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宽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12~2012-01于我院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保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的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开始治疗后3个月B超复查子宫肌瘤大小改变情况,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肌瘤与治疗前相比体积缩小超过50%的患者33例;与治疗前相比缩小大于20%不超过50%的患者77例;与治疗前相比缩小不超过20%的患者26例.结合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确定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33例,有效77例,临床有效率为80.9%.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是一种经济、简便的保守疗法.
作者:殷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2005年外院明确诊断为SLE.现口服醋酸泼尼松片5 mg,1/d维持治疗,以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8 d,加重4 d,于2010-06-03就诊于我院.既往有双眼近视病史25年.院外使用头孢他啶2 g2次/d静脉滴注3 d、左眼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液、妥布霉素眼液点眼无效.
作者:魏静;吴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严密的护理方法,分别在透析前、透析3个月后对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的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均较治疗前减轻,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对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的减低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含量,但需严格的护理干预保证透析的顺利完成.
作者:覃志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肾盂压力变化及高压的累计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监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肾盂压力和累积时间,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治疗的患者51例.根据术中所需产生高压组和低压组,低压组29例,高压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血红蛋白下降值,肾周积液.结果:高压组1~4 d平均体温高于低压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灌注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高压组疼痛分数及止痛药的使用,显著高于低压操作组(P<0.05).高压手术组肾周积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压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术中肾盂压力高低的调节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病率具有正性关系,减低术中灌注压力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孝忠;赵英年;张赞;闫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手术室护理的实践性较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案例教学法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临床实践出发,设计具体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标、有计划的组织护生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使护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搭建了平台,可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给予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资料,其中42例在伤后早期(<72 h)给予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36例采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在营养状态、血清蛋白水平、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血清生化指标及临床预后方面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在相关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采用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加强消化道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并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李彩珠;张秀琳;黄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GCS评分≤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38例仅用常规治疗.根据GCS评分进行评价.两组于伤后6个月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 )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清醒及清醒天数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加速苏醒,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小言;曹作为;夏鹰;林鹏;李晓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另一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胃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埃索美拉唑能有效地改善RE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迎彬;刘慧敏;王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西安市妇幼保健院未婚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次数及节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以问答的形式对684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年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人流原因及次数,了解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4例中年龄小14岁,大22岁,平均18岁;首次妊娠152例,再次妊娠53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276例,避孕失败408例.结论:未婚青年人流中生殖健康知识缺乏、重复流产、高危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是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做好人工流产后健康服务工作.
作者:王亚茹;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加坎地沙坦酯8 mg,1次/d,B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2个月后测血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下降,A组有效率95.00%,B组有效率6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更有效,两药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洪永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讨论TCD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onography)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01~2012-01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70位患者进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准确定以及敏感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CD诊断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可靠性较好.结论:TCD对脑动脉狭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但是TCD和DSA互补应用可以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良好的客观依据.
作者:武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其对心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0-03~2012-06收治的84例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房钠脲肽水平.结果:研究组心房钠脲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医学院校开展查新工作基本情况的调研,探讨了笔者所在查新站查新人才的培养情况,提出了加强查新队伍建设的一些方案措施.
作者:张琴;杨芳;谷历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以黑便或出血为主诉的住院消化溃疡病人8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首先都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都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血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3.10±0.21 d与4.56±0.18 d,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溃疡能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减少止血所用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军;冯俊岩;孙伯岩;王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把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89例分为奥美拉唑对照组43例埃索美拉唑治疗组46例,在治疗4到8周之后对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胃内的pH值变化情况以及少数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之后,治疗组胸痛、反酸、烧心等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而胃内的pH检测显示,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在患者服药的第4和第8周分别使用胃镜进行检查,治疗组中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的患者的好.结论: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不良反应少、药效持久、抑酸能力强的优点,是现阶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比较好的药物.
作者:赵娜;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后易留残灶的原因;残留灶或术后重新增殖灶(以下统称残殖灶)引起的并发症;残殖灶的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经鼻内镜下、经口内镜下、间接鼻咽镜下残殖体刨削吸引术.结果:7例明显解除打鼾、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2例好转不明显.结论: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在非直视下,损伤大、易残留,继续引起并发症.内镜直视下切除残殖灶,视野清楚、手术彻底、损伤小,可较好解除残殖灶并发症.
作者:刘锋;纪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并发症,如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等,如果再伴有消化道出血,在禁食、卧床的情况下,无疑会加重病情,患者营养状况极差,全身水肿明显,很难避免褥疮的发生,给临床护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我科于2011-12-27收治了一位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下,禁食、绝对卧床达20余天,骶尾部发生褥疮Ⅲ度(浅溃疡),面积2.5 cm×3.0 cm,左右髋部各有2.0 cm×3.0 cm大小的褥疮,Ⅲ度,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消化道出血痊愈,褥疮也结痂、脱落,皮肤恢复完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娥;汤锋;杨丽南;贺欣;代群霞;何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甲基硒酸对肾癌GRC-1的生长抑制效应及细胞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变化.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硒酸(1.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对GRC-1细胞进行侵染,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亚硒酸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的影响,使用荧光检测仪检测GRC-1细胞内ROS含量,并使用试剂盒检测GSH、SOD、MDA的含量.结果:甲基硒酸对肾癌GRC-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甲基硒酸浓度的增加,GRC-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各染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C-1内ROS含量在低、中均显著性增加;GSH的含量在中、高剂量组明显减少,SOD的含量在各剂量组均明显减少,MDA的含量逐渐增加在高剂量组明显增加.结论:甲基硒酸能抑制肾癌GRC-1细胞的生长,伴随着ROS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变化.
作者:肖海涛;罗明俊;张永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临床较为多见,主要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根据栓塞程度及部位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相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现将临床中遇到的1例肺栓塞死亡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杨斌辉;刘丰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1次/d和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 mg,饭后口服,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胶原贴敷料外敷面部,每次30 min~60 min,1次/d;两组患者治疗6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3.69,P<0.05).结论:胶原贴敷料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高启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