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园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CST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死亡6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3例.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病人休克得到纠正率为80%(12/15),明显高于未用地塞米松的病人(50%,4/8).结论:ACST病人应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对于已出现休克的病人,应先给予适当的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手术;贻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治疗ACST.
作者: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腹痛、呕吐为临床较常见的症状,病种较多且绝大多数为消化道疾病所致,但也有由呼吸道感染所致者.现就以腹痛、呕吐为主诉的呼吸道感染72例分析如下:
作者:曹晓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东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常用护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苦参碱150mg/d,加入葡萄糖中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d,加入葡萄糖中滴注,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血清HA、LN、Ⅳ-C和PⅢP均较对照组降低(t=3.40、2.74、3.61、3.10,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肝能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
作者:朱晓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5d后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SV、CO、CI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0.01),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其血浆BNP水平.
作者:宋盛青;齐玉焕;程宏辉;邓智武;黄军辉;凌钦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应用兰美抒(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5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成;曹吉祥;廖卫东;李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并与36例常规治疗比较神经功能变化.结果:低分子肝素钠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减轻急性脑梗死进展程度,有利于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其并发症多,治疗不及时发展恶化,危及生命需手术.属中医学呕吐、腹痛、脾心痛、结胸等范畴.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6月,以大承气汤灌肠,愈胰汤内服,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96.7%,大大降低了手术率.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爱芳;杨红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藻鳖软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3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加用柴胡疏肝汤,治疗组45例在一般护肝治疗用药基础上加藻鳖软肝汤治疗,治疗时间2组均为6个月,通过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但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藻鳖软肝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杰荣;陈飞;倪浩;张平;周长英;严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与甘利欣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9例,并设对照组38例同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甘利欣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ALT、AST、TBIL、DBIL、ALB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5例(89.7%),对照组总有效26例(68.4%),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及4周后治疗组ALT、AST、TBIL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ALB变化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静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有比较明显的增效作用.
作者:邹夏慧;刘敦菊;林明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肝纤维化是肝硬变的早期和必经阶段,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是当今治疗慢性肝病的目标之一.中西医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就此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刘翔;江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人种占2%.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金融和炼油中心.2006年3月5~12日,本人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赴新加坡考察团,对该国的医疗保险、医院管理和中医中药进行了考察了解.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兆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心血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520份出院病历中应用心血管类药物,采用用药频数、金额排序法原理[1],分析用药频度与用药合理性.结果:抽查的520份病历中,含有6类9种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病历有99份,占19.04%,其中内科76份,占76.77%;年龄≥60岁,使用该类药物用药例数47例,占47.47%;单硝酸异山梨酯出现例数多,39例,占25.00%;其次是卡托普利,31例,占19.87%,其中卡托普利的利用指数(DUI)≥1.0(1.05).结论:分析结果表明中老年人为心血管疾病的多发时期,9种心血管药物在我院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无滥用倾向.
作者:丘志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有时不理想,尤其是餐后血糖高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院于2002年11月~2005年11月对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人56例合用拜糖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乳牙滞留的原因、部位,乳牙滞留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畸形分类.方法:对我院2002年就诊的834例乳牙滞留的青少年进行检查、诊断,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期复查,对所收集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滞留原因分析表明乳牙牙根吸收不全为主要原因,牙位分析表明,滞留乳中切牙居首,乳牙滞留致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32.97%,男女发病率分别为35.88%、30.10%,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临床症状分类以牙列拥挤、深覆(牙合)和反(牙合)常见,分别为17.15%、15.23%、9.60%.结论:乳牙滞留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因素之一,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林笑影;胡月华;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雪山金罗汉涂膜剂对轻微挫伤及伴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5例软组织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对照组55例用伤科灵喷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肿胀、疼痛病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以上为88.33%,对照组为67.57%.治疗组对伴功能障碍的患者显效以上为97.1%,对照组为71.43%,有明显差异.结论: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对挫伤特别对伴功能障碍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戴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为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皮损为多角型或圆形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正常皮肤色或褐色,数目很多,多发生于面、颈、手背部[1].近两年我们采用中药熏洗配合胸腺肽治疗36例扁平疣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剑锋;谌莉媚;李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丹参、黄芪、麦冬每日1次水煎分2次服,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80例,常规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肌苷注射液0.5g、维生素C注射液2g静脉点滴,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7%,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36.3%,总有效率63.7%,P<0.01和<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经济方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红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临床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的因素以及中医中药的防治方法.方法:从临床常见的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及饮食辨证调理.结果:及时地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或消除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因素.结论:应重视临床治疗肾小球疾病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医药辨证治疗及合理饮食调理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用针刺按摩的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并按摩中极、关元穴位.结果:治疗15例,有效率达100%.结论:用针刺按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叶林平;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