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CI与甲状腺激素及hs-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靳美;戴艳萍;陈晓光;齐丹;张春媛

关键词: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甲状腺激素, 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hs-CRP水平,同时测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hs-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为63.1%(41/65).认知障碍组血清TT3、FT3、FT4、TSH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TT4略高于认知正常组;其中FT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认知障碍组血清hs-C反应蛋白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在急性脑梗死后有较高的发生率.急性脑梗死后血清FT3及hs-C反应蛋白水平是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X线诊断小儿肺炎73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提高X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探讨小儿急性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导津800,双台双管X线照相机所拍摄的胸部后前位片,新生儿及婴幼儿采用婴幼儿多方位摄片固定防护装置,低能量胸部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而明确诊断的73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吸人性肺炎21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31例,4~5岁儿童支气管肺炎21例.结论:诊断小儿肺炎有代表性的X线征象主要包括肺部过度充气,肺门影增浓,肺纹理增强,纵隔及心缘模糊,局限性肺气肿,空气支气管征,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

    作者:尹振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术中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0例(A组),术中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10例(B组),术中用止血带10例(C组).结果: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比其它两组更能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症并适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应推广使用垂体后叶素.

    作者:任悦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眩晕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我院2007-12-01~2012-10-01期间一共收治了眩晕症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者经过病因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7例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分别给予其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螺钉内固定联合植肾融合术等进行治疗,全部治愈.结论: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两种,查询病因并给予患者适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高凤兰;陈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湿疹乳膏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考察湿疹乳膏的药效作用.方法:观察湿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和对磷酸组胺致痒阈的影响以及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湿疹乳膏高、中、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磷酸组胺致痒阈,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湿疹乳膏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菌的功效.

    作者:张莉莉;刘光斌;马毅;张玉叶;宫兆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怎样提高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术前妇科检查和超声诊断,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6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者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5.7%,误诊2例,占4.3%.结论:对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高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凤昌;温立俊;王艳艳;孙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观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广价值.方法:在X线引导下选定突出髓核靶点,穿刺到位后持续射频热凝治疗.结果:良好66例,较好34例,总有效率达100%,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顺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Muscle spare开胸术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目的:探讨Muscle spare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方法:对2011-01~2011-12收治必须或适宜进行muscle spare开胸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例术中顺利,出院后随访2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Muscle spare切口对术后引流量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对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学兵;龚永生;刘迎梅;汪发九;成刚;张志炜;刘鑫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整理我院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的临床病历,分析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56例剖宫产术后疼痛产妇经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全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与产妇本身、手术创伤和医护管理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卡泊三醇软膏两种不同用法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两种不同用法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10~2011-10于我院就诊诊断中重度银屑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卡泊三醇软膏2次/d,疗程7周;治疗组予卡泊三醇软膏1次/d,2 h后照射UVB,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停用UVB照射,仅予卡泊三醇软膏2次/d外用,继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2%,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0.9%,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足量治疗再配合照射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翟翊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模拟医学教育在妇产科实习医师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是当今医学改革的发展目标,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很难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随着模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们将模拟医学教育应用于医学生的培养,现将模拟医学教育及其在妇产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做如下介绍.

    作者:于坤;蔡治方;郑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胃肠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感染预见性护理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胃肠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10~2012-08,共收治的老年胃肠道手术病患92例病患,在治疗方式上采用围手术期呼吸道感染的预见性护理方式.同时收集同期的老年胃肠道手术病患92例病患,将在治疗方式上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将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治疗的病患称为对照组,将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的病患称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例数为3例,占所有病患比例为3.26%,没有出现肺不张现象,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1.58.对照组肺部感染例数为15例,占所有病患比例为16.30%,出现肺不张现象5例,占所有病患比例为5.43%,15.19±1.65.观察组病患肺部感染情况、肺不张的病患例数,计算病患的平均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内采用预见性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

    作者:白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生物蛋白胶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资料,均为单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侧)和对照组(17例/侧),实验组术中予以生物蛋白胶应用.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拔除胸管时间、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在肺减容术中进行创面喷涂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日.

    作者:王雷;张浩;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与血塞通静滴,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与血塞通静滴.总结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其疗效显著,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作者:肖宏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刺络拔罐配合针刺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经临床多次运用,在治愈、止痛、恢复腰部功能等方面优于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结果: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观察,治愈率达85%,总有效率达98%,在60例中,经局部放血配合针灸运动治疗1次治愈者25例,占42%:其中病程在一天以内,一次治愈者15例,占2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局部痛点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时,急性腰扭伤,且针刺穴位少,疗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治疗,对照组创面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硝酸银软膏治疗,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情况、创面炎性反应情况以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治疗后愈合时间、创面细菌检出率、创面炎性反应率以及瘢痕增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创面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红林;黄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甲亢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体会.方法:选取2009-05~2010-05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7例,两组均实施病情观察、日常生活、对症支持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分析两组病人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使病人对本身的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疾病防治、健康饮食、合理锻炼等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好地保障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VCI与甲状腺激素及hs-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hs-CRP水平,同时测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hs-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为63.1%(41/65).认知障碍组血清TT3、FT3、FT4、TSH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TT4略高于认知正常组;其中FT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认知障碍组血清hs-C反应蛋白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在急性脑梗死后有较高的发生率.急性脑梗死后血清FT3及hs-C反应蛋白水平是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靳美;戴艳萍;陈晓光;齐丹;张春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参苓保肾汤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血浆及下丘脑LePtin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苓保肾汤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的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肾切除大鼠配合低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将符合CRF营养不良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苓保肾汤组和开同组.用药4周后观察摄食量及体重变化,检测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前蛋白及血浆、下丘脑LePtin含量.结果:CRF大鼠在术后8周出现营养不良,与模型组比较,参苓保肾汤组大鼠摄食量、体重显著增高,肾功能明显改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参苓保肾汤可降低血浆、下丘脑LePtin水平.结论:参苓保肾汤可改善CRF营养不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下丘脑LePtin水平从而促进CRF营养不良大鼠摄食,增加体重.

    作者:王新伟;程广红;伊世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乙酰谷酰胺致严重低血压3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根据统计32例使用乙酰谷酰胺病例,其中11例乙酰谷酰胺0.5 g、2次/d,21例乙酰谷酰胺0.5 g、1次/d;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8~51岁;脑外伤26例,急性农药中毒6例.我科尽量统计单一病种,排除失血性、失液性及心源性休克,排除药物过敏性休克.32例病人,出现3例低血压,其中2例(乙酰谷酰胺0.5 g、2次/d)严重低血压.症状体征:轻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直立性眩晕等,血压>90/60 mmHg,但脉压差<30 mmHg;严重时血压<90/60 mmHg,四肢厥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等休克症状.处置情况:立即停药并予乳酸林格氏液1 000 mL,一例较轻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血压恢复正常;2例(乙酰谷酰胺0.5 g、2次/d)重危患者立即停药,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强心:多巴胺100 mg+间羟胺20 mg泵入予以升压,继续乳酸林格氏液1 500 mL,16 h后血压恢复正常.

    作者:陈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奥泽格瑞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奥泽格瑞对早期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发病时间超过12 h但不足48 h的早期脑梗死患者予奥泽格瑞治疗,同时将30例予一般治疗的相似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奥泽格瑞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疗后较疗前有所延长.结论:对脑梗死早期予抗凝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奥泽格瑞是一安全、有效的抗凝药物.

    作者:傅文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