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庭;仇海兵
目的:评价非接触式测量、三维测量、智能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的准确性,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国人18副,即36例成人干性尸体股骨标本的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分别进行三维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及智能测量.对三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种方法测量股骨颈干角的检测结果彼此间相关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非接触式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360 57,P=0.026 2;智能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531 30,P=0.000 6;非接触式测量和智能测量的相关系数r=0.600 73,P<0.000 1.三种方法测量股骨头颈前倾角检测结果彼此间相关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非接触式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613 91,P<0.000 1;智能测量和三维测量的相关系数r=0.457 32,P=0.005 0;非接触式测量和智能测量的相关系数r=0.462 75,P=0.004 5.结论:智能测量股骨颈干角及股骨头颈前倾角结果准确,为临床测量股骨颈干角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新方法.在临床中可作为初步测量和异常筛查的方法.
作者:李宏;卢鸿谦;朱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中药服用治疗,探讨分析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1-02~2012-03我院收治的9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金莲清热颗粒服药治疗,B组行感冒舒颗粒服药治疗,C组行双黄连口服液服药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各组行不同药种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93.9%,B组为90.9%,C组为81.8%,治疗前后三组所得的临床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组内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奥泽格瑞对早期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发病时间超过12 h但不足48 h的早期脑梗死患者予奥泽格瑞治疗,同时将30例予一般治疗的相似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奥泽格瑞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疗后较疗前有所延长.结论:对脑梗死早期予抗凝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奥泽格瑞是一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
作者:傅文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进行相互与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MoCA、ADL评分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有显著疗效.
作者:沈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从而探讨临床治疗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方法,为临床提高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予思美泰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病毒性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0.61%(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外源性腺苷蛋氨酸补充,结合常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uscle spare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方法:对2011-01~2011-12收治必须或适宜进行muscle spare开胸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例术中顺利,出院后随访2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Muscle spare切口对术后引流量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对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学兵;龚永生;刘迎梅;汪发九;成刚;张志炜;刘鑫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广价值.方法:在X线引导下选定突出髓核靶点,穿刺到位后持续射频热凝治疗.结果:良好66例,较好34例,总有效率达100%,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顺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怎样提高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术前妇科检查和超声诊断,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6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者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5.7%,误诊2例,占4.3%.结论:对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高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凤昌;温立俊;王艳艳;孙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资料,均为单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侧)和对照组(17例/侧),实验组术中予以生物蛋白胶应用.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拔除胸管时间、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在肺减容术中进行创面喷涂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日.
作者:王雷;张浩;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50例首次发作且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 (CFI CV)进行调查,根据CFI CV评分,将被调查对象分为高情感组和低情感组.将筛选出的高情感组72例(占48%),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出院期间还定期给予家庭心理疏导.干预组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措施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1年的家庭心理干预后,干预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高情感表达家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复发有重要作用.
作者:方佳毅;黄承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预防血液透析治疗中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法:在透析器的预冲,建立体外循环,下机等方面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各种操作程序和操作标准.结果:自从开展预防护理以来,各种医疗事故明显降低.结论:实行血液透析的预防护理,可以减少空气栓塞,凝血,静脉肿胀、渗血、交叉感染等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人身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凤娥;汤锋;陈萍;董万平;贺欣;陶用芬;李琴;钟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0例(A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10例(B组),术中用止血带10例(C组).结果: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比其它两组更能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并适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应推广使用垂体后叶素.
作者:任悦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在重型乙型肝炎的应用.方法:34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在40.5岁,结合患者意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或者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死亡率(43.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5%,P<0.05),死亡率对比无有意义的差距(45.4%).结论:采用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可提高有效率,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周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提高X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探讨小儿急性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导津800,双台双管X线照相机所拍摄的胸部后前位片,新生儿及婴幼儿采用婴幼儿多方位摄片固定防护装置,低能量胸部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而明确诊断的73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吸人性肺炎21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31例,4~5岁儿童支气管肺炎21例.结论:诊断小儿肺炎有代表性的X线征象主要包括肺部过度充气,肺门影增浓,肺纹理增强,纵隔及心缘模糊,局限性肺气肿,空气支气管征,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
作者:尹振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 21-1、NSE和CEA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NP方案(盖诺 +顺铂)一线化疗,于治疗开始前及化疗两周期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EA、NSE和CYFRA 21-1的浓度.结果:NP方案化疗前后血清CYFRA 21-1、NSE和CE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FRA 21-1、NSE和CE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晚期肺癌评价疗效和监测复发的理想选择.
作者:葛春艳;王岩静;刘家驹;李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经临床多次运用,在治愈、止痛、恢复腰部功能等方面优于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结果: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观察,治愈率达85%,总有效率达98%,在60例中,经局部放血配合针灸运动治疗1次治愈者25例,占42%:其中病程在一天以内,一次治愈者15例,占2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时,急性腰扭伤,且针刺穴位少,疗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病例摘要病人,女,24岁,居民,停经37周,因呕吐数次、乏力、出汗、心悸伴上腹部隐痛2 d入院.孕早期有轻微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无病毒感染及服药史,无X线及有害物接触史.常规产前检查,孕30周自觉胎动自今.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及血液制品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否认有遗传相关疾病.
作者:周茜;廖邦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诊原因,以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2009-02~2012-04的1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结果,着重讨论各型阑尾炎的超声特征及漏诊原因.结果:124 例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3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误诊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1%.结论:了解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漏诊原因,全面仔细的超声检查,对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利霞;吕慧;尚敏;杨乐;李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的安全性,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520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患者资料.结果:未完成冠脉造影1例,未完成冠脉介入1例.桡动脉痉挛126例,死亡1例,室颤3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需卧床,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严重血管并发症少.
作者:倪焕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清miR-29a在CR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和存在肝转移的患者48例,同时募集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9a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miR-29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进行结直肠癌诊断时的灵敏度为71.35%,特异度为83.96%.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血清miR-29a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的CRC患者(P<0.01).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CRC患者的敏感性为79.38%,特异性为85.26%.结论:血清miR-29a可能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指标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血清中的miR-29a水平升高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关.
作者:奉林;庞智;沙莎;吴兵;徐峰;尹少朋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