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

沈福杰

关键词:秋季腹泻, 小儿, 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临床诊断为秋季腹泻的住院患儿按照就诊次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95.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治疗后每日腹泻次数、粪便性状、腹痛治疗后均有显著好转(P<0.05),同时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秋季腹泻安全有效,能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双眼病毒性角结膜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2005年外院明确诊断为SLE.现口服醋酸泼尼松片5 mg,1/d维持治疗,以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8 d,加重4 d,于2010-06-03就诊于我院.既往有双眼近视病史25年.院外使用头孢他啶2 g2次/d静脉滴注3 d、左眼局部使用更昔洛韦眼液、妥布霉素眼液点眼无效.

    作者:魏静;吴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飞行员心电图T波改变33例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飞行员心电图T波改变的临床特征,为健康保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常规作12导联同步心电图、普萘洛尔试验或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结果:33例心电图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22例作普萘洛尔试验17例(77.27%)为阳性,16例作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2例为阳性.结论:心电图T波改变可以是缺血性的,神经性的或心肌本身的原因,绝大多数病人经治疗可恢复正常,宜结合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考虑是否放飞.

    作者:侯志宏;周府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腺样体刮除术后残殖灶并发症的9例治疗

    目的:探讨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后易留残灶的原因;残留灶或术后重新增殖灶(以下统称残殖灶)引起的并发症;残殖灶的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经鼻内镜下、经口内镜下、间接鼻咽镜下残殖体刨削吸引术.结果:7例明显解除打鼾、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2例好转不明显.结论:常规腺样体刮除术在非直视下,损伤大、易残留,继续引起并发症.内镜直视下切除残殖灶,视野清楚、手术彻底、损伤小,可较好解除残殖灶并发症.

    作者:刘锋;纪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iPAP呼吸机对肺心病治疗前后b型脑钠钛的变化

    目的:探讨BiPAP治疗肺心病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前后BNP的水平变化来探讨BiPAP治疗肺心病BNP水平的影响.结果:BiPAP治疗前BNP质量浓度1 233~921 pg/mL,5 d后撤BiPAP呼吸机,BNP350~170 pg/mL.BNP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BNP可作为BiPAP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判定的一项客观的实验室证据.

    作者:赖云;张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病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探讨

    护士的临床实习阶段,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时期,也是在校的理论学习进一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通过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带教各个环节,带教人员运用自身知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为护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常小琪;李向婷;王荣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症并发焦虑的作用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对老年抑郁症并发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经米氮平治疗组与帕罗西汀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痊愈 21例,进步22 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48%.帕罗西汀组痊愈20例,进步2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96%,两组有效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05).其中米氮平组出现头昏1例,口干1例,帕罗西汀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恶心2例,便秘2例,激越 3例.两组不良反应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明显,米氮平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χ2=4.04,P<0.05).结论:米氮平是一种疗效确切、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的抗抑郁药,适合老年抑郁伴焦虑明显的患者.

    作者:凌云;王丽;孙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前CT诊断NSCIC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2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均有术前CT肺门纵隔淋巴结描述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结果:CT检查对NSCLC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性为67.4%、特异性为84.4%和诊断符合率为80.8%.结论:CT是评价NSCLC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检查手段,根据淋巴结直径大小能够提供有效的纵隔淋巴结转移信息.

    作者:刘伟良;王勇;许建华;李华军;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把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89例分为奥美拉唑对照组43例埃索美拉唑治疗组46例,在治疗4到8周之后对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胃内的pH值变化情况以及少数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之后,治疗组胸痛、反酸、烧心等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而胃内的pH检测显示,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在患者服药的第4和第8周分别使用胃镜进行检查,治疗组中患有食管炎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的患者的好.结论: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不良反应少、药效持久、抑酸能力强的优点,是现阶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比较好的药物.

    作者:赵娜;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微创固定系统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09-12~2011-12收治的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髓内钉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82.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0.1)h,对照组为(2.2±0.5)h;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5±18)mL,对照组为(255±4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远端C3型骨折采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可获得牢固的固定,微创,手术操作简单,患者在早期可恢复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小顺;刘传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病例80例按就诊与住院的先后顺序以查随机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传统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都有显著差异,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两组治疗后进行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明显缓解及皮损愈合的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不作为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但是辅助应用能够降低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但是需要选择慎重的使用.

    作者:孙伯岩;王新民;周晓军;冯俊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其对心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0-03~2012-06收治的84例罹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房钠脲肽水平.结果:研究组心房钠脲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醋香附辩证加味治疗妇女郁症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中药醋香附治疗妇女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用醋香附为主要辩证加味治疗本病.结果:痊愈:1 560例,好转: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9.5%.结论:香附用等量陈米醋渗泡微炒入药,味浓气浑,酸甘敛阴止痛,可增强理气解郁,调畅气机的功效.

    作者:刘爱明;常莉;刘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患者中的重要性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ICU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08~2012-02收治危重患者均选择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结果:经过三周的营养支持与护理,6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疗期间,导管阻塞4例,导管易位2例,导管脱出1例;腹泻11例,腹痛7例,便秘4例,呕吐3例,均于症状出现1 d内发现,经对症处理,均改善,无不良后果.结论: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配合营养支持治疗的顺利开展,为危重患者康复保驾护航.

    作者:龙燕;龙景芝;彭明虹;刘远梅;苏燕平;杨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介入手术室质量管理探讨

    介入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治疗及抢救的场所,手术室的质量是决定手术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保障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成为每所医院手术室的工作目标.因此,介入手术室要深化理念,强化质量管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作者:史红;黄西萍;李亚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未婚青年人工流产684例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西安市妇幼保健院未婚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次数及节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以问答的形式对684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年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人流原因及次数,了解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4例中年龄小14岁,大22岁,平均18岁;首次妊娠152例,再次妊娠53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276例,避孕失败408例.结论:未婚青年人流中生殖健康知识缺乏、重复流产、高危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是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做好人工流产后健康服务工作.

    作者:王亚茹;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输液反应患者33例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006~2012年本院共上报的发生输液反应的33例患者实施静脉输液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每个环节作积极有力的预防.结果:自2008年以来本发生院的输液反应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作者:史梦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加坎地沙坦酯8 mg,1次/d,B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2个月后测血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下降,A组有效率95.00%,B组有效率6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更有效,两药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洪永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七氟烷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研究进展

    医学科学技术及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使新生儿存活率增高,更多更复杂新生儿疾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在解剖、生理上发育不全,常合并先天性脏器性畸形及复杂的并发症,手术耐受力差,其麻醉管理给麻醉医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以全身麻醉为主,为减少药物对新生儿心血管系统及各个系统的损害,常选择简单、可控性强的麻醉药物.随着吸入麻醉技术的广泛开展,七氟烷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全身麻醉剂已较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麻醉中,本文就七氟烷在新生儿麻醉诱导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莫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急诊科医患纠纷的防范

    目的:总结急诊科医患纠纷的防范对策.方法:从法制、管理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医患沟通方面加强对急诊科医患纠纷的防范.结果:急诊科处于医院的风口浪尖,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突发事件多,是院内外矛盾的易发区和医患纠纷的多发区.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防范意识,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

    作者:张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8例卵巢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和对照组56例(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阴式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患者经济花费低、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