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黄拥军;邹毅;杨绍东
目的:考察湿疹乳膏的药效作用.方法:观察湿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和对磷酸组胺致痒阈的影响以及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湿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磷酸组胺致痒阈,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湿疹乳膏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菌的功效.
作者:张莉莉;刘光斌;马毅;张玉叶;宫兆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1-01~2011-12-31收治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5例,其中男51例,女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每天进行2次,3~5 h/次,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4±7.1 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3.1±11.7 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组PaO2、PaCO2和pH值改善明显(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葛红庭;仇海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异位妊娠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02~2012-04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苑芳;陈小银;甘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 21-1、NSE和CEA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NP方案(盖诺 +顺铂)一线化疗,于治疗开始前及化疗两周期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EA、NSE和CYFRA 21-1的浓度.结果:NP方案化疗前后血清CYFRA 21-1、NSE和CE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FRA 21-1、NSE和CE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晚期肺癌评价疗效和监测复发的理想选择.
作者:葛春艳;王岩静;刘家驹;李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体会.方法:选取2009-05~2010-05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7例,两组均实施病情观察、日常生活、对症支持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分析两组病人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使病人对本身的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疾病防治、健康饮食、合理锻炼等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好地保障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中药服用治疗,探讨分析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1-02~2012-03我院收治的9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金莲清热颗粒服药治疗,B组行感冒舒颗粒服药治疗,C组行双黄连口服液服药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各组行不同药种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93.9%,B组为90.9%,C组为81.8%,治疗前后三组所得的临床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组内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未婚女性人流术中的效果及心理干预.方法:将50例妊娠50~70 d,要求人流术的未婚首孕女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在人流术前4~6 h将米索前列醇0.2 mg置于阴道后穹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焦虑、恐惧、心情紧张,给予适当的情绪疏导和情感支持.结果:两组患者在宫颈软化、阴道出血量、子宫收缩、手术时间、疼痛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强未婚先孕患者的心理干预,一方面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可减轻人流时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恩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两种不同用法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10~2011-10于我院就诊诊断中重度银屑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卡泊三醇软膏2次/d,疗程7周;治疗组予卡泊三醇软膏1次/d,2 h后照射UVB,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停用UVB照射,仅予卡泊三醇软膏2次/d外用,继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0.9%,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足量治疗再配合照射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翟翊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对照组创面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硝酸银软膏治疗,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创面炎性反应情况以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治疗后愈合时间、创面细菌检出率、创面炎性反应率以及瘢痕增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创面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红林;黄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整理我院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的临床病历,分析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经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全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与产妇本身、手术创伤和医护管理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是当今医学改革的发展目标,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很难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随着模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们将模拟医学教育应用于医学生的培养,现将模拟医学教育及其在妇产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做如下介绍.
作者:于坤;蔡治方;郑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0例(A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10例(B组),术中用止血带10例(C组).结果: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比其它两组更能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并适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应推广使用垂体后叶素.
作者:任悦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广价值.方法:在X线引导下选定突出髓核靶点,穿刺到位后持续射频热凝治疗.结果:良好66例,较好34例,总有效率达100%,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顺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心纳素(ANP)在心力衰竭(CHF)时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测定50例正常人血浆心纳素浓度,对70例CHF患者ANP含量测定,及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1)ANP在CHF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并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2)心功能Ⅱ、Ⅲ级的高心病ANP含量较冠心病、风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组低;(3)治疗后心衰明显缓解的大部分ANP含量下降,有少量高心病合并冠心病的ANP含量升高;(4)CHF的ANP含量与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在心衰患者中可测ANP含量反应病情的轻重;ANP是评价心衰治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白福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马凡综合征又名肢体细长征、先天性中胚层营养不良症、蜘蛛指(症),是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常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变.患病率估计为40~60/100万人口,此综合征已被证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变主要表现为躯体异常,如体格细高,四肢及指(趾)细长以及胸部畸形等;眼晶体脱位;关节松弛;心脏大血管病变等.马凡综合征的心血管病变,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1].2011-06收治1例马凡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巍;谢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对7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危重患者进行观察,将其按照疾病引发的不同的静脉特点分类,总结佳有效穿刺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综述如下,共同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李海燕;赫文清;罗艳;刘红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疗废物的管理涉及到医院的多个部门,多类人群,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产生地、暂存处、运送人员等环节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专职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实施安全有效的医疗废物管理.
作者:魏道琼;向钱;周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术)和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10例行MED术或小切口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MED术(MED组)56例,男3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6岁(28~63岁),病变节段:L4-530例,L5S123例,L4-5、L5S1双节段3例;小切口术(小切口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3岁(26~73岁),病变节段:L4-527例,L5S121例,L4、5、L5S1双节段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镇痛药使用、平均住院日、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MED组和小切口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3.5、15.3个月,MED组与小切口组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镇痛药使用、平均住院日均显著少于小切口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小切口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疗效参照Macnab标准评定,MED组:优37例,良13例,可6例;小切口组:优33例,良12例,可6例;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小切口手术比较,MED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恢复快等优点,小切口手术也具有其优势及适应症,临床应用中应掌握手术指征,采用合理术式,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叶茂;黄拥军;邹毅;杨绍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与血塞通静滴,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与血塞通静滴.总结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其疗效显著,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作者:肖宏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