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蛋白胶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的应用研究

王雷;张浩;王新

关键词:胸腔镜, 肺減容术, 生物蛋白胶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资料,均为单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侧)和对照组(17例/侧),实验组术中予以生物蛋白胶应用.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拔除胸管时间、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在肺减容术中进行创面喷涂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日.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心纳素在心力衰竭时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心纳素(ANP)在心力衰竭(CHF)时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测定50例正常人血浆心纳素浓度,对70例CHF患者ANP含量测定,及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1)ANP在CHF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并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2)心功能Ⅱ、Ⅲ级的高心病ANP含量较冠心病、风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组低;(3)治疗后心衰明显缓解的大部分ANP含量下降,有少量高心病合并冠心病的ANP含量升高;(4)CHF的ANP含量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在心衰患者中可测ANP含量反应病情的轻重;ANP是评价心衰治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白福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08~2012-08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8例同期在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以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癌转移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肺癌非转移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能够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依据,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脂情况调查及调脂治疗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 (CAPD) 患者血脂情况,并分析调脂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的随访超过3月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分别检测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与我院参考值比较以了解维持性腹膜透析的血脂情况.并复习三年来的门诊随访记录,观察使用调脂药物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肌酶的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TG较参考值升高明显,而TC,HDL,LDL均在正常范围,TG与LDL-C的水平升高较TC升高更为明显.在随访期间发生两例严重不良事件,分别为横纹肌溶解及严重肝损害.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脂异常以TG与LDL-C的水平升高为主.调脂治疗时应密切监测,重视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作者:彭鲲;洪大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0例(A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10例(B组),术中用止血带10例(C组).结果: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比其它两组更能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并适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应推广使用垂体后叶素.

    作者:任悦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广价值.方法:在X线引导下选定突出髓核靶点,穿刺到位后持续射频热凝治疗.结果:良好66例,较好34例,总有效率达100%,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顺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对异位妊娠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02~2012-04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苑芳;陈小银;甘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椎间盘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术)和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10例行MED术或小切口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MED术(MED组)56例,男3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6岁(28~63岁),病变节段:L4-530例,L5S123例,L4-5、L5S1双节段3例;小切口术(小切口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3岁(26~73岁),病变节段:L4-527例,L5S121例,L4、5、L5S1双节段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镇痛药使用、平均住院日、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MED组和小切口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3.5、15.3个月,MED组与小切口组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镇痛药使用、平均住院日均显著少于小切口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小切口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疗效参照Macnab标准评定,MED组:优37例,良13例,可6例;小切口组:优33例,良12例,可6例;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小切口手术比较,MED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恢复快等优点,小切口手术也具有其优势及适应症,临床应用中应掌握手术指征,采用合理术式,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叶茂;黄拥军;邹毅;杨绍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与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50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 (CFI CV)进行调查,根据CFI 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组和低情感组.将筛选出的高情感组72例(占48%),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出院期间还定期给予家庭心理疏导.干预组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措施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后,干预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复发有重要作用.

    作者:方佳毅;黄承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视基层医院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泛滥及检查中辐射剂量

    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及使用防护情况的问题作出的浅析,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使读者对医学影像辐射危害及在工作中防护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读者可就本单位具体情况,严格合理选择适应症,慎防对X线滥用情况.通过学习,使医院管理者不要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他人健康;临床医务工作者严格合理选择适应症,慎防对X线滥用.同时放射技术人员应不断提高摄影技术,使各种影象方法和手段优势互补.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相信影响学会在疾病的筛选,诊断,治疗等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罗永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对照组创面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硝酸银软膏治疗,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创面炎性反应情况以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治疗后愈合时间、创面细菌检出率、创面炎性反应率以及瘢痕增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创面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红林;黄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10~2012-06收治的18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钬激光碎石组一次手术结石粉碎率显著高于钬激光碎石组(P<0.01);前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均优于后者(P<0.01).两组术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的腔道泌尿外科碎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甲亢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体会.方法:选取2009-05~2010-05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7例,两组均实施病情观察、日常生活、对症支持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分析两组病人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使病人对本身的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疾病防治、健康饮食、合理锻炼等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好地保障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对肠道蛔虫症的诊断优势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道蛔虫诊断中的声像图特点及优势.方法:对近四年来我科诊断肠道蛔虫患者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肠道蛔虫患者肠腔内均可见一条或多条蛔虫样回声,经驱虫治疗后复查,蛔虫体消失.结论:超声在肠道蛔虫的诊断中优势明显,可作为可作为目前肠道蛔虫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建康;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甲型H1N1流感1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1例危重症甲型流感患者的救治及护理,总结危重症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危重症甲型流感的预防和诊断、治疗及护理水平.方法:救治的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在护理方面我们着重加强了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使其在隔离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院内感染发生,并康复出院.

    作者:王莉丽;陆桂银;葛争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甲状腺腺瘤行腺叶切除与部分切除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甲状腺腺瘤行腺叶切除与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择期甲状腺腺瘤患者,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36例、次全切除术30例和腺叶部分切除术21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有无复发.结果:87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10个月~3年,腺叶全切除术组无复发,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术复发率3.3%均显著低于腺叶部分切除术复发率19.0%(χ2=7.374,P<0.01;χ2=3.449,P<0.05).结论: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术式.

    作者:沈正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卡泊三醇软膏两种不同用法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两种不同用法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10~2011-10于我院就诊诊断中重度银屑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卡泊三醇软膏2次/d,疗程7周;治疗组予卡泊三醇软膏1次/d,2 h后照射UVB,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停用UVB照射,仅予卡泊三醇软膏2次/d外用,继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0.9%,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足量治疗再配合照射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翟翊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思美泰治疗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33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从而探讨临床治疗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方法,为临床提高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思美泰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0.61%(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外源性腺苷蛋氨酸补充,结合常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湿疹乳膏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考察湿疹乳膏的药效作用.方法:观察湿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和对磷酸组胺致痒阈的影响以及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湿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磷酸组胺致痒阈,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湿疹乳膏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菌的功效.

    作者:张莉莉;刘光斌;马毅;张玉叶;宫兆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与血塞通静滴,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与血塞通静滴.总结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其疗效显著,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作者:肖宏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阑尾术后切口迟发性窦道形成2例原因分析

    1 临床资料例1:男,46岁.阑尾术后20年,反复切口窦道形成2年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2年前右下腹切口处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并逐渐出现脓肿,切开引流后形成窦道,在外院先后3次行窦道处理均不愈.入院查体,见右下腹切口处有一约0.3 cm×0.3 cm的窦道口,挤压腹壁时可见少量淡黄色渗液.术前行窦道造影,明确窦道方向及深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窦道切除术,术中见窦道深达腹膜,形成约1.0 cm×1.0 cm大小的硬结,未与腹腔内组织粘连,切除窦道,缝闭腹膜,剖开硬结见内有粗大线结.术后8 d痊愈出院,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作者:邱长南;刘剑云;翁其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