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红;孙永波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诊手术,也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发生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影响康复,因此,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往往对患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76例患儿退热时间4~7d,62例治愈出院,14例好转出院,院外继续口服药治疗.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婴幼儿,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1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秀华;赵红立;王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及时治疗及护理,并对治疗时机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急性期内能得到及时诊治、主动配合治疗,视力由入院时的光感提高到0.2~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2h内及时治疗,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杨惠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将13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例)采用护肝、抗肝昏迷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杜秘克联合氟哌酸、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杜秘克联合氟哌酸保留灌肠,可调节肠道菌群,使氨的产生和吸收减少,促进肝性脑病的好转.
作者:宋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儿童肘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儿童肘关节外伤患者,X线未示明确骨折而症状明显,共50例.行MR检查归纳其MRI影像学表现.结果:骨骺骨折13例,关节软骨骨折5例,骨挫伤19例,正常13例.结论:MRI以其独特的成像特点,能清晰显示骨骺、软骨、软组织等,能准确判断儿童肘关节外伤的性质和范围.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愈后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蒋争春;陶士军;姚利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与CT血管造影(CTA)技术时阑尾的显示率和正常影像表现.方法:本文回顾分析114例利用MSCT的薄层容积扫描,重建健康阑尾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健康阑尾大管径可达8.5mm,阑尾管腔内可以含气,肠壁较薄,阑尾周围筋膜清晰,无增厚表现.结论: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是阑尾的佳显示技术;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阑尾动脉的显示可以辅助阑尾的显示,但不能提高阑尾的显示率.
作者:李洪;皱庆;明兵;罗小兰;周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3年来治疗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体会.方法:对50例(58只手)患儿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术,应用“Z”字成形或邻位皮瓣转移术,全厚皮片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大部分患儿一次手术治疗成功,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需经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小儿烧伤后瘢痕挛缩原因、烧伤早期治疗存在的问题、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文现;耿金钟;郭甜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抢救与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9~2011~04间收治的47例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救治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连枷胸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胸壁外固定、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机辅助,胸壁切开复位内固定),改善呼吸、循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治愈45例,死亡2例,治愈率95.7%.结论: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恢复胸壁的稳定性,保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积极治疗合并症,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伟;王勇;张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血液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33例,共4752例次血液透析.170例次发生低血压,25例次发生心律失常,130例次发生症状性高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经积极处发生穿刺时渗血35例,血透中渗血52例,血透后渗血68例.其中2例因患者局部肢体未制动及1例下机时牵拉血路管至针头部分脱出,出血约50 mL,余渗血均少于5mL.结论:血液透析急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田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院病历是记录患者基本情况的资料,同时又是医疗、科教、司法鉴定、理赔等的重要依据.住院医师必须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入院病历的书写,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和平;王涛;贺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致膀胱损伤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处置5例剖宫产致膀胱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膀胱损伤4例,给予修补;术后出现膀胱阴道瘘1例,留置尿管持续开放3个月后瘘口自行闭合.术后随访10月-3年,均正常.结论:剖宫产致膀胱损伤给术后恢复带来影响,并且长期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此类损伤重在预防,及早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一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炎肝硬化晚期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将84例肝硬化晚期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对照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治疗性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体重、腹围、24h尿量、血浆及腹水中蛋白量及肌酐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技术是治疗肝炎肝硬化终末期顽固性腹水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因其价廉、易操作、疗效好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陆长春;蔺咏梅;皇甫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哮喘患者进行教育和管理重要性.方法:对本院3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除进行必要药物治疗外,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和管理.结果:治疗后半年内复发2例,其余效果良好.结论:对哮喘患者教育和管理是取得哮喘防治成功关键,通过教育和管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于疾病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目.
作者:隋学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阐述我校从建立查新初、终审核制度,重视查新工作过程的各细节问题等,把控报告、审核的质重,提升查新工作站的服务水平作用.
作者:张琴;曾永松;杨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与蒙脱石间隔服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0 -09~2011 -09收治婴幼儿腹泻患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间隔服用3h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先后服用间隔在1h内的方法.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及其他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与蒙脱石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但蒙脱石散对肠黏膜的屏障作用阻碍四联活菌定植,使四联活菌疗效减弱.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间隔服用3h的方法,使二者疗效叠加,病程明显缩短,治愈率大大提高.
作者:张云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我们的饮食指导,病人的食物种类增加了,血糖稳定、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正规的饮食指导,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康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能否有效减轻化疗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反应.方法:选取初程化疗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CAF,FOLFOX方案化疗.治疗组使用地塞米松,恩丹西酮,胃复安及化疗前15 min给予冸托拉唑40MG减轻化疗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反应.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恩丹西酮,胃复安减轻化疗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反应.结果:治疗组见0~3级胃肠道恶心,呕吐反应,胃部不适感轻,均完成化疗.对照组见1~4级胃肠道恶心,呕吐反应,胃部不适感重,有1例因畏惧恶心,呕吐反应及胃部不适明显,本人拒绝而终止化疗.结论:化疗含铂类,蒽环类,环磷酰胺等药物,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有效减轻化疗胃部不适症状,减轻化疗恶心,呕吐反应.
作者:徐安;章跃平;王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烧伤病人进行浸浴治疗与常规换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9-01 ~2011 -01期间入住我院的烧伤病人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为试验组,采用浸浴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换药方法.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平均愈合时间,并在1周后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检出菌株12株,对照组检出19株,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烧伤患者采用浸浴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保持创面清洁,减少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促进场面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静;侯祚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作者:杨丽南;张萍;汤锋;李凤娥;王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1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案和效果.结果:本组14例中,均痊愈出院,1例病人术后5d出现腹痛、腹胀,经保守治愈.随访至今,未见肠梗阻复发症状.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损伤轻、术中暴露好、术后恢复快、再粘连几率小,是术后肠粘连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小龙;张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