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120例进行对比.结果: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37例(29.8%),高于中青年组的16例(13.3%)(P≤0.01);胃溃疡85例(68.5%),高于中青年组的46例(38.3%)(P≤0.01);高位溃疡发生率37例(29.8%),高于中青年组的11例(9.1%)(P≤0.01);并发症69例(55.6%),高于中青年组的48例(40%)(P≤0.01);伴随其他疾病者80例(64.5%),高于中青年组的18例(15%)(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
作者:邢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其炎症反复发作,4%~10%的盲目是由葡萄膜炎所致,占盲目眼病的3~10位[1,2],常因严重并发症而致盲.葡萄膜炎病因复杂,种类繁多,临床表现较复杂,伴发症状也较多,并与很多全身疾病密切相关.一般临床诊断,现今均以解剖部位为基础即前、中、后和全葡萄膜炎,常见的有两种类型:(1)普通型:多单眼发病因病因难于确定,故临床常命名为特发性某眼葡萄膜炎.(2)特殊型:多双眼同时发病,如VKH病,Behcet病和结节病等.关于葡萄膜炎的治疗,一般均用免疫疗法和支持疗法,在中国则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周丽霞;高璐;刘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猴头蘑硒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各项指标的对抗作用,以期探讨猴头蘑硒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其体重、免疫器官中量,肝、脑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全血、脑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hione peroxidaes,GSH-PX)及血清、脑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全面考察猴头蘑硒多糖的抗衰老作用.结果:猴头蘑硒多糖(20~40 mg/kg·d)能降低小鼠肝、脑组织MDA含量(P<0.01),提高全血、脑GSH-PX及血清脑中SOD活力,并阻抗小鼠体重及胸腺指数下降.结论:猴头蘑硒多糖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活性氧,提高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许伟;潘丽媛;朱黎霞;王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采用炎琥宁、地塞米松加丙种球蛋白的组合治疗对手足口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07~2009-10入我院治疗的16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药物进行传统抗病毒治疗;治疗组采用炎琥宁、地塞米松加丙种球蛋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周,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在症状消退时间上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加地塞米松加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十分明显.
作者:田勇;陈天敏;田雪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乳腺癌手术对形体破坏较大,是女性健康的一大威胁,患者常因不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担心术后失去健康和女性第二性征而产生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症等,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术后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凤英;祝玲;王丽莉;刘畅;刘玉杰;孙淑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哮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有效抗生素,平喘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哮喘症状缓解不明显者加用硫酸镁治疗.用法:25%硫酸镁8~10 mL加25%葡萄糖40 mL内静脉注射,10 min静注完,再用25%硫酸镁1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以10~20 mg/min的滴速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 d.结果:显效35例(63.6%),有效15例(27.3%),无效5例(9.1%),总有效率90.9%.结论:镁剂对支气管性哮喘的平喘作用确切,疗效显著,而且哮喘越重,起病越急,效果越好.
作者:王喜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70岁,体重65 kg,因左侧腰部及臀部出现少量皮疹伴疼痛3 d来院就诊,检查发现皮疹上有绿豆大小的水泡,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0509,规格0.25 g/瓶)0.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液体滴注1/2时患者感到头晕、口麻、胸闷、视物模糊、四肢乏力、想解大便,查体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尤其头部多汗,意识清楚,当即将管中液体排掉换为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 地塞米松10 mg加莫菲式管中.
作者:王艳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①颈间盘标本采集:2005-06~12于住院并手术治疗颈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为研究组,共取颈间盘标本20个;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并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或脱位患者5例,共取颈间盘标本10个;②腰间盘标本采集:2005-06~12住院并手术治疗的46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间盘标本46个.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直接测定国人椎间盘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含量,并用LUZEX-F图象分析仪将电泳条带的深浅转化为灰度值来表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含量的多少.结果:①颈椎患病组与对照组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含量比较,患病组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在退变突出的腰间盘中有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并且随着间盘退变程度的加重,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含量逐渐升高.结论:人类退变的颈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含量较未退变的颈间盘明显增高;人类退变突出的腰间盘中含有基质金属蛋白酶-2,间盘退变程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含量显著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椎间盘退行性变化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刘达夫;刘明忱;付勤;张生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治疗及发病机制,以及观察中医中药治疗的有效性,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补肾方.结果:治疗35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结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复杂,益气补肾方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梁恒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经剖腹探查手术治疗,成功治愈74例,治愈率为92.5%,死亡6例,死亡率为7.5%.其中,2例患者死于肝破裂大出血,2例患者死于颅脑外伤,3例患者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医生必须细致检查和严密动态观察,以便于早期诊断,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许伯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观察.方法:5例在影像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6~68岁.均进行CT及临床确诊.结果:成功为5例患者在影像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总有效率100%.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方法直接、安全、简便、有效,是目前治疗肝脓肿有发展前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王璟;葛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中药丹参滴注、大黄灌肠或清胰承气汤分服.观察患者腹痛、腹胀、腹膜炎情况.结果: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4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尹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药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统计分析静脉滴注药液外渗发生原因、机制、护理对策等,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处理措施.结果:静脉滴注药液外渗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疾病、药物及解剖学方面的影响较大,血管的选择、穿刺手法、护理技能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静脉滴注药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智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小儿肠系膜囊肿的临床、病理、治疗、预后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30例经手术治疗的肠系膜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性腹痛、腹胀、腹部肿物为主要症状和体征,急性腹膜炎、急性或慢性复发性肠梗阻为主要合并症.结论:根据本病的特点及影象学检查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作者:张浩然;刘家旭;马计超;曲志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凝血试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手术及抗凝、溶栓治疗时.近年来,随着血凝仪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免疫学、细胞生物学技术领域的不断深入,可检测项目逐步增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更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肖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09-12经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32例36眼,所选病例均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以视网膜下膜为主的PVRC级的患者.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视网膜完全复位25眼,4眼明显好转,2眼因PVR进展行玻璃体切割术,1眼放弃治疗.术后视力提高21眼,7眼视力不变,4眼视力下降.结论: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刘杰;鞠家君;赵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助产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低位产钳助娩的 5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讨论.结果:施行低位产钳助产的主要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胎头位置异常、母体并发症等.结论:只要合理掌握产钳术的指征,正确使用产钳助产的方法可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晓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针配合血肿粉碎器,血肿液化剂对经CT定位的颅内血肿进行清除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内科保守治疗,也优于外科手术治疗.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胡漪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进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的效果.方法:采用拉幕状腹腔镜手术治疗7个月~11岁的小儿腹股沟巨大疝43例, 28例右侧, 15例左侧, 其中8例为双侧,单侧疝中有3例隐性疝,术中发现对侧鞘突管未闭2例.结果:手术时间8~30 min(平均14 min),术后2~3 d出院.所有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随访6个月~2年, 无复发和不适感.结论: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文;何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重危疾患,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2003-01~2007-05,共收治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军;汪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