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拥军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整理我院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的临床病历,分析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经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全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与产妇本身、手术创伤和医护管理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病例摘要病人,女,24岁,居民,停经37周,因呕吐数次、乏力、出汗、心悸伴上腹部隐痛2 d入院.孕早期有轻微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无病毒感染及服药史,无X线及有害物接触史.常规产前检查,孕30周自觉胎动自今.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及血液制品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否认有遗传相关疾病.
作者:周茜;廖邦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及使用防护情况的问题作出的浅析,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使读者对医学影像辐射危害及在工作中防护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读者可就本单位具体情况,严格合理选择适应症,慎防对X线滥用情况.通过学习,使医院管理者不要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他人健康;临床医务工作者严格合理选择适应症,慎防对X线滥用.同时放射技术人员应不断提高摄影技术,使各种影象方法和手段优势互补.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相信影响学会在疾病的筛选,诊断,治疗等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罗永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以目标血压为指标调整硝酸甘油的大剂量护理措施可否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方法:随即选取2010-10~2011-10收治的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无心源性休克)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对观察组在保证目标血压且患者无不适的情况下,将滴数调整至患者能耐受的大30~40滴,再5~10 min测一次血压,连续观察血压、30 min相对稳定且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维持该剂量.采用迈瑞500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记录主观症状缓解时的平均血压、心率.用数字表法观察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观察主观症状缓解率、疼痛缓解时间.结果: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疼痛的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主观症状缓解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以目标血压为指标调整硝酸甘油的大剂量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尽快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主观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毛全芳;刘晓红;黄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进行相互与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MoCA、ADL评分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有显著疗效.
作者:沈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在重型乙型肝炎的应用.方法:34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在40.5岁,结合患者意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或者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死亡率(43.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5%,P<0.05),死亡率对比无有意义的差距(45.4%).结论:采用替比夫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可提高有效率,可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周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眩晕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我院2007-12-01~2012-10-01期间一共收治了眩晕症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者经过病因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7例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分别给予其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螺钉内固定联合植肾融合术等进行治疗,全部治愈.结论: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两种,查询病因并给予患者适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高凤兰;陈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提高X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探讨小儿急性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导津800,双台双管X线照相机所拍摄的胸部后前位片,新生儿及婴幼儿采用婴幼儿多方位摄片固定防护装置,低能量胸部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而明确诊断的73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吸人性肺炎21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31例,4~5岁儿童支气管肺炎21例.结论:诊断小儿肺炎有代表性的X线征象主要包括肺部过度充气,肺门影增浓,肺纹理增强,纵隔及心缘模糊,局限性肺气肿,空气支气管征,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
作者:尹振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经临床多次运用,在治愈、止痛、恢复腰部功能等方面优于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结果: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观察,治愈率达85%,总有效率达98%,在60例中,经局部放血配合针灸运动治疗1次治愈者25例,占42%:其中病程在一天以内,一次治愈者15例,占2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时,急性腰扭伤,且针刺穴位少,疗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CD20+B、CD23+B和CD20+CD23+B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GD患者89例,按病情分为GD初诊组36例、GD未缓解组13例和GD缓解组23例,17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CD20+B、CD23+B和CD20+CD23+B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GD新发组患者外周血CD20+B、CD23+B和CD20+CD23+B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1.02±4.58%、18.78±5.71%、41.38±17.72%,明显高于缓解组6.60±2.86%、13.28±2.60%、22.94±13.46%和对照组6.12±2.55%、11.32±3.26%、27.05±13.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23+B和CD20+CD23+B在GD治疗未缓解患者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GD治疗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0+CD23+B表达变化与评价病情缓解情况的相关指标(FT3、FT4、TSH)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0、0.426、-0.412,P<0.01).结论:CD20+CD23+B表达的变化与GD患者病情进展及缓解密切相关,可作为GD治疗的一项新的监测指标.
作者:古丽娣;陈镇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血管病变者40例,无血管病变者5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1~2 mL,迈瑞BC56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已确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增大(P<0.01),PLT计数降低(P<0.01);有血管并发症组较无血管并发症组MPV和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1),两组间PCT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影响血小板功能,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检查对发现T2DM有无血管并发症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海涛;刘明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中药服用治疗,探讨分析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1-02~2012-03我院收治的9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金莲清热颗粒服药治疗,B组行感冒舒颗粒服药治疗,C组行双黄连口服液服药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积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各组行不同药种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93.9%,B组为90.9%,C组为81.8%,治疗前后三组所得的临床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组内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道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是当今医学改革的发展目标,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很难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随着模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们将模拟医学教育应用于医学生的培养,现将模拟医学教育及其在妇产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做如下介绍.
作者:于坤;蔡治方;郑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08~2012-08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8例同期在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以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癌转移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肺癌非转移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能够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依据,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体会.方法:选取2009-05~2010-05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7例,两组均实施病情观察、日常生活、对症支持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分析两组病人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使病人对本身的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疾病防治、健康饮食、合理锻炼等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好地保障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对7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危重患者进行观察,将其按照疾病引发的不同的静脉特点分类,总结佳有效穿刺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综述如下,共同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李海燕;赫文清;罗艳;刘红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uscle spare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方法:对2011-01~2011-12收治必须或适宜进行muscle spare开胸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例术中顺利,出院后随访2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Muscle spare切口对术后引流量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对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学兵;龚永生;刘迎梅;汪发九;成刚;张志炜;刘鑫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女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来我妇科就诊并择期手术的1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数量相等.我们对研究组的70例患者安排指定的护理人员在其进行妇科手术前后进行一系列有关术后尿潴留的健康心理教育以及相关的护理指导.而对照组我们则只是按照术后常规性的健康教育和基本的护理指导.结果:研究组拔管后排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张萍;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道蛔虫诊断中的声像图特点及优势.方法:对近四年来我科诊断肠道蛔虫患者进行随访及分析.结果:肠道蛔虫患者肠腔内均可见一条或多条蛔虫样回声,经驱虫治疗后复查,蛔虫体消失.结论:超声在肠道蛔虫的诊断中优势明显,可作为可作为目前肠道蛔虫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建康;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