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艳;李俊华;吴永红;邱新娇
目的:探讨保留输卵管手术在异位妊娠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地详细介绍了141例保留输卵管手术的术式,术中术后及随访的治疗.结论:对比保留输卵管手术与辅助生育技术,阐明了保留输卵管手术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进一步说明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的优越性及其将成为未来治疗的趋势,同时又指出在现有腹腔镜技术不能完成的手术时,如间质部妊娠,经腹手术保留输卵管仍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正蓉;李佳;陈颖;苗云辉;梁宁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高,其治疗不论是手术清除血肿,还是钻孔抽吸血肿,血肿虽然能被清除,但脑水肿仍继续进行,其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甚大.为此,应用尼膜地平治疗25例脑出血患者,以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血肿吸收及周围水肿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代永庆;刘艇;许济;王治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高压加热抗原修复技术在乳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对130例乳腺癌组织分别作抗原修复和未作抗原修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高压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中可显著提高阳性率,降低免疫组化的背景染色.结论:高压加热抗原修复法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抗原修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丽萍;徐彤;邱俊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血透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1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强心、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为43.1%,应用6周有效率为66.7%.结论: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周玉珠;付松柏;陈丽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CVA是哮喘的一种亚临床型,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慢性刺激性干咳,痰少,无喘鸣,多发生于夜间熟睡后,凌晨,晨起及活动后,抗感染及止咳药物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缓解.目前公认CVA与感染因素有关.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定期随访与观察,发现MP感染患儿CVA发病率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为MP感染后CVA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红军;马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危险因素.方法:结合3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因素情况.结果:复发共19例(53.0%),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1).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儿童应密切随访,一旦发热,及早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作者:岳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Crassulaceae Rhodiola L)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全世界有90种,分布于喜玛拉雅地区、亚洲西部至北部,经我国、朝鲜、日本至北美洲.我国共计有73种、2亚种、7变种,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中的藏药标准WS3-BC-004中记载的红景天为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data),而可供药用红景天还有:狭叶红景天(Rkirilowii)、小丛红景天(Rdumulosa)等.该属植物的主要功效为活血止血、清肺止咳[2,3].临床上除可治疗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外,还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日益深入,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此属植物,作者将文献报道红景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张晓丹;余自云;张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主要分四个步骤进行:切开子宫肌层直到肌瘤的假包膜,剔除肌瘤,缝合子宫切口,后取出肌瘤.结果:32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80±36)min,出血量(90±32)ml.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但术者必须具备腹腔镜下娴熟的缝合技术.
作者:赵宏辉;柴玉雪;韩秋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由多种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阴道生态系统紊乱,乳酸杆菌丧失其健康状态下的优势地位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BV与产科并发症、也与输卵管炎,贫腔炎、宫外孕,不孕症等疾病有关,直接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对2004年5月-2005年2月对妇女普查的体检人群及妇科门诊人群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春艳;李俊华;吴永红;邱新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我院2001-2004年912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在了解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延长寿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梁艳茹;陈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9年来共收治妊高征病人56例,术前采取镇静、解痉、降压、利尿等治疗,麻醉中进行对症处理,保证了病人在麻醉中生命体征平稳过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元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胸腰段椎体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常合并脊髓损伤和脱位,伤重且复杂,致残率高,自2001年1月以来,收治此类病人23例,采用AF钉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吕德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髓内固定系统在下肢骨折治疗中的操作原理.方法:认真术前掌握髓内钉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结合对骨折部位、类型及生物力学分析等选择内固定,通过对下肢骨折157例的术中观察及术后摄片对照等探索髓内钉系统的操作情况.结果:术后摄片骨折达解剖或功能复位,随诊3~24月,优良率为94.88%.结论:下肢骨折治疗中,髓内钉系统是一种优良的支撑、复位、固定器材:术前认真分析骨折类型及力学特点,有助于术中顺利操作和骨折的坚强固定.
作者:唐传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腰椎滑脱X线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34例146个腰椎滑脱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累及腰L3~L5椎体,90例(62%)累及L5椎体,12例为多发(8.2%);1度滑脱96例(66%),2度滑脱42例(29%),3度滑脱8例(5%);崩裂性滑脱70例(48%),退行性滑脱76例(52%).结论:X线平片即可对腰椎滑脱做出明确诊断,明确其性质,还可显示椎体、椎小关节的骨质改变以及椎间盘改变的间接征象.熟悉和了解腰椎滑脱的X线检查方法和表现,及早诊断,准确分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尚敏;张海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反复发作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和一般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较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是安全的,且疗效好.
作者:宗力群;王银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各种致病因子激活细胞和体液因素,导致体内过度或失控性炎症反应,故认为ARDS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表现.对于ARDS的治疗,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以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金红永;秦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泪腺脱垂在临床上并非罕见,表现为双上睑颞侧局限性隆起,充血,可触及一活动性、无压痛、分叶状并能还纳人泪腺窝的包块,眼睑皮肤松驰变薄,形成皱纹和颞侧皮肤下垂,翻转上睑可见上穹窿部颞侧突出的泪腺小叶,泪腺脱垂的眼睑外侧局限隆起、颞侧皮肤下垂影响美观.2000年至2005年对10例泪腺脱垂患者采用经重睑切口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周丽霞;卜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遥测心电监护是在较大范围内对多位受检者同时连续监测的装置,监护时间在24h以上.回顾性分析,旨在对该装置的临床应用加以初步探讨和评估.
作者:刘泽银;龙拥军;姚启坤;黄平;张开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称结脑)是危险的肺外结核病之一.由于不典型病例增多,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测十分重要.国内外一些资料已报道脑脊液中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有助于结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自1999年以来,以PPD为抗原,采用ELISA法对28例结脑患者的血清、脑脊液中结核抗体联合测定,并同时测定肺结核11例,其他疾病(非结核病)12例血清、脑脊液中的结核抗体并作对比.
作者:秦桂玲;赵延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出血型钩体病误诊为Ⅱ型肺结核的原因.方法:收集50例肺出血型钩体病误诊为Ⅱ型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出血型钩体病X线征象以两肺野外中带呈云雾状,小点状及小结节状和大片状模糊影,则以中下肺野明显,肺尖很少受累及.Ⅱ型肺结核以中上肺野内中带为主,并以双上肺野明显,肺尖常受累及.结论:肺出血型钩体病起病急,发展迅速,并有发热、全身酸痛、乏力,腓肠肌压痛明显,有疫水接触史,结合临床体征及X线征象进行分析,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戴昆;潘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