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梦桦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严密的护理方法,分别在透析前、透析3个月后对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的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均较治疗前减轻,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对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的减低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含量,但需严格的护理干预保证透析的顺利完成.
作者:覃志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其对心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0-03~2012-06收治的84例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房钠脲肽水平.结果:研究组心房钠脲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医学硕士研究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高质量医疗和科研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医学事业发展的基石.随着近年来国家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任务.
作者:吕祥威;徐彤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冲洗腹腔及子宫切口对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既往无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方法手术,一种是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结果:两组孕妇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结论:剖宫产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可有效地降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于晓霞;李彩霞;王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病例80例按就诊与住院的先后顺序以查随机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都有显著差异,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两组治疗后进行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明显缓解及皮损愈合的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不作为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但是辅助应用能够降低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但是需要选择慎重的使用.
作者:孙伯岩;王新民;周晓军;冯俊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运脾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采用运脾消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脾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以考虑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倚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006~2012年本院共上报的发生输液反应的33例患者实施静脉输液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每个环节作积极有力的预防.结果:自2008年以来本发生院的输液反应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作者:史梦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另一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胃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埃索美拉唑能有效地改善RE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迎彬;刘慧敏;王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西安市妇幼保健院未婚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次数及节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以问答的形式对684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年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人流原因及次数,了解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4例中年龄小14岁,大22岁,平均18岁;首次妊娠152例,再次妊娠53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276例,避孕失败408例.结论:未婚青年人流中生殖健康知识缺乏、重复流产、高危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是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做好人工流产后健康服务工作.
作者:王亚茹;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为防止在临床上误诊将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为肺炎.方法:联合抗菌素治疗两周不理想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经3周抗痨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肺部阴影明显吸收.结论:不典型肺结核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及早经抗结核治疗,收到了较好疗效.
作者:黄丽萍;曾东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分歧,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士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纠纷,是医疗纠纷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和特殊类型[1].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单纯的护患纠纷已占整个医患纠纷的10%~15%[2],对于出现护患矛盾、纠纷所发生的主观、客观原因,我们护理人员通过临床工作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摸索解决办法,即可以消除护患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一个让患者满意、舒适的修养环境,也让它成为护理人员全身心热爱的事业.
作者:李菲;兰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1例2010-01~2012-05本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患者.随机为两组,治疗组52例,应用口服依巴斯汀片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迎香、印堂、上星、白会、合谷、足三里、肺俞.操作:30号1寸毫针,先取迎香穴向鼻翼水平进针约3分,后取印堂穴,针尖向鼻柱方向平刺5分,上星穴针沿皮向下方刺二、三分,再取合谷、足三里、肺俞,诸穴留针20 min,每隔5~10 min行针1次,每天针刺1次,8次为1个疗程.治疗四个疗程.对照组49例,应用口服依巴斯汀片.结果:与对照组疗效(63.26%)比较,治疗组疗效(94.23%)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好于单纯使用依巴斯汀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树波;宁金梅;刘德华;杨明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临床较为多见,主要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根据栓塞程度及部位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相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现将临床中遇到的1例肺栓塞死亡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杨斌辉;刘丰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8例卵巢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和对照组56例(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患者经济花费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加坎地沙坦酯8 mg,1次/d,B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2个月后测血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下降,A组有效率95.00%,B组有效率6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更有效,两药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洪永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06~2011-12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Pilon骨折,从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率患、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等方面,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4~24个月,术后3例切口皮肤边缘坏死、不愈合,经过换药等对症治疗愈合,1例切口感染、皮肤全层坏死骨外露,经清创换药及皮瓣转移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2周,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8 例,良13 例,可3 例,差2例,优良率86.1%.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斌;张春雷;周森叶;葛大伟;李中连;沈海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按一般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的恢复患者脑部神经的功能.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并发症,如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等,如果再伴有消化道出血,在禁食、卧床的情况下,无疑会加重病情,患者营养状况极差,全身水肿明显,很难避免褥疮的发生,给临床护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我科于2011-12-27收治了一位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下,禁食、绝对卧床达20余天,骶尾部发生褥疮Ⅲ度(浅溃疡),面积2.5 cm×3.0 cm,左右髋部各有2.0 cm×3.0 cm大小的褥疮,Ⅲ度,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消化道出血痊愈,褥疮也结痂、脱落,皮肤恢复完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娥;汤锋;杨丽南;贺欣;代群霞;何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讨论TCD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onography)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01~2012-01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0位患者进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定以及敏感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CD诊断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可靠性较好.结论:TCD对脑动脉狭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但是TCD和DSA互补应用可以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良好的客观依据.
作者:武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2-01来我院住院的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观察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符合率100.00%;通过CT扫描,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都获得了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结论:CT技术能够准确有效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高宽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