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CT诊断NSCI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刘伟良;王勇;许建华;李华军;张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X线计算机层摄影术, 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2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均有术前CT肺门纵隔淋巴结描述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结果:CT检查对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性为67.4%、特异性为84.4%和诊断符合率为80.8%.结论:CT是评价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手段,根据淋巴结直径大小能够提供有效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信息.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6层螺旋CT syngo Dental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 syngo Dental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对48例患者颌部行16层螺旋CT Dental扫描,利用syngo Dental 应用程序进行全景曲面和剖面重建,对颌部疾病进行诊断分析.结果:syngo Dental成像技术方便快捷,能清楚显示颌部齿列及上、下颌骨病变,做出准确的影像诊断.结论:16层螺旋CT syngo Dental成像技术对颌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尚敏;张海梅;李彦伟;时佳音;陈宁安;李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患者中的重要性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ICU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08~2012-02收治危重患者均选择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结果:经过三周的营养支持与护理,6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疗期间,导管阻塞4例,导管易位2例,导管脱出1例;腹泻11例,腹痛7例,便秘4例,呕吐3例,均于症状出现1 d内发现,经对症处理,均改善,无不良后果.结论: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配合营养支持治疗的顺利开展,为危重患者康复保驾护航.

    作者:龙燕;龙景芝;彭明虹;刘远梅;苏燕平;杨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以黑便或出血为主诉的住院消化溃疡病人8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首先都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都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血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3.10±0.21 d与4.56±0.18 d,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溃疡能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减少止血所用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军;冯俊岩;孙伯岩;王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人中重度牙周炎的发生与修补

    目的:研讨老年患者重度牙周炎发生的因素及修补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140例,依据是否患有牙周炎分为两组,甲组患者为患有中度牙周炎的患者70例,乙组患者为没有牙周炎7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及总计和分析重度牙周炎发生的因素及有效修补的方法.结果:甲组患者不良用牙习惯、口腔卫生、不定时进行健康体检及患有系统性慢性疾病的情况,均明显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采用有效的修补方法是进行全身性疾病的治疗、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及用牙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对牙周围组织进行彻底的清洁及刮治后,采用光固化树脂美容性修复及钢丝固定.结论:老年患者应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保持良好,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就医及健康体检,积极的治疗慢性疾病可有效的防止重度牙周炎的发生.

    作者:陈毓青;王茶锋;董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探讨

    护士的临床实习阶段,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时期,也是在校的理论学习进一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通过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带教各个环节,带教人员运用自身知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为护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常小琪;李向婷;王荣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学前儿童家长对龋病的认知现状,探讨防龋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岁儿童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以专业讲座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家长对龋齿预防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专业讲座是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家长对龋齿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樊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8例卵巢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和对照组56例(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患者经济花费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PCNL术中肾盂压变化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肾盂压力变化及高压的累计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监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肾盂压力和累积时间,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治疗的患者51例.根据术中所需产生高压组和低压组,低压组29例,高压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血红蛋白下降值,肾周积液.结果:高压组1~4 d平均体温高于低压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灌注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高压组疼痛分数及止痛药的使用,显著高于低压操作组(P<0.05).高压手术组肾周积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术中肾盂压力高低的调节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病率具有正性关系,减低术中灌注压力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孝忠;赵英年;张赞;闫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未婚青年人工流产684例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西安市妇幼保健院未婚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次数及节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以问答的形式对684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年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人流原因及次数,了解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4例中年龄小14岁,大22岁,平均18岁;首次妊娠152例,再次妊娠53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276例,避孕失败408例.结论:未婚青年人流中生殖健康知识缺乏、重复流产、高危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是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做好人工流产后健康服务工作.

    作者:王亚茹;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把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89例分为奥美拉唑对照组43例埃索美拉唑治疗组46例,在治疗4到8周之后对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胃内的pH值变化情况以及少数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之后,治疗组胸痛、反酸、烧心等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而胃内的pH检测显示,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在患者服药的第4和第8周分别使用胃镜进行检查,治疗组中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的患者的好.结论: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不良反应少、药效持久、抑酸能力强的优点,是现阶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比较好的药物.

    作者:赵娜;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10例分析

    目的:分析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7~2012-07 ICU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的表现形式及防治方法.结果:10例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患者中,气囊破裂3例,气囊管断裂3例,未检出原因者4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均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在ICU中较常见,表现形式多样,需及时发现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作者:冯黔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青壮年占88.5%,HIV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接触传播(42.3%)、性接触传播(53.8%)和静脉吸毒传播(23.1%),临床表现有连续发热、咳嗽、腹泻一个月以上的特点,PPD试验阴性率76.9%,全身淋巴结肿大69.2%,X线表现继发型肺结核73.1%,同时罹患肺外淋巴结核51.9%,一年内病死率65.4%.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阴性率高,X线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病情复杂,疗效差,病死率高.

    作者:翟淑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GCS评分≤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38例仅用常规治疗.根据GCS评分进行评价.两组于伤后6个月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 )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清醒及清醒天数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加速苏醒,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小言;曹作为;夏鹰;林鹏;李晓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加坎地沙坦酯8 mg,1次/d,B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2个月后测血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下降,A组有效率95.00%,B组有效率6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更有效,两药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洪永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系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系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8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药物、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CS及ADL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CCS及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系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疗效确切,方便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赵英子;何丹;张小明;房威;何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的思考

    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分歧,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士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纠纷,是医疗纠纷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和特殊类型[1].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单纯的护患纠纷已占整个医患纠纷的10%~15%[2],对于出现护患矛盾、纠纷所发生的主观、客观原因,我们护理人员通过临床工作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摸索解决办法,即可以消除护患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一个让患者满意、舒适的修养环境,也让它成为护理人员全身心热爱的事业.

    作者:李菲;兰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01~2011-12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的异位妊娠患者中,经产妇多于初产妇,占79.5%,有人流药流是史者占31.6%.结论:手术治疗是大多数患者的选择,尤其是输卵管妊娠破裂者,一经确诊,应立即补液、输血、吸氧、抗休克、即刻手术、迅速止血.

    作者:王江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微创固定系统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09-12~2011-12收治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髓内钉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82.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0.1)h,对照组为(2.2±0.5)h;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5±18)mL,对照组为(255±4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远端C3型骨折采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可获得牢固的固定,微创,手术操作简单,患者在早期可恢复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小顺;刘传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前CT诊断NSCI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2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均有术前CT肺门纵隔淋巴结描述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结果:CT检查对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性为67.4%、特异性为84.4%和诊断符合率为80.8%.结论:CT是评价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手段,根据淋巴结直径大小能够提供有效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信息.

    作者:刘伟良;王勇;许建华;李华军;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甲基硒酸抑制肾癌GRC-1细胞生长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甲基硒酸对肾癌GRC-1的生长抑制效应及细胞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变化.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硒酸(1.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对GRC-1细胞进行侵染,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亚硒酸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的影响,使用荧光检测仪检测GRC-1细胞内ROS含量,并使用试剂盒检测GSH、SOD、MDA的含量.结果:甲基硒酸对肾癌GRC-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甲基硒酸浓度的增加,GRC-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各染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C-1内ROS含量在低、中均显著性增加;GSH的含量在中、高剂量组明显减少,SOD的含量在各剂量组均明显减少,MDA的含量逐渐增加在高剂量组明显增加.结论:甲基硒酸能抑制肾癌GRC-1细胞的生长,伴随着ROS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肖海涛;罗明俊;张永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