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方法:选用子痫前期/子痫共75例孕产妇与同期75例正常孕产妇查心肌酶谱、心电图并做比较.结果:子痫前期和子痫组心肌酶均较正常妊娠组增高(P<0.01),心电图异常占62.67%.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孕产妇有心肌损害,临床应尽早应用保护心肌药物.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01~2009-12收治的85例股骨颈折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8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随访时间8个月~6年,全部都骨折愈合,骨折线在2~6个月内消失,股骨头外上部密度增高者5例,轻度塌陷者l例,但均不影响行走和睡眠,全部均能正常行走,生活自理.结论:对新鲜骨折尽早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好的方法,同时适时施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后期辨证施用补益肝骨、接骨续损之方药,加速骨折的愈合,防止骨萎骨枯,明显减少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和股骨头的坏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作者:郭茂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其中突出的表现为经常闭经或月经失调、绝经.在此时期,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生育能力消失,生殖器官也逐渐萎缩[1].一般发生在46~55岁(平均48岁).
作者:李花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强,发病急,有广泛的传染性,好发于春秋季节,易散发或流行于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场所,是眼科的常见多发性眼病,若治疗不及时或失当,极易导致眼病转化加重或传染流行.因此,尽快治愈,解除疼痛,预防传染流行非常重要.
作者:于亚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分度和分期不同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患儿脑利钠肽(BNP)、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索可早期诊断、判断患儿病情进展和预后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根据临床分度标准将其分为轻度亚组(21例)、中度亚组(25例)和重度亚组(14例).测定脑病各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BNP、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选择同期我院分娩的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组急性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的加重,血清脂联素水平逐级下降(P<0.05).脑病各组恢复期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急性期显著增加(P<0.05);轻度和中度组的急性期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重度亚组(P<0.05),恢复期较同组急性期显著下降(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BNP(r=0.567)、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病情呈显著负相关;与临床分度(r=0.403)呈显著负相关,与病程(r=0.328)呈显著正相关.结论:BNP 、脂联素可作为早期诊断、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进展和预后的量化指标,联合监测将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新靶点.
作者:陈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期产妇的作用.方法:对800例分娩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进行心理护理产妇情绪良好,疼痛明显减少.自然分娩率提高,产后出血率降低.结论: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对稳定产妇情绪,减轻产时疼痛,保证母婴安康和医院的工作质量.
作者:郭义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受试小鼠40只随机分入氯胺酮与生理盐水组(KS组),氯胺酮与羟丁酸钠合用组即KO1组、KO2组和KO3组(羟丁酸钠剂量分别为50、100、150 mg/kg),接受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试验,观察分析受试小鼠用药前后的位置偏爱情况.结果:与KS 组相比,羟丁酸钠各组白箱停留时间增长.结论:羟丁酸钠与氯胺酮协同诱导小鼠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提示两者能协同增强精神依赖性.
作者:严涛;司振强;何珂;陶伟荣;张一肖;苏锦文;戴体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通管输血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方法:中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输血组、三通管输血组,对比观察两组复苏后2 h内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尿量达到早期复苏目标的例数,统计分析达标情况.结果:三通管输血组的达标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通管输血大大提高了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复苏成功率.
作者:张光发;林丽妍;董文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1],手术治疗为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6年以来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部小切口肌瘤剔除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蓉;余良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除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外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在校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又是培养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重要途径.在这条途径上实验教师又应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中职卫校中实验教师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就中职卫校提高临床医学实验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和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额鼻部冰敷对减轻鼻内镜术后鼻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大小适中的布袋包裹冰袋后置于患者额部,2指分别置于鼻翼两侧,持续外敷.结果:观察组对降温、止血、减轻肿胀、止痛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10%盐水冰袋额鼻部冰敷可有效的减轻鼻内镜术后鼻胀痛,而达到降温、止血、止痛等治疗目的.
作者:叶凌;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为了在前列腺摘除术中保留尿道的完整性,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其他并发症.方法:耻骨后直视下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84例.结果:术中出血均<150 mL,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2 d,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均收到满意疗效.结论:该手术方法具保留了前列腺部尿道的完整性,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赵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各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11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追踪3~24个月,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11例均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开口度3.0~3.5 cm,咬(牙合)关系正常,关节区无明显不适.无关节区疼痛,弹响.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吕裔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蛋白质、糖、脂肪、水、电解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响.具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等重要药理作用.由于具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若用到好处,受益非浅,若滥用,则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如果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认识不够或不恰当地使用,其不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病本身.而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的并发症也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医师的重要学习内容.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后子宫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频率3~5 MHz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68例药物流产子宫和附件做常规检查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有89.3%一次性药物成功,而对10.7%一次性药物不成功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分析,从而指导治疗,均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药物子宫检查为理想的方法,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I例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组织学观察,行MaxVision法免疫组化CD34、CD99、SMA、Desmin、actin、S-100、bcl-2、AE1/AE3染色及随访.结果:眼观:肿瘤呈结节状,结节直径为0.4~1.2 cm,切面灰白、实性、质韧.镜检:肿瘤由密集的胶原带构成, 形成瘢痕疙瘩样的密集胶原束.梭形细胞位于胶原纤维之间呈束状排列,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肿瘤细胞呈CD34及CD99弥漫性细胞质阳性,SMA、Desmin、actin、S-100、bcl-2、AE1/AE3均阴性.结论: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罕见,应与该部位相似形态的病变和血管外皮瘤样的肿瘤相鉴别.
作者:李新军;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萤光假单孢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现状,以利于真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对86株萤光假单孢菌对抗菌药物进行检测.结果:86株萤光假单孢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大与50%的有氨苄西林(91%)复方新诺明(86%)头孢噻肟(50%).结论:鉴于多种耐药机制和假单孢菌严重的耐药现状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性酒精中毒的护理心得.方法:对26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护理作总结分析.结果:26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马秀红;曹国伟;王方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眼球摘除手术是指眼球的功能已全部丧失或即将全部丧失,为解除眼剧痛或威胁健眼及生命、以及改善外观等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手术.眼球摘除是眼外伤和眼科疾病中不幸的结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外观.而且又因受伤者的家庭、社会对位、文化修养及心理自控能力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这类病人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对提高医护的社会效应都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魏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 cm,块茎近球形.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作者:丁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