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孕栓用于预防产后出血150例疗效分析

付娥;张力华

关键词:卡前列甲脂, 产后出血, 疗效分析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传统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在胎儿娩出后,通过不同途径给缩宫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我院产科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对150例足月正常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三产程早期采用不同的途径给予卡孕栓以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其并发症多,治疗不及时发展恶化,危及生命需手术.属中医学呕吐、腹痛、脾心痛、结胸等范畴.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6月,以大承气汤灌肠,愈胰汤内服,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96.7%,大大降低了手术率.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爱芳;杨红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目的:比较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92例受试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定糖耐量正常(NGT)30例,IGT4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19例,测定血清CRP.结果:NGT、IGT、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OGTT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随着糖耐量受损的加重,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OGTT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作者:余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牙滞留情况3年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乳牙滞留的原因、部位,乳牙滞留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畸形分类.方法:对我院2002年就诊的834例乳牙滞留的青少年进行检查、诊断,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期复查,对所收集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滞留原因分析表明乳牙牙根吸收不全为主要原因,牙位分析表明,滞留乳中切牙居首,乳牙滞留致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32.97%,男女发病率分别为35.88%、30.10%,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临床症状分类以牙列拥挤、深覆(牙合)和反(牙合)常见,分别为17.15%、15.23%、9.60%.结论:乳牙滞留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因素之一,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林笑影;胡月华;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丹参、黄芪、麦冬每日1次水煎分2次服,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80例,常规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肌苷注射液0.5g、维生素C注射液2g静脉点滴,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7%,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36.3%,总有效率63.7%,P<0.01和<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经济方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红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孕栓用于预防产后出血150例疗效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传统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在胎儿娩出后,通过不同途径给缩宫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我院产科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对150例足月正常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三产程早期采用不同的途径给予卡孕栓以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娥;张力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中下1/3骨折51例报告

    肱骨干中下1/3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基层医院多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加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加钢板螺钉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等方法治疗.疗效十分不满意,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接时有发生,不少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功能障碍.我科在1997年1月~2004年12月共7年间,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中下1/3闭合性骨折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超;甘德军;刘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的因素及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探讨

    目的:总结和探讨临床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的因素以及中医中药的防治方法.方法:从临床常见的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及饮食辨证调理.结果:及时地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或消除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因素.结论:应重视临床治疗肾小球疾病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医药辨证治疗及合理饮食调理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宫外孕汤预防腹腔镜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新宫外孕汤预防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疗效.方法:对40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呤、新宫外孕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基本相同,具有确切的预防作用.结论:新宫外孕汤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无毒副作用,广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鸿鸽;郭明敏;蔡艳平;黄冬冬;石丽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雪山金罗汉涂膜剂对轻微挫伤及伴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5例软组织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对照组55例用伤科灵喷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肿胀、疼痛病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以上为88.33%,对照组为67.57%.治疗组对伴功能障碍的患者显效以上为97.1%,对照组为71.43%,有明显差异.结论: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对挫伤特别对伴功能障碍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戴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窒息新生儿血凝分析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情况.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4例足月窒息新生儿患儿及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了血凝分析测定,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窒息组的INR、APTT及TT均数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P<0.05),而Fib均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窒息组新生儿发生肺出血1例(2.9%),消化道出血1例(2.9%),颅内出血11例(32.4%),对照组均无出血表现.结论: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对其应早期进行血凝分析测定,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以期减少出血,改善预后.

    作者:陆燕;金松华;姚金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引起继发性糖尿病举隅

    激素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的治疗.激素是一把双刃剑,既治病救人又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副作用比较常见,而使用激素导致血糖升高的病例较为少见.近年来我院收治过几例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引起继发性糖尿病的患者.现举1个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贝朗埋入式输注系统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更新,一种全新的贝朗埋入式输注系统已进入我科被广泛使用,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娓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2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加坡卫生事业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人种占2%.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金融和炼油中心.2006年3月5~12日,本人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赴新加坡考察团,对该国的医疗保险、医院管理和中医中药进行了考察了解.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兆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脾曲、肝曲综合征89例疗效观察

    结肠脾曲、肝曲综合征,临床尚无系统论述,对本病报道不多.本文收集了2001年5月~2004年11月份我院内科门诊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杨志俭;关甲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治疗骨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骨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选用自拟祛风散寒、补肾通络方通过中药熏蒸床对患处进行熏蒸,对照组口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20d后,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1.1%.结论:祛风散寒、补肾通络中药熏蒸法比中药口服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刘雪晴;伍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随着诊断和预防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使各种慢性并发症相应增加,糖尿病足也在增多,一旦发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糖尿病足30例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黎冰;李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配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7例临床观察

    脑梗死为内科常见病,笔者在2001年8月~2003年4月,运用中医辨证配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高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梗死18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我院5年来收治脑梗死患者180例,并经CT确诊.现分析如下:

    作者:夏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4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ACST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死亡6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3例.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病人休克得到纠正率为80%(12/15),明显高于未用地塞米松的病人(50%,4/8).结论:ACST病人应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对于已出现休克的病人,应先给予适当的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手术;贻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治疗ACST.

    作者: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