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东言;于思凡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对346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主要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诱因及死亡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病因(55.2%),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21.1%)、风湿性心脏病(8.9%)及肺源性心脏病(8.2%).感染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的主要诱因(68.2%),其次是劳累(14.9%)、心律失常(10.8%)及精神情绪因素(5.7%).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是发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年龄越大,越易发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是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
作者:梁启权;曾胜宏;廖学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25例幽门管溃疡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内镜诊断的2 561例各类溃疡中,资料完整的幽门管溃疡125例,并对其临床表现、内镜所见及病理检查等.结果:良性溃疡121例、恶性溃疡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肠化.结论:幽门管溃疡患者多数有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的饥饿性腹痛,呕血、呕吐和幽门梗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P<0.05).
作者:孙延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介绍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及我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在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郭锦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结合重建钢板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外伤性三踝骨折病人采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内踝、后踝,应用钛制重建钢板固定外踝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结果:34例均得到随访,其中优2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7%.结论: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结合重建钢板治疗三踝骨折是治疗三踝骨折的好方法.
作者:刘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我科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均达到临床愈合,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冬红;王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治疗期间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我科通过对32例透析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延长了低血压患者透析治疗的时间,保证了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患者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在严重眼球破裂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5~2008年间我院收治8例8眼严重眼球破裂伤,一期修复缝合并填充玻璃酸钠,随后择期行二期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诊3~24个月(平均11.1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8例8眼观察期内视网膜在位7眼,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二期术后视力均较一期提高.结论:应用玻璃酸钠提高了严重眼球破裂伤一期修复质量,进而使伤眼在二期玻璃体手术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辛志坤;霍冬梅;要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BRIT1基因在40例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切缘正常结肠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BRIT1基因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切缘正常结肠组织显著下调(P<0.05).BRIT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结肠癌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显著的下调,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张安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健康宣教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我院妇科病房采用了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采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1年多的实施,目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我院的满意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月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42例住院治疗的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和45例健康同龄儿童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同时描绘出流速-容量曲线.42例患儿均行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MP组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25)、达峰容积(VPTE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与潮气呼气峰流速比(TEF25/PTEF)、达峰容积比(VPTEF/VTE)均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已有证据表明MP感染与哮喘相关,是引发哮喘和使哮喘加重的诱因之一.治疗儿童哮喘时应注意MP感染的评估,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控制MP感染.
作者:路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我科自从1999年以来,共接治4例喉阻塞窒息患者,在救治中除常规治疗外,均紧急实行环甲膜切开术,其中1例在病房,1例在诊室,2例在门走廊中,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志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精索静脉曲张新的治疗方法.方法:70例原发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年龄16~38岁;Ⅰ度 6人,Ⅱ度39人,Ⅲ度25人.采用平卧位,外环口处切口,精索内静脉集束结扎,保留淋巴管,睾丸动脉,输精管.结果:70例患者,Ⅰ度患者,术后第2 d,症状消失,Ⅱ度患者术后第7 d,拆线后症状消失;Ⅲ度患者随诊6个月症状消失,1例阴囊水肿,8例不育者,6例精液明显改善,2例精液不液化.随诊3~6个月,未见有复发.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有效,避免复发的可能,改善精液的质量,是完全达到治愈精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作者:张福庆;朱勇;马嵘;李文华;杨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产科不断上升的纠纷趋势多与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及不良后遗症有关,本文总结了2007-01~2009-10以来我科发生的86例抢救病例,分析了产科抢救的特点,阐述了提高产科护士抢救技术的方法、措施,为产科护士长对病房护士的团队建设提供了一些信息.
作者:肖家凤;杜长丽;孟爱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方法:对2003-09~2008-09就诊的136例胸壁结核患者手术前抗结核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136例中切口甲级愈合126例,延期愈合3例,未愈合2例.1年内原切口复发5例.结论:胸壁结核各种临床类型,术前强化抗结核治疗是手术成功的保证.选择不同的术式,彻底清除病灶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章恩;解记臣;孙留安;马亚杰;魏志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Tolosa Hunt综合征的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09~2009-09收治的10例THS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全部痊愈.结论:Tolosa Hunt 综合征对激素高度敏感,主张早期应用皮质激素.
作者:谷晓林;李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比较左乙拉西坦(LEV)和托吡酯(TPM)对儿童癫痫单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07-01~2009-06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45例,随机分组为左乙拉西坦治疗组(A组)20例,托吡酯治疗组(B组)25例.治疗剂量:A组初始剂量25 mg/d,每周增加25 mg,目标量为6~8 mg/(d·kg),在6~7周内达到目标剂量.B组起始剂量为0.5~1.0 mg/(d·kg),根据病情每周增加0.5~1.0 mg/(d·kg),终维持剂量为4~6 mg/(d·kg).随访3~12个月.结果:A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B组托吡酯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结论: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对于儿童癫痫的单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方力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比较TCT检测、HR-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同时进行了TCT、HR-HPV、TCT联用HR-HPV检测的妇科门诊患者385例的检测结果,比较3种检测手段的检出率及相关性.结果:385例患者中,TCT法检出阳性98例,检出率为25.5%;HR-HPV法检出阳性105例,检出率为27.3%;而上述呈双阳性的患者只有66例,在阳性检出例中仅占65%;而TCT联用 HR-HPV法检出阳性268例,检出率高达69.6%,两种方法检测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T联用 HR-HPV法可显著提高检出率,建议临床检查时联合使用.
作者:伍艳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并改进Lee氏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模型.方法:以Lee氏腹腔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模型为基础,在受体血管的切口、吻合方法及术后补液几方面加以改进.结果:通过改进,简化了手术过程,提高了手术的效率.正式实验80次,成功率为86.3%,整个手术过程为(64.5±2.0)min.结论:改进的方法稳定可靠,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寇应琳;朱晓涵;张向军;聂文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各型急性阑尾炎高频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83例资料完整的经术后病理检查及高频超声检查已确诊的急性阑尾炎.结果: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壁分层尚清晰,内膜线可见;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壁分层不清,边缘毛糙,阑尾腔内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③急性坏疸性阑尾炎,阑尾形态不规则,阑尾区呈片状弱回声区或无回声区;④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阑尾壁增厚,位置固定,回声增强.结论: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选择的临床指征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01~2009-12期间实施剖宫产的病例资料.结果:单一剖宫产62例,占剖宫产原因57.41%,其他因素剖宫产46例,占42.59%比例,其中,骨盆异常、梗阻性难产居于第一位,头盆不称位位列第二.结论:严格控制和掌握相关剖宫产的临床指标,可以很好地对剖宫产率进行控制.
作者:王锦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