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斯皮仁诺、制霉菌素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卢红玲

关键词: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制霉菌素, 斯皮仁诺, 药物疗法, 疗效观察
摘要:念珠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1]约1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中寄生有白色念珠菌,约75%生育年龄的妇女至少有一次发病,5%~10%妇女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目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很多,对初发病例疗效较好,复发病例效果都不很满意.我院门诊应用斯皮仁诺、制霉菌素结合特定电磁波(TDP)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贝朗埋入式输注系统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更新,一种全新的贝朗埋入式输注系统已进入我科被广泛使用,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娓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治疗骨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骨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选用自拟祛风散寒、补肾通络方通过中药熏蒸床对患处进行熏蒸,对照组口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20d后,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1.1%.结论:祛风散寒、补肾通络中药熏蒸法比中药口服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刘雪晴;伍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溶石颗粒治疗肾结石的实验研究

    本文主要以实验方法研究溶石颗粒对乙二酰胺喂饲法致大鼠肾结石的治疗作用,经过动物实验表明溶石颗粒对大鼠肾结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雷春根;廖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时血清前降钙素、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败血症的患者,测定其血清和腹水的前降钙素(PCT)和反应蛋白(CRP).结果:合并严重感染时,PCT明显增高,增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呈正比,且与未合并感染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还发现PCT的增高与CRP的升高呈正相关.结论:PCT是诊断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的一个新型、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于鉴别感染与否,是否为细菌性感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作者:黄冠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2004~2005年心血管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心血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520份出院病历中应用心血管类药物,采用用药频数、金额排序法原理[1],分析用药频度与用药合理性.结果:抽查的520份病历中,含有6类9种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病历有99份,占19.04%,其中内科76份,占76.77%;年龄≥60岁,使用该类药物用药例数47例,占47.47%;单硝酸异山梨酯出现例数多,39例,占25.00%;其次是卡托普利,31例,占19.87%,其中卡托普利的利用指数(DUI)≥1.0(1.05).结论:分析结果表明中老年人为心血管疾病的多发时期,9种心血管药物在我院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无滥用倾向.

    作者:丘志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草药过敏反应综述

    鱼腥草注射液系列药品同时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今年6月1日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叫停.决定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药安全性的关注,一时弄得沸沸扬扬.其实中药的过敏反应早有报道,对此既不要小题大作,也不要掉以轻心.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的报道对中药的过敏反应予以综述.

    作者:邹金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ESWL治疗较大肾结石容易引起石街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经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腔内泌尿外科高新技术,其具有碎石效率高、操作简便、无热损伤、快速安全等优点,是目前理想的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手段[1].我院自2004年7月~2005年5月采用EMS气压弹道碎石机及电视监视系统共对28例输尿管结石及膀胱结石患者进行碎石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琼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拜糖平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56例

    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有时不理想,尤其是餐后血糖高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院于2002年11月~2005年11月对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人56例合用拜糖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孕栓用于预防产后出血150例疗效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传统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在胎儿娩出后,通过不同途径给缩宫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我院产科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对150例足月正常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三产程早期采用不同的途径给予卡孕栓以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娥;张力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2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电针并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面瘫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并药物离子导入对面瘫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先给患者用电针治疗,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取、辨证选穴,每次电针治疗结束后在患者面部用维生素B12进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按药物离子导入操作规程操作.结果:15例患者,11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有效率100%.结论:电针并药物离子导入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作者:邱有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从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健康教育五方面对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均有明显下降.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帮助.

    作者:李明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配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7例临床观察

    脑梗死为内科常见病,笔者在2001年8月~2003年4月,运用中医辨证配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高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创伤性胰腺炎是继胰腺损伤后出现的一种急性非感染性胰腺炎[1].由于交通及建筑事业的发展,腹部闭合损伤的病人明显增多,继之而来的创伤性胰腺炎的病人亦随之增多,我院于1985~2005年共治疗创伤性胰腺炎19例.现将治疗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苦参碱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常用护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苦参碱150mg/d,加入葡萄糖中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d,加入葡萄糖中滴注,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血清HA、LN、Ⅳ-C和PⅢP均较对照组降低(t=3.40、2.74、3.61、3.10,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肝能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

    作者:朱晓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窒息新生儿血凝分析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情况.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4例足月窒息新生儿患儿及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了血凝分析测定,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窒息组的INR、APTT及TT均数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P<0.05),而Fib均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窒息组新生儿发生肺出血1例(2.9%),消化道出血1例(2.9%),颅内出血11例(32.4%),对照组均无出血表现.结论: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对其应早期进行血凝分析测定,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以期减少出血,改善预后.

    作者:陆燕;金松华;姚金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先天性白血病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儿,男,8个月,因咳嗽、气喘8d,发热3d入院.患儿G2P2,足月剖宫产.生后2d因皮肤瘀点5h住入我科治疗,查血常规:WBC 57.7×109/L,其中N 0.23、L 0.139、M 0.594、E0.012、B0.025,Hb 157g/L,PLT 230×109/L.颜面、颈部、胸腹部及双上肢可见陈旧性散在瘀点,肝肋下3cm,质软.

    作者:蒋慧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乌拉地尔治疗肾性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对肾性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应.方法:通过对36例终末期肾衰患者引起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先用乌拉地尔静脉注射后再静脉滴注,观察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36例肾性高血压急症患者,用乌拉地尔治疗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结论:乌拉地尔治疗肾性高血压急症,起效迅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彭武治;雷开东;张光跃;李才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年代人工流产情况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当今与80年代晚期~90年代初期人工流产术年龄、婚育及带器妊娠等差异.方法:回顾分析人工流产者各年龄段的分布、未婚及已婚所占比例、带器妊娠的原因.结果:(1)当今人工流产者(当前组)<20岁组及≥30岁组明显高于80年代晚期~90年代初期(既往组),P<0.001.(2)当前组未婚人工流产率明显高于既往组(58.1%VS 29.0%,P=0.000).(3)当前组带器妊娠发生率低于既往组(1.7%VS 6.2%,P=0.001),带器妊娠者有过人工流产史明显高于总的人工流产人群(53.5%VS 35.9%,P=0.001).结论:当今年轻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增多,带器妊娠减少.哺乳期放置节育器、放置单环者发生带器妊娠的几率增加.

    作者:施慧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癌晚期疼痛控制不良的原因分析

    肝癌患者的疼痛是一个重要而经常被忽略的医疗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症状的控制、镇痛药的适当使用、镇痛药相关副作用的处理与疼痛治疗前和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据统计,大多数肝癌患者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现将我院护理工作在肝癌疼痛控制方面的临床实践介绍如下,以资探讨.

    作者:徐丽敏;唐杏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