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高峰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006~2012年本院共上报的发生输液反应的33例患者实施静脉输液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每个环节作积极有力的预防.结果:自2008年以来本发生院的输液反应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作者:史梦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临床诊断为秋季腹泻的住院患儿按照就诊次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95.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治疗后每日腹泻次数、粪便性状、腹痛治疗后均有显著好转(P<0.05),同时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秋季腹泻安全有效,能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福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急诊科医患纠纷的防范对策.方法:从法制、管理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医患沟通方面加强对急诊科医患纠纷的防范.结果:急诊科处于医院的风口浪尖,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突发事件多,是院内外矛盾的易发区和医患纠纷的多发区.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防范意识,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
作者:张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06~2011-12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Pilon骨折,从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率患、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等方面,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4~24个月,术后3例切口皮肤边缘坏死、不愈合,经过换药等对症治疗愈合,1例切口感染、皮肤全层坏死骨外露,经清创换药及皮瓣转移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2周,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8 例,良13 例,可3 例,差2例,优良率86.1%.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斌;张春雷;周森叶;葛大伟;李中连;沈海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讨老年患者重度牙周炎发生的因素及修补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140例,依据是否患有牙周炎分为两组,甲组患者为患有中度牙周炎的患者70例,乙组患者为没有牙周炎7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及总计和分析重度牙周炎发生的因素及有效修补的方法.结果:甲组患者不良用牙习惯、口腔卫生、不定时进行健康体检及患有系统性慢性疾病的情况,均明显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采用有效的修补方法是进行全身性疾病的治疗、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及用牙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对牙周围组织进行彻底的清洁及刮治后,采用光固化树脂美容性修复及钢丝固定.结论:老年患者应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保持良好,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就医及健康体检,积极的治疗慢性疾病可有效的防止重度牙周炎的发生.
作者:陈毓青;王茶锋;董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讨论TCD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onography)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01~2012-01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0位患者进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定以及敏感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CD诊断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可靠性较好.结论:TCD对脑动脉狭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但是TCD和DSA互补应用可以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良好的客观依据.
作者:武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学前儿童家长对龋病的认知现状,探讨防龋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岁儿童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以专业讲座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家长对龋齿预防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专业讲座是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家长对龋齿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樊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青壮年占88.5%,HIV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接触传播(42.3%)、性接触传播(53.8%)和静脉吸毒传播(23.1%),临床表现有连续发热、咳嗽、腹泻一个月以上的特点,PPD试验阴性率76.9%,全身淋巴结肿大69.2%,X线表现继发型肺结核73.1%,同时罹患肺外淋巴结核51.9%,一年内病死率65.4%.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阴性率高,X线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病情复杂,疗效差,病死率高.
作者:翟淑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同期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结果:通过细致有效护理及康复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多次手术的病痛及经济负担.
作者:黄翠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把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89例分为奥美拉唑对照组43例埃索美拉唑治疗组46例,在治疗4到8周之后对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胃内的pH值变化情况以及少数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之后,治疗组胸痛、反酸、烧心等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而胃内的pH检测显示,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在患者服药的第4和第8周分别使用胃镜进行检查,治疗组中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的患者的好.结论: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不良反应少、药效持久、抑酸能力强的优点,是现阶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比较好的药物.
作者:赵娜;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应用细胞玻片离心仪和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了不同时期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常规抽取脑脊液,经FMU-5细胞玻片离心仪直接离心制片,进行MGG染色,进行细胞分类.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白细胞在不同时期的细胞特征是:急性期:大量红细胞及高比例的嗜中性粒细胞期,嗜中性粒细胞比率在70%以上,48~72 h达高峰,一周后逐渐消失.吸收期:激活单核细胞增多,可出现红细胞吞噬细胞及特征性细胞-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持续2~3周.恢复期:主要以激活单核细胞为主,持续数周或几月.结论:应用该法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给临床提供一个直观、准确的诊断依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病理学监测、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春燕;高梅;王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后易留残灶的原因;残留灶或术后重新增殖灶(以下统称残殖灶)引起的并发症;残殖灶的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经鼻内镜下、经口内镜下、间接鼻咽镜下残殖体刨削吸引术.结果:7例明显解除打鼾、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2例好转不明显.结论: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在非直视下,损伤大、易残留,继续引起并发症.内镜直视下切除残殖灶,视野清楚、手术彻底、损伤小,可较好解除残殖灶并发症.
作者:刘锋;纪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另一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胃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埃索美拉唑能有效地改善RE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迎彬;刘慧敏;王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运脾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采用运脾消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脾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以考虑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倚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分歧,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士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纠纷,是医疗纠纷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和特殊类型[1].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单纯的护患纠纷已占整个医患纠纷的10%~15%[2],对于出现护患矛盾、纠纷所发生的主观、客观原因,我们护理人员通过临床工作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摸索解决办法,即可以消除护患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一个让患者满意、舒适的修养环境,也让它成为护理人员全身心热爱的事业.
作者:李菲;兰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为确保飞行安全,排除心血管不安全因素,建立飞行员自己体检参数指标,科学合理指导飞行.方法:建立疗养组、飞行组抽取静脉血,运用放射免疫分析仪测量CGRP数据.结果:试剂盒说明书参考范围值与疗养组、飞行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飞行员这一特殊群体,应具有自己的健康体检指标.结论:飞行员CGRP正常参考区间建立,对发现飞行员心血管因子变化,排除不安全隐患,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与力度提供科学依据,也可有针对性加强负荷训练.
作者:王天华;王璐文;潘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医学科学技术及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使新生儿存活率增高,更多更复杂新生儿疾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在解剖、生理上发育不全,常合并先天性脏器性畸形及复杂的并发症,手术耐受力差,其麻醉管理给麻醉医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以全身麻醉为主,为减少药物对新生儿心血管系统及各个系统的损害,常选择简单、可控性强的麻醉药物.随着吸入麻醉技术的广泛开展,七氟烷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全身麻醉剂已较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麻醉中,本文就七氟烷在新生儿麻醉诱导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莫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加坎地沙坦酯8 mg,1次/d,B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2个月后测血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下降,A组有效率95.00%,B组有效率6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更有效,两药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洪永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肾盂压力变化及高压的累计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监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肾盂压力和累积时间,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治疗的患者51例.根据术中所需产生高压组和低压组,低压组29例,高压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血红蛋白下降值,肾周积液.结果:高压组1~4 d平均体温高于低压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灌注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高压组疼痛分数及止痛药的使用,显著高于低压操作组(P<0.05).高压手术组肾周积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术中肾盂压力高低的调节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病率具有正性关系,减低术中灌注压力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孝忠;赵英年;张赞;闫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以黑便或出血为主诉的住院消化溃疡病人8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首先都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都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血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3.10±0.21 d与4.56±0.18 d,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溃疡能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减少止血所用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军;冯俊岩;孙伯岩;王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