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登芳;范延欣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综合护理干预.8 w后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DEACMP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梅;黄廷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采用针灸治疗43例面瘫患者.结果:43例面瘫患者中,经7~20 d针灸治疗,痊愈30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针刺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大量推广应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爱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6例CHF患者(NYHA分级Ⅱ级48例,Ⅲ级42例,Ⅳ级36例)作为CHF组,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NT-proBNP水平的测定.结果:CHF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不同心功能组(NYHAⅡ~Ⅳ级)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HF患者(NYHAⅡ~Ⅳ级)在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能反映C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康骊泉;蒋亚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复关节腓骨近端骨巨细胞肿瘤切除术后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11例因腓骨近端骨巨细胞肿瘤行腓骨近端切除患者应用带线锚钉对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固定修复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合国内同类临床研究,总结带线锚钉对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固定修复的手术方法适应征和治疗经验.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4~19月,平均8.5月,随访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快捷,手术时间短,可还原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解剖对合关系;可将离断游离状态的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远端通过带线锚钉与胫骨外侧面重建固定,且固定可靠、抗牵拉强度高;使外固定时间缩短,能够立即稳定膝关节,减少膝关节进一步损伤,无需二次手术.是治疗腓骨近端骨巨细胞肿瘤切除术后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焕新;朱瑞民;马亮;安崇;马德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其对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控制血糖及牵引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密切监控患者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及胰岛素用量,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髋关节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24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心理状况较好,疗效满意.结论:采取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迎利;李静;梁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自2010-09~2011-09诊的39例小儿MP患者,分别从病情观察、心理、环境等不同环节进行护理探讨,以分析效果.结果:护理后,患儿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等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有效率为92.31%.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作者:赵俊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反复间断性,心悸、胸闷等症状两年,近一个月渐近性加重来门诊就医;查体:体型肥胖,体重指数约:30,左侧胸腔叩诊呈实音,听诊:可闻及肠鸣,无外伤史,胸部CR片:左肺大片致密影,其内伴有气体影)胸腔内含有液气面或积气肠管蜂窝状影像,而且这种影像胸腹腔相连续纵隔向健侧移位;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包裹性)并肺部感染可能;CT平扫:胸腔软组织影内可见肠管影,提示左侧膈疝可能性大,血常规:WBC:15.62×109/L,N:83.6%.腹部平片:左侧膈肌抬高,余未见明显异常;B超:胸腔内有扩张的肠管和频繁的蠕动;由于病人拒绝做钡餐及胃镜侵入性检查;随经腹手术, 膈顶部行肠管减压后术中所见:空肠、回肠及横结肠无明显扩张,胃、脾及肠管疝入胸腔,膈顶部偏后外侧膈肌缺损直径约7 cm.行疝内容物回纳,膈肌修补,腹腔引流术.术后康复出院.
作者:罗永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作为基层医院,住院部药房药品的销售量很大,提高住院部药房的药学服务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药师需要对药学服务结合在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经验上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总结经验.住院部的药学服务同门诊部的有不同之处,其在与住院部药房的医护人员同患者之间的交流比较少,更多的是与医护人员相交流.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周洋;徐可;李德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水针镇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活跃期采用水镇镇痛,对照组不给任何镇痛药物.其他产科处理和措施相同.结果:观察组水针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85.92%,有效率为14.08%,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活跃期与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针镇痛分娩效果可靠,方法简单易行,对母婴无影响,可普及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估3M透明敷料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使用3M透明敷料固定.结果:3M透明敷料可与患儿头皮皮肤严密结合,固定牢固,轻微的晃动或碰触,不易发生鼓针,弥补了普通胶布在潮湿皮肤上贴不住的弊端.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不论是血管的选择还是固定方法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方法积极改进对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倪飒;李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飞行员住院病程的影响.方法:108例住院飞行员分为内科病58例,外科病50例,各随机均分为2组,即综合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统计并分析比较各组病人住院病程天数.结果:内科病员综合心理干预组平均住院病程为18.6±3.5 d,对照组平均住院病程为25±4.1 d(P<0.05).外科病员综合心理干预组平均住院病程为16±2.9 d,对照组平均住院病程为24±3.8 d(P<0.05).内科和外科病住院飞行员的综合心理干预组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飞行员住院日,促进飞行员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对提高飞行部队战斗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悦;刘德宝;王秀明;刘海莹;陈英;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影响.方法:2011-03~2012-10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对857位住院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服务质量不断上升,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增加,患者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护理治疗,达到了健康及促进健康的目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部分躯体症状,减轻心理及生理反应,使其保持心理平衡,既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并且通过心理干预,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相应的改善.
作者:姚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食道癌病人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食道癌病人术中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和自身舒适状态.结果:观察组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烛著提高.结论:在食道癌病人术中运用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疾病恢复.
作者:冯缘;文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疗效.方法:对45例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连续4周,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45例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西酞普兰是对5-羟色胺选择性强、不良反应小、起效快、安全性高,适宜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整体抗抑郁疗效好.
作者:白薇;黄智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在临床上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健康教育作用和实效.方法:探讨分析相关的因素和不足问题,采取相对的办法措施进行健康教育改进.结果:达到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护理效能.结论:只有通过对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才能使得护理人员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涵上切实敀好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医院及护理亊业的发展.滿足患者健康需求目的,改变不良的心理状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注射用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经济、有效地选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09~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以及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药物利用指数进行比较.结果:2009~2011年,头孢硫脒的销售金额连续两年列居第一位,泰能的日用药金额列居第一,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肟钠的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2009~2011年注射用抗菌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相对稳定趋势,头孢硫脒佳,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俊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维康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02~2011-09使用维康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康达单药口服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有效率为45.0%,临床获益率为80%,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多为Ⅰ度和Ⅱ度.结论:维康达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是晚期胃癌患者的理想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潘泾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0-08~2012-08对5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记录所需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在临床中推广的价值很大.
作者:刘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应对办法.方法:以我院儿科的护理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将2009-01~2010-01本院儿科的护理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1-01~2012本院儿科的护理情况作为护理组,通过对两组间差异的比较和分析对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及其防范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护理组绝大多数的护理风险事件要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想要真正降低护理风险,就必须要在全面分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应对方案,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
作者:陈苑芳;陈小银;甘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明确护理风险所在,通过护理风险评估,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措施,使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控制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菲;兰国红;陈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