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琼;向钱;周忠华
目的:对异位妊娠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指导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02~2012-04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苑芳;陈小银;甘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与血塞通静滴,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与血塞通静滴.总结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其疗效显著,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作者:肖宏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体会.方法:选取2009-05~2010-05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7例,两组均实施病情观察、日常生活、对症支持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分析两组病人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使病人对本身的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疾病防治、健康饮食、合理锻炼等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好地保障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 21-1、NSE和CEA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NP方案(盖诺 +顺铂)一线化疗,于治疗开始前及化疗两周期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EA、NSE和CYFRA 21-1的浓度.结果:NP方案化疗前后血清CYFRA 21-1、NSE和CE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FRA 21-1、NSE和CEA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晚期肺癌评价疗效和监测复发的理想选择.
作者:葛春艳;王岩静;刘家驹;李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10~2012-06收治的18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钬激光碎石组一次手术结石粉碎率显著高于钬激光碎石组(P<0.01);前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均优于后者(P<0.01).两组术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侧卧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的腔道泌尿外科碎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是当今医学改革的发展目标,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很难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随着模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们将模拟医学教育应用于医学生的培养,现将模拟医学教育及其在妇产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做如下介绍.
作者:于坤;蔡治方;郑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眩晕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我院2007-12-01~2012-10-01期间一共收治了眩晕症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者经过病因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7例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分别给予其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螺钉内固定联合植肾融合术等进行治疗,全部治愈.结论: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两种,查询病因并给予患者适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高凤兰;陈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0-01~2011-01所收治的200例儿科病房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儿科病房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08~2012-08住院治疗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时期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而B组患者则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高敏感性的ELISA试剂盒检测并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P<0.05),而B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可通过检测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尽早治疗和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席雅娟;肖海燕;李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普通人群的发病率较高,而且近年有上升趋势,对于心血管危重病人,细致的监护和护理,是避免死亡、有效救护的关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好转率,有效的护理就要求护士要做好监护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护,及病人异常表现的观察,并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次救护,从而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病人的信心.
作者:李桂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08~2012-08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8例同期在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以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癌转移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肺癌非转移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能够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依据,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广价值.方法:在X线引导下选定突出髓核靶点,穿刺到位后持续射频热凝治疗.结果:良好66例,较好34例,总有效率达100%,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顺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资料,均为单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侧)和对照组(17例/侧),实验组术中予以生物蛋白胶应用.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拔除胸管时间、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在肺减容术中进行创面喷涂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日.
作者:王雷;张浩;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经临床多次运用,在治愈、止痛、恢复腰部功能等方面优于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结果: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观察,治愈率达85%,总有效率达98%,在60例中,经局部放血配合针灸运动治疗1次治愈者25例,占42%:其中病程在一天以内,一次治愈者15例,占2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时,急性腰扭伤,且针刺穴位少,疗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根据统计32例使用乙酰谷酰胺病例,其中11例乙酰谷酰胺0.5 g、2次/d,21例乙酰谷酰胺0.5 g、1次/d;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8~51岁;脑外伤26例,急性农药中毒6例.我科尽量统计单一病种,排除失血性、失液性及心源性休克,排除药物过敏性休克.32例病人,出现3例低血压,其中2例(乙酰谷酰胺0.5 g、2次/d)严重低血压.症状体征:轻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直立性眩晕等,血压>90/60 mmHg,但脉压差<30 mmHg;严重时血压<90/60 mmHg,四肢厥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等休克症状.处置情况:立即停药并予乳酸林格氏液1 000 mL,一例较轻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血压恢复正常;2例(乙酰谷酰胺0.5 g、2次/d)重危患者立即停药,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强心:多巴胺100 mg+间羟胺20 mg泵入予以升压,继续乳酸林格氏液1 500 mL,16 h后血压恢复正常.
作者:陈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在重型乙型肝炎的应用.方法:34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在40.5岁,结合患者意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或者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死亡率(43.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5%,P<0.05),死亡率对比无有意义的差距(45.4%).结论:采用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可提高有效率,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周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0例(A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10例(B组),术中用止血带10例(C组).结果: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比其它两组更能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并适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应推广使用垂体后叶素.
作者:任悦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1-01~2011-12-31收治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5例,其中男51例,女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每天进行2次,3~5 h/次,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4±7.1 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3.1±11.7 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组PaO2、PaCO2和pH值改善明显(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葛红庭;仇海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道蛔虫诊断中的声像图特点及优势.方法:对近四年来我科诊断肠道蛔虫患者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肠道蛔虫患者肠腔内均可见一条或多条蛔虫样回声,经驱虫治疗后复查,蛔虫体消失.结论:超声在肠道蛔虫的诊断中优势明显,可作为可作为目前肠道蛔虫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建康;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