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加坡卫生事业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程兆盛

关键词:新加坡, 卫生事业管理, 启示
摘要: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人种占2%.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金融和炼油中心.2006年3月5~12日,本人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赴新加坡考察团,对该国的医疗保险、医院管理和中医中药进行了考察了解.现介绍如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五方面对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均有明显下降.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帮助.

    作者:李明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拜糖平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56例

    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有时不理想,尤其是餐后血糖高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院于2002年11月~2005年11月对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人56例合用拜糖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电针并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面瘫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并药物离子导入对面瘫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先给患者用电针治疗,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取、辨证选穴,每次电针治疗结束后在患者面部用维生素B12进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按药物离子导入操作规程操作.结果:15例患者,11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有效率100%.结论:电针并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作者:邱有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X刀配合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瘤的护理

    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有20%的病例发生脑转移.国外资料报告尸检转移率达45%~55%.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等综合治疗,但疗效不佳,随着X线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的临床广泛应用,使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提高,对肿瘤控制率超过常规放射治疗和手术.作者对我科自1996年5月~2003年5月间应用SRS配合全脑照射的50例及单纯SRS的20例脑转移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崔新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胸腺肽配合中药外擦治疗36例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为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皮损为多角型或圆形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正常皮肤色或褐色,数目很多,多发生于面、颈、手背部[1].近两年我们采用中药熏洗配合胸腺肽治疗36例扁平疣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锋;谌莉媚;李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斯皮仁诺、制霉菌素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念珠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1]约1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中寄生有白色念珠菌,约75%生育年龄的妇女至少有一次发病,5%~10%妇女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目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很多,对初发病例疗效较好,复发病例效果都不很满意.我院门诊应用斯皮仁诺、制霉菌素结合特定电磁波(TDP)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红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时血清前降钙素、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败血症的患者,测定其血清和腹水的前降钙素(PCT)和反应蛋白(CRP).结果:合并严重感染时,PCT明显增高,增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呈正比,且与未合并感染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还发现PCT的增高与CRP的升高呈正相关.结论:PCT是诊断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的一个新型、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于鉴别感染与否,是否为细菌性感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作者:黄冠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把178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2组患者均予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LT、AST、T-Bil的复常率明显好转(P<0.05),显效平均时间为(7.9±3.2)d,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结论:该药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夏朴灵桔汤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散结、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夏朴灵桔汤(半夏、厚朴、灵仙、桔梗、紫苏、茯苓、山豆根、玄参、赤芍、牛蒡子、甘草)治疗慢性咽炎3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4.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化痰散结、养阴活血的功效.

    作者:张秀梅;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2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5d后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SV、CO、CI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0.01),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其血浆BNP水平.

    作者:宋盛青;齐玉焕;程宏辉;邓智武;黄军辉;凌钦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纤维蛋白原及TC/HDL-C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和血脂异常在冠心痛(CH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性.方法:筛选稳定型心绞痛(SA)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37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脂,对所测得值进行比较分析,分析Fg和TC/HDL-C比值的差别,以及不同水平时发生ACS概率.结果:(1)CHD组的Fg水平和TC/HDL-C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MI组、UA组高于SA组;(2)高Fg水平和高TC/HDL-C同时存在发生ACS的概率远大于单一指标高水平.结论:纤维蛋白原和血脂异常均参与了冠心痛发生;随着其值升高,ACS发生明显增多,说明了高水平Fg和高TC/HDL-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魏江涛;陈聪;万玲;李进;官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34例疗效分析

    自2001年9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4例,并与30例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必峻;刘镇中;陈明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显微血管吻合断耳再植18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非显微血管吻合断耳再植的疗效.方法:分析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断耳再植的病例.结果:18例中12例大部分离断者全部成活,完全离断者6例,其中4例成活,2例损伤及污染太严重而基本坏死变形.结论:非显微血管吻合断耳再植大部分能取得良好疗效,对损伤及污染太严重者考虑显微血管吻合或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水军;李海同;钱林荣;杨雪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的诊断意义

    目的:为了寻求较完善的ICP孕妇产前监护及处理常规,使产前监护更趋科学、精确、标准化,从而改善ICP围生儿预后.方法:根据临床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即根据临床指标--血清胆汁酸、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将ICP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再结合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即用羊水指数及无激素试验(NST)],综合评价ICP孕妇胎儿的宫内状态.结果:轻度ICP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剖宫产率、围生儿预后不良,与正常孕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ICP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剖宫产率、围生儿预后不良与正常孕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极显著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度ICP,如无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可以考虑经阴道分娩,但在将进入产程时及产程中应加强对胎儿的监护.中度或重度ICP伴有改良生物物理相评分异常,围生儿预后不良,应剖宫产及早终止妊娠.

    作者:张莲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核桃仁对大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核桃仁的保肝作用.方法:给动物喂食给药,用CCl4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核桃仁显著降低因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并降低MDA的含量.结论:核桃仁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纪学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5例疗效分析

    我们收集了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加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权胜;吴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先天性白血病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男,8个月,因咳嗽、气喘8d,发热3d入院.患儿G2P2,足月剖宫产.生后2d因皮肤瘀点5h住入我科治疗,查血常规:WBC 57.7×109/L,其中N 0.23、L 0.139、M 0.594、E0.012、B0.025,Hb 157g/L,PLT 230×109/L.颜面、颈部、胸腹部及双上肢可见陈旧性散在瘀点,肝肋下3cm,质软.

    作者:蒋慧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38例治疗体会

    急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乳痈,是产妇哺乳期常见疾病之一.笔者于2005年4~9月用瓜蒌牛蒡汤加减配合按摩排乳手法治疗38例早期急性乳腺炎.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癌晚期疼痛控制不良的原因分析

    肝癌患者的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略的医疗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症状的控制、镇痛药的适当使用、镇痛药相关副作用的处理与疼痛治疗前和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据统计,大多数肝癌患者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现将我院护理工作在肝癌疼痛控制方面的临床实践介绍如下,以资探讨.

    作者:徐丽敏;唐杏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