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陶海英;芦文婷;侯金萍
目的:了解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及围生儿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86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无产前检查的478例作为观察组,有产前检查的40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无产前检查的孕妇重度子痫前期、早产、过期妊娠、产后出血发生率较有产前检查者高.无产前检查者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死胎、早产儿、新生儿宫内感染、颅内出血及先天畸形、新生儿死亡发生率较有产前检查者高.结论: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高危妊娠,积极治疗产科并发症,保障孕妇及围生儿健康.
作者:翟洪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05~2009-05收治的100例住院病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作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常肝素25 u/kg次脐周皮下注射,1次/d,7 d 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周皮下注射肝素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齐子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治疗筛选后无手术禁忌证的67例(72眼)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对患者局部及全身进行综合检查及治疗;术中在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心电监护下采用表面麻醉,软壳技术,居中环形撕囊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1周佳矫正视力<0.05者(4眼),≥0.05而<0.3者12例(12眼),0.3以上者51例(56眼).术前与术后1周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脱残率77.8%,脱盲率94.4%.术中后囊破裂5例(5眼),术后角膜水肿16例(17眼).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应优先选择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仔细全面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全身因素及局部的个体化治疗,可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岳艳菊;吴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肝病治疗仪配合肝复康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8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肝复康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则口服肝复康汤,肝复康汤由十余味中药配制而成,联合组则用肝复康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连用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检查血糖、血脂和肝功能,计算肝脏的B超检查积分.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病人血糖、血脂、肝功能和B超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肝复康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0.0%,P<0.05.结论:肝复康汤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能降低血糖、血脂,减轻脂肪肝,而且明显改善肝功能;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则疗效更佳.
作者:张东军;俞建家;焦金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硝苯地平+止血敏+强的松联用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4例,B组50例.A组首次使用垂体后叶素5 U溶于20 mL生理盐水后静脉缓推,以后500 mL液体中加入20 U维持滴注,每天总量20~40 U.同时并用止血敏1 g加入葡萄糖250 mL稀疏释后静滴,2~3次/d.口服硝苯地平10 mg, 3~4次/d.B组首次使用5 U垂体后叶素溶于20 mL生理盐水后静脉缓推,以后500 mL液体中加入20 u维持滴注,每天总量20~40 U.同时并用止血敏1 g加入葡萄糖250 mL稀疏释后静滴.2~3次/d.口服硝苯地平10 mg,3~4次/d,强的松30 mg/d.结果:A组有效止血44例,占95%,平均止血时间7 d;B组有效止血48例,占96%,平均止血时间5 d(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硝苯地平+止血敏+强的松联用能缩短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治疗时间.
作者:苏传芝;白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成人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6例延迟愈合,愈合时间约5~12个月,平均6个月.无锁钉弯曲、断裂,无肢体短缩、旋转或成角畸形.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48例,良36例,中6例,优良率93.3%.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易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邹菁;武明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和危重的表现,如何预防和处理肺结核咯血和窒息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关键,笔者将临床工作中肺结核合并咯血的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了总结.
作者:邢海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治过程中小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急性肠梗阻117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小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诊治特点.结果:117例急性肠梗阻,明确原发性小肠肿瘤所致肠梗阻4例,均行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特别是老年无手术史小肠梗阻者要谨慎小肠肿瘤.小肠肿瘤性急性肠梗阻术前多不能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往往在手术探查时明确.
作者:李文忠;吴坚;罗仕云;何家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32岁,G3P2.因清宫术后12 d,恶心5 d于2009-07-07就诊.既往月经规律,未避孕.末次月经2009-05-14.停经1个月余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自测尿HCG阳性.
作者:李思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通过了解32例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现心理问题.护理人员抽出时间倾听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真实感受,及时、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缓解了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压力,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陈长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异氟烷直接腹腔内注射的肌松作用.方法:40只小鼠按分层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n=10):对照组(生理盐水,0.3 mL/kg),异氟烷各剂量(0.15、0.3、0.6 mL/kg)组;各组均以腹腔注射给药.以对照组为对照,观察受试小鼠给药后5、10、20、30、60和90 min的抓力变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0.3、0.6 mL/kg)组抓力减弱显著(P<0.05,P<0.01);②异氟烷肌松作用在5 min起效,10 min达强,之后小鼠抓力开始恢复.结论:腹腔注射异氟烷可使小鼠产生肌松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司振强;严涛;李紫薇;马祥;陈小娇;丁晨;刘亚君;戴体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眼内新生血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与眼部多种疾病有关,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组织胞浆菌病,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以及眼部肿瘤及眼外伤等,其中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CNV常累及黄斑,引起反复出血,渗出瘢痕形成,严重损害中心视力.迄今为止,CNV相关疾病的治疗仍是眼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CNV治疗方法包括:传统激光光凝,手术切除新生血管膜,黄斑转位,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及药物支持治疗.
作者:杨积荣;张瑜;孙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10-04收治的120例 65 岁以上肺炎患者和同期住院的 86 例青壮年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肺炎患者中78.4 %合并有基础疾病,住院病死率为 11.7 %,明显高于中青年肺炎组(P<0.01);老年肺炎患者的首发症状以非呼吸道症状突出.结论:老年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应予以重视.
作者:黎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物理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对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联合物理治疗组(实验组)2周后临床疗效进行评定观察.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症状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好转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患者用药物联合物理疗法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吴绍娴;许荻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及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对12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特异,12例患者治愈8例,好转1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肺栓塞次小面积、小面积疗效显著,预后好;次大面积,大面积死亡率高.
作者:高玉晶;段大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实施整体护理是深化改革,使我国卫生事业与国际上先进的护理学科接轨的必由之路.其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的一切活动,终目的是使病人获得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程广红;孙永波;张颖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让患者明确胆石症的处理原则是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让患者了解增加信心,有助于达到治愈的目的.术前做好宣教工作取得家属及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至关重要.
作者:郝宝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近两年于患者伤后早期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无1例并发脓胸、包裹性胸腔积液、肺不张及凝固性血胸,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创伤性血胸,应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尤其是少量血胸,应放宽闭式引流指征.
作者:柴明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8-09~2009-09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两组患者脑梗死类型.结果:两组患者脑缺损程度评分、重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多灶性梗死、大面积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多为大面积、多灶性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在临床治疗时要注意这些临床特点.
作者:叶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施乐扣PICC固定装置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无须缝合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应用施乐扣固定装置的治疗组与常规缝合固定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应用施乐扣固定装置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施乐扣固定装置取代既往的缝合固定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感到舒适、安全、方便.
作者:安世兴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