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亚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从各个不同的层次得到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虽然各医院手术人员高度重视物品清点制度的执行,但物品清点错漏还是时有发生,其中因物品缺损而影响物品清点和手术顺利完成的也偶有存在.如何防止这些因素的发生,保证物品清点的准确性是手术室工作的重点.
作者:雷春梅;刘晓燕;罗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中严重的局部并发症之一,常伴发于四肢骨折,其中以小腿挤压伤后较为常见.该病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临床上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1].
作者:尹志良;瞿佳;杨益红;武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病人营养及透析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38例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显著改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卉;刘冰;赵艳霞;程利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且护理工作又是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作为科室负责人之一的护士长,必须重视质量管理,才能保证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才能使一个集体的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才能逐步完善护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作者:张彤;邹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根据卫生部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190号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精神实行的,将一般患者(主要指二、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纳入病历范畴,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患者病历更加完整、客观、科学,对促进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刘颜;杨军;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传统的灌肠方法存在灌肠次数多,每次入量少,总的灌肠液量大,而肠道清洁不理想,给手术及各种相关检查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改良清洁灌肠肛管植入长度后,大大减少了灌肠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节约了时间和材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慧;万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肠息肉临床较为常见,20世纪80年代前常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现多采用内镜下息肉摘除,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我院自2004年1月开展对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10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数字X线摄影涉及影像收集、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传统X线的高剂量,防护差,图像分辩率低,不能进行后处理和远程传输的缺点正在被数字X线影像技术所弥补.
作者:李松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与芬太尼静脉PCA用于腹部手术病例术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腹部手术病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和曲马多组B组),每组各50例.镇痛开始后4、8、12、24、36和48h记录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PCA按压次数、药物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两组疼痛评分、按压次数、镇静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与曲马多静脉PCA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病人术后镇痛.
作者:王金福;柳冰;韩志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病、多发病.多年来对临床较常见的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詹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异丙酚(Propofdl)是一种不溶于水,被制成百色乳剂,新型短效静脉全麻药.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代谢快、毒性小和恢复迅速等,且苏醒无兴奋作用,较适合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和镇痛.
作者:邸海鹏;杨军;戴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也是对麻醉要求较高的手术.它不但要考虑母亲安全、无痛,更要考虑到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分析椎管内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近年来腰麻-硬膜外麻醉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苏艺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存在复发率高和痛苦等的缺点,近年来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运用于疝修补使疝的复发率明显下降,2006年-2008年采用聚丙烯网片加内环口修补治疗腹股沟疝93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泽平;唐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职业、学历以及性别、年龄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提高全社会对老年痴呆的重视.方法:对71例老年痴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情况、职业、教育程度、病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病者年龄在60~75岁居多,其中老年性痴呆(AD)所占比例大,其次是血管性痴呆(VD);干部、高学历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农民、低学历,病程明显短于农民、低学历者.结论:农民、低学历者对痴呆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痴呆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改变广大群众对痂呆认识,引起重视,才有利于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玄昭伟;柴家丽;张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指外力通过骨质或眼球的移动传递给视神经造成的间接损伤,损伤后可以没有外部或初眼底镜下眼球或视神经损伤的表现,而却有视力的丧失.
作者:王玉国;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稀释液对高浓度血清HCG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孕妇的血清分别用专用稀释液、混合低值血清、蒸馏水、生理盐水稀释,然后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HCG值.结果:血清标本用蒸馏水、混合低值血清稀释后测得的HCG值与用专用稀释液稀释后测得的HCG值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生理盐水与专用稀释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专用稀释液外,生理盐水是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HCG的首选稀释液.
作者:陈广福;段侠霞;任晓兵;张潇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改良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剖宫产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在硬膜外腔内向尾侧注入1.86%碳酸利多卡因5ml,然后将穿刺针斜口转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射相同局部麻醉药10ml;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按传统方法给药.观察记录两组产妇阻滞平面范围、术中疼痛强度及辅助用药情况,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阻滞范围明显比对照组宽,术中疼痛更轻微,辅助用药更少(P<0.05);各项生命体征及胎儿Apgar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具有比传统方法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王光华;陈伟;冯缘;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妊娠不同时期,阑尾位置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妊娠时,阑尾可能受增大子宫压迫,血运较差,容易发生化脓、穿孔,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导致流产、早产,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2003~2007年共收治妊娠期急性阑尾炎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闵成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方法: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设计手术入路,经皮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41~74岁,平均57、5岁.结果:46例患者随访11~26个月,平均18、5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失败和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经皮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可靠,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是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立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院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提供信息服务,医学科技人员是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要通过查阅浏览医学文献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及时掌握国际上新的科研动态,获得新的医学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
作者:张晓文;王秉康;刘红鹰;张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