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舞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20例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胆瘘、肝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创伤小、出血少、患者疼痛小、术后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明确异位妊娘、黄体破裂和出血性输卵管炎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妇科以腹腔内出血收入院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振24例,占75%,黄体破裂6例,占18.75%,出血性输卵管炎2例,占6.25%.本资料31例手术止血,无1例死亡.结论:详细询问病史,血HCG检测和后穹窿穿刺是异位妊娠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尿道狭窄患者内切开的疗效及经验.结果:32例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4周,1次性成功29例,1例手术后拔除尿管不能排尿,再次内切开后成功,4例定期尿道扩张,术后进行尿流动力学随访6~24个月.结论: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小、疗效确切,可反复操作,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玉明;陈日新;马子方;邓钊晋;李广;易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科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本院2007-05~2009-05收住的患儿,按年龄段分别评估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患儿的治愈率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评估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能使患儿及家长顺利配合治疗,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秦童;佟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DDDs 排序分析方法统计并计算住院药房2009年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用药频率、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 排序居前,仍为抗感染药物首选.DDDs 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住院药房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陶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抗病毒治疗,辅以雾化吸痰,扩张支气管药物,抗菌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 mg/(kg·d)静脉滴注治疗,辅以上述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喘憋症状缓解,哮鸣消失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对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分析、诊治.方法:收集我院2005-01~2009-10间送检病理的7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5例采用手术治疗, 5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50例(71.43%),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5例(28.57%).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方法而言,治愈例数和有效率大幅度提高.结论:手术治疗是胰腺囊性肿瘤根本治疗手段,原则上,一经发现,就应手术切除.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袁汝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和声学定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和声学定量技术测定30例尿毒症患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尿毒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EF值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无心脏收缩功能影响时已经存在舒张功能受损.
作者:柴红丽;吴邦骐;崔立平;陈建国;李洪霞;单诗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30例(37.5%)、良33例(41.25%)、可15例(18.75%)、差2例(2.5%),优良率78.75%.结论: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联华;吴琦明;李建斌;唐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丙卡特罗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给予丙卡特罗加氯雷他定,对照组23例单用丙卡特罗,观察两组咳嗽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在咳嗽好转时间及临床疗效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
作者:孙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高龄体弱、不宜长时间卧床及不能配合治疗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17髋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保留股骨距,复位固定影响假体柄固定及关节稳定性的大、小转子骨折,使用骨水泥型加长股骨柄的人工双极头置换术.结果:经6~34个月随访,除2髋行走痛,不愿行走(其中1例于手术后7个月死于慢性硬膜外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有轻微疼痛,经痛点封闭后基本缓解,但不影响行走,其余14髋无明显不适,于术后2~8周行走基本达术前水平(1例于术后8个月死于脑出血),无1例感染、脱位及明显假体松动、下沉.优良率84.1%.结论:对高龄体弱,不能配合内固定治疗及不宜长时间卧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为早期下床行走,避免并发症发生,改善生存质量,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付晓旭;张贵清;马先华;任澍;姜宁;齐少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胃复安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01~2009-09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20例,给予胃复安20 mg+0.9%氯化钠250 mL静滴,1次/d,口服多潘立酮10 mg,3次/d,10 d后胃复安改为口服10 mg,3 次/d.30 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复安静滴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作者:张化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选择的临床指征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01~2009-12期间实施剖宫产的病例资料.结果:单一剖宫产62例,占剖宫产原因57.41%,其他因素剖宫产46例,占42.59%比例,其中,骨盆异常、梗阻性难产居于第一位,头盆不称位位列第二.结论:严格控制和掌握相关剖宫产的临床指标,可以很好地对剖宫产率进行控制.
作者:王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静脉输液对各种疾病的康复和抢救危重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原发病的加重恶化甚至死亡,现就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对静脉输液反应及预防概述如下.
作者:蒋英军;李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术中遇到合并肌瘤者也日益多见,考虑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避免再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加重经济负担,且留下肌瘤可影响子宫复旧、增加盆腔感染的机会.因此主张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但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增加产后出血率及围手术期病率及如何预防术中出血的问题,使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也是产科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绝大多数可经过适当的保守治疗得到控制.必须要求早发现、早诊断以及适当的治疗和护理.通过特殊的临床护理方法,使患者术后恢复理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脑脊液漏的危害,掌握其观察方法和护理措施.正确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保证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漏液病人的安全,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黄云英;梁剑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和氯吡格雷,疗程8周,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有效控制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和总缺血时间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洪清;张世杨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利用树脂粘结技术与金属翼板联合粘结桥修复治疗单个切牙缺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合适病例,将缺牙区两侧基牙按要求进行牙体预备,用0.24 mm厚度及0.16 mm白合金片分别锤造出与双侧基牙舌面相密合的金属翼板,在0.24 mm合金片上打出直径约为2.0 mm的小孔,将该二翼板重叠点焊成一体,利用树脂粘结于基牙舌侧及邻面以修复缺失牙.结果:经过5年的观察,修复切牙缺失128例中,112例成功,8例断裂,8例缺失,成功率为87.5%.结论:自制金属翼板作为切牙缺失的固定修复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成功,临床效果良好,适合基层应用修复,是一种可选择的理想修复方法.
作者:张磊;柴松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上消化道疾病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发病还能造成其他严重的继发病症.
作者:王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进行康复干预的疗效.方法:6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和对照组的基本药物治疗相同,每疗程 7 d,共治疗3疗程.早期康复组31例,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予以康复治疗;对照组32例,未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别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功能重组.
作者:陈驰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