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永庆;刘艇;许济;王治国
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肛门排便后肿物脱出间断便血5年余,以混痔住院治疗,术前常规辅助检查均正常,局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中出血量不多较顺利,术后12小时病人感觉腹胀、排便感不能忍受,检查肠鸣音活跃切口敷料有少量渗血.
作者:郑培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清洁灌肠是指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检查前的准备或脏器造影,以清洁肠道,便于检查,并防止手术部位感染.传统的用肛管进行清洁灌肠,灌肠液用量大,灌肠时间长,肠道清洁效果不稳定,2003年7月~2004年9月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一次性肛管进行清洁灌肠,灌肠液用量少,灌肠次数少,灌肠效果稳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徒手针刺操作方法的弊端,规范针刺操作规程,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针灸医师手卫生现状和穴位消毒现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规范化操作方案.结果: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常忽视无菌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前洗手,手带菌率高,针刺操作规范化势在必行.结论:在人口流动量逐渐增大,感染性疾病进入快速增长的今天,规范化针刺操作是控制血源性疾病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针灸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作者:果乃华;丁思思;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干眼症是以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并进而导致眼表损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应用爱丽0.1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32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艳波;尚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生儿惊厥(neonatal seizures)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惊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存活者容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是影响儿童脑发育的要原因之一,但新生儿惊厥发作不典型,尤其是临床下发作如无脑电图(EEG)监测很难诊断,因此EEG检查是确定惊厥发作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1].本综述主要侧重于新生儿惊厥的脑电临床一致性问题.
作者:应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性,11岁,左髋关节完全离断伤,合并阴茎、阴囊皮肤缺损,失血性休克,急诊行残端修整,膀胱造瘘术、一期阴茎、睾丸皮下埋植术,术后六个月时实施腹部皮管成形、阴茎游离植皮术,术中因对阴茎、龟头辨认不清,导致尿道口裂伤,虽经修补术,但术后裂口未能愈合,形成尿道裂,排尿时呈散花状,不成束;因左下肢、左髋关节缺失,参照标准不完善,阴茎游离长度不够,外尿道约有3cm未剥出,导致尿道短小,相隔一个月后实施睾丸精索游离、皮瓣转移术,术前实施彩超检查定位睾丸,但术中探查发现睾丸位置与彩超定位有出入,两睾丸在同一肉膜内,并非两个位置.
作者:张树伟;郭振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2004年6月~12月开展了无痛人工流产术.采用力蒙欣与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复合静脉麻醉,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000例受术者.年龄19~42岁,妊娠6~8周,初产妇560例,经产妇440例.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500例,对照组500例,两组基本条件完全相同.
作者:张丽娜;汪玮琳;于志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补中益气汤方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所致诸证.临床诊病中,抓住气虚这一常见发病病机,将补中益气汤广泛应用于内科杂证中,收效满意,现列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三个病例浅析之.
作者:张向阳;严建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者常出现白带增多,腰酸、腿困以及接触性出血等症状,自2000年4月以来,应用爱宝疗浓缩液治疗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晓敏;宋熙科;张恩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国家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儿童注射各种疫苗增多.三角肌注射的常用进针方法操作不便,针头不易固定.为此,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改进这一方法,并用改进后的进针方法与原来的进针方法进行了比较.
作者:李丽娟;王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下颌阻生智齿在临床上较常见,常引起冠周炎反复发作,严重可导致间隙感染或邻牙龋坏等多种疾病,对口颌系统的危害很大,因此需要拔除.拔除的方法很多,作者用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209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宝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其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液和血液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其传染性很强.在群体生活中要引起特别重视.
作者:邵碧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加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改善心衰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心衰病人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心衰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是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mg/日口服.结果:两组病人血清钾稳定,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频率明显减低、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可降低心衰病人的住院频度,明显减少心衰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高钾血症发生.
作者:孙景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病历是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护理、转归等情况客观和系统的记录,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法律实践,疾病预防以及社会医疗保险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探讨书护理病历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找出对策,力求书写病历更上一层楼.
作者:熊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4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0例,锥颅血肿内置管+增强尿激酶引流术12例,非手术治疗10例.40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4.78%.结论: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呕吐和生命体征不稳定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基本临床特征,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及时再次CT扫描有利于早期诊断;掌握好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作者:代永庆;刘艇;许济;王治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1],为外科常见病.为了解决内痔等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和疼痛等问题,2004年1~12月内痔病人采用直肠粘膜保护剂复方角菜酸脂栓(太宁栓)进行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彦;余世才;张龙欣;王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进展期肝纤维化可导致肝硬化,终出现终末期肝病的临床表现.因此,及早发现肝纤维化的迹象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对防止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蔺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通过57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分析发病情况,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52例(91.8%),死亡5例(8.8%),发生并发症20例(35.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韩智;李秋波;金英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提出图书馆进行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应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容以及图书馆可从哪些方面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
作者:乔林红;蒋英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98年以来治疗36例脑卒中后引起肩手综合症病人,经电针,推拿等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6例脑卒中患者,脑出血21例,脑梗塞15例,男性25例,年龄56±10.4岁,女性11例,年龄:58±9.8岁,病程在2周至3个月之间.
作者:田洪文;高欣;于洪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