将本院2010~2012年行PICC置管的6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并发症情况和舒适度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舒适度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PICC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概率且增加其舒适度.

    作者:代福兰;胡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褥疮1例的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并发症,如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等,如果再伴有消化道出血,在禁食、卧床的情况下,无疑会加重病情,患者营养状况极差,全身水肿明显,很难避免褥疮的发生,给临床护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我科于2011-12-27收治了一位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下,禁食、绝对卧床达20余天,骶尾部发生褥疮Ⅲ度(浅溃疡),面积2.5 cm×3.0 cm,左右髋部各有2.0 cm×3.0 cm大小的褥疮,Ⅲ度,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消化道出血痊愈,褥疮也结痂、脱落,皮肤恢复完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娥;汤锋;杨丽南;贺欣;代群霞;何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TCD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讨论TCD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onography)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01~2012-01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0位患者进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定以及敏感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CD诊断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可靠性较好.结论:TCD对脑动脉狭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但是TCD和DSA互补应用可以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良好的客观依据.

    作者:武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中冲洗腹腔及子宫切口对预防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冲洗腹腔及子宫切口对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既往无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方法手术,一种是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结果:两组孕妇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结论:剖宫产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可有效地降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于晓霞;李彩霞;王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脊液细胞学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细胞玻片离心仪和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了不同时期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常规抽取脑脊液,经FMU-5细胞玻片离心仪直接离心制片,进行MGG染色,进行细胞分类.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白细胞在不同时期的细胞特征是:急性期:大量红细胞及高比例的嗜中性粒细胞期,嗜中性粒细胞比率在70%以上,48~72 h达高峰,一周后逐渐消失.吸收期:激活单核细胞增多,可出现红细胞吞噬细胞及特征性细胞-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持续2~3周.恢复期:主要以激活单核细胞为主,持续数周或几月.结论:应用该法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给临床提供一个直观、准确的诊断依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病理学监测、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春燕;高梅;王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药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在我科腹部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大黄及芒硝外敷的方法对这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此50例患者经用大黄及芒硝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应用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史亚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06-04~2007-06儿科急诊及门诊诊断为哮喘的患儿125例,按单双日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选用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与β2受体激动剂(喘康速)吸入,对照组采用普米克单纯吸入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联合吸入治疗并成功随访的有63例,接受单纯激素吸入治疗并成功随访的有62例,两者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差异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PEFR之间比较,差异经方差分析同样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到重度的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能较好地控制并改善哮喘的症状.

    作者:严永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青壮年占88.5%,HIV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接触传播(42.3%)、性接触传播(53.8%)和静脉吸毒传播(23.1%),临床表现有连续发热、咳嗽、腹泻一个月以上的特点,PPD试验阴性率76.9%,全身淋巴结肿大69.2%,X线表现继发型肺结核73.1%,同时罹患肺外淋巴结核51.9%,一年内病死率65.4%.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阴性率高,X线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病情复杂,疗效差,病死率高.

    作者:翟淑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PCNL术中肾盂压变化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肾盂压力变化及高压的累计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监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肾盂压力和累积时间,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治疗的患者51例.根据术中所需产生高压组和低压组,低压组29例,高压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血红蛋白下降值,肾周积液.结果:高压组1~4 d平均体温高于低压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灌注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高压组疼痛分数及止痛药的使用,显著高于低压操作组(P<0.05).高压手术组肾周积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术中肾盂压力高低的调节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病率具有正性关系,减低术中灌注压力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孝忠;赵英年;张赞;闫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同期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结果:通过细致有效护理及康复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多次手术的病痛及经济负担.

    作者:黄翠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学院校科技查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医学院校开展查新工作基本情况的调研,探讨了笔者所在查新站查新人才的培养情况,提出了加强查新队伍建设的一些方案措施.

    作者:张琴;杨芳;谷历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颌面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颌面外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颌面外伤120例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90例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中87例伤口Ⅰ期愈合,仅3例出现伤口感染.30例颌面骨折骨折均愈合良好,患者的面部外形以及咬牙合关系均基本恢复正常,其张口度均达到3.0 cm以上.结论:颌面外伤应尽快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对于软组织损伤应在早期进行清创缝合,对于骨组织损伤应在早期进行复位固定和坚强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未婚青年人工流产684例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西安市妇幼保健院未婚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次数及节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以问答的形式对684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年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人流原因及次数,了解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4例中年龄小14岁,大22岁,平均18岁;首次妊娠152例,再次妊娠53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276例,避孕失败408例.结论:未婚青年人流中生殖健康知识缺乏、重复流产、高危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是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做好人工流产后健康服务工作.

    作者:王亚茹;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心理干预对PICC植入术患者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21例行PICC植入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和植入术的焦虑程度.结果:对照组PICC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3%(26/60),观察组的PICC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7%(9/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ICC植入术临床治疗依从性为66.7%(40/60),观察组的PICC植入术临床治疗依从性为95.1%(58/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CC植入术患者焦虑程度,轻、中、重比较,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PICC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陈劲梅;李红梅;罗梅;庹必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其对心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0-03~2012-06收治的84例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房钠脲肽水平.结果:研究组心房钠脲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患者中的重要性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ICU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08~2012-02收治危重患者均选择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结果:经过三周的营养支持与护理,6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疗期间,导管阻塞4例,导管易位2例,导管脱出1例;腹泻11例,腹痛7例,便秘4例,呕吐3例,均于症状出现1 d内发现,经对症处理,均改善,无不良后果.结论: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配合营养支持治疗的顺利开展,为危重患者康复保驾护航.

    作者:龙燕;龙景芝;彭明虹;刘远梅;苏燕平;杨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动脉栓塞猝死1例报告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临床较为多见,主要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根据栓塞程度及部位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相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现将临床中遇到的1例肺栓塞死亡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杨斌辉;刘丰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10例分析

    目的:分析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7~2012-07 ICU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的表现形式及防治方法.结果:10例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患者中,气囊破裂3例,气囊管断裂3例,未检出原因者4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均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在ICU中较常见,表现形式多样,需及时发现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作者:冯黔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肺结核误诊为肺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防止在临床上误诊将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为肺炎.方法:联合抗菌素治疗两周不理想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经3周抗痨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肺部阴影明显吸收.结论:不典型肺结核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及早经抗结核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

    作者:黄丽萍;曾东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探讨

    护士的临床实习阶段,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时期,也是在校的理论学习进一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通过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带教各个环节,带教人员运用自身知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为护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常小琪;李向婷;王荣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